救与救赎(42)
悦微也笑:“我连一个医生的作息都能忍,也没什么其他人的生活作息磨合不来的了。”
李芳岩忍不住笑着捶了她一下。
搭伙过日子的室友搬走了,生活上确实有了些不便:
两个人的生活里,绝大部分的日用品采购由悦微负责,外卖也经常是悦微点多一份,芳岩直接每周给悦微打钱。
更不要提定时倒垃圾,签收邮件快递,将用过的碗碟装进洗碗机这些看似是小事,实际做起来十分繁琐的家务。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自己真正上手做,才发现十分消耗时间与精神。
工作之余,麻醉医生忙着适应一种全新的需要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一时间无暇顾及任何工作以外的娱乐或社交活动。
这样日复一日地重复性地工作,生活,工作,生活,没有任何有特殊意义而值得记忆的事,四个月的时间竟然如同弹指一挥间地过去。
手机屏幕上显示“9月28日”的那个早晨,李芳岩倏地睁大眼睛。她几乎是从床上弹起了身来。
向医院请假的时候,秦志雄凑上前来看了看。
“挺好的,”师兄说,“你都加班过多少个周末了?上次休息,我怎么觉得都是几个月前你请假那次了。”
芳岩听得一阵恍惚。
很长时间过去了吗?她想。
池小映石破天惊一样的宣言,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时间过得这样快,快到她完全没有“今天已经是9月28日”的实感;向医院请假都是匆忙的,没有做好十足的准备。
好在,芳岩平时工作认真,临时加班也没有太多怨言,因此突然请假,大家也愿意理解体谅:若非实在必要,小李医生是不会请假的。
年假手续办理停当,芳岩一个人发动车子,向着大半个市区之外的“秋叶静”剧院出发。
“秋叶静”是一个应景的名字。九月的华平已经入秋了,树叶开始有了金黄的痕迹。天空干净明亮,秋高气爽。
剧院处于市郊,位置稍稍偏僻,庭院中种了一排枫树,一排银杏,颜色斑驳。秋风吹过,树叶“簌簌”作响,一两片落下,所谓的秋叶静美。
李芳岩将车子在落叶树下停好。
关闭引擎,万籁俱寂,麻醉医生自己一个人坐在车里,握住方向盘,做了一个深呼吸。
“秋叶静”歌舞团的剧场是由上个世纪的老礼堂翻新而成,场馆不大,设施也略显陈旧。
剧场只有一个,观众席没有二层,从镜框式舞台开始层层铺开。
李芳岩独自在后排居中的位置坐下。
看上去像是导演与工作人员的人零零星星地坐在前排,李芳岩的身侧没有任何人。她也没有试图和任何人搭话。
麻醉医生静静地坐着,看着工作人员在前台后台忙进忙出,鱼贯穿梭;直到导演挥舞着手臂说了句什么,剧场的灯光终于慢慢地暗下来,人声小下去。
李芳岩看了看自己的手表:
9月28日,下午1点整。
舞台清场,工作人员回到后台。
灯光,音响,布幕,吊杆与高空作业,各就各位。
深红色的大幕缓缓拉开,一束光在黑暗中投向舞台。
灯光里,一个人影缓缓走来。
万籁俱静,李芳岩听见自己的胸腔里,有什么东西“咚,咚”地开始跳动。
池小映站在光里,向着观众席露出一个微笑。
第27章 Chapter 27
Chapter 27
27.1
池小映可真漂亮。
李芳岩看着《救与救赎》的序幕上演,心里这样想。
这是李芳岩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池小映的“漂亮”:
病中的时候,池小映气色不好,长发枯黄,脸颊瘦脱了形;虽然还是可以从那一双眼睛里看出昔日的光彩,可是样子到底不算健康意义上的好看。
复健的时候,病人同样专注于学习使用假肢和拐杖,不施粉黛,素面朝天。她的样子是好看的,只是也没有给人以“惊艳”的直观感受。
可是,现在却不一样。
李芳岩出神地看着舞台上,那一个妆容昳丽,形体优美的舞者池小映。
她扮演的是《救与救赎》的女主角,纯真善良的少女“春小迎”。
池小映本人是成熟的,优雅的,婉约的,然而序幕里的女主角“春小迎”却是青涩的,天真的,烂漫的。
池小映在简单的舞蹈动作中设计出少女的体态,步伐,小幅度的含羞带怯的动作,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李芳岩想起池小映曾经说道:舞蹈是用肢体表达情感与思想的艺术。
不需要高难度的动作,高强度的体能,优秀的舞者可以在并不复杂的动作编排中,与音乐配合,塑造人物,表达故事。
池小映曾说:“我享受用肢体的动作传递完整的情绪与想法。我享受这样的过程。我享受舞蹈这件事本身。这是我的热爱。”
就如同这一刻,舞台上的池小映不再是她自己,而是纯真善良的少女“春小迎”。
舞台是她的天地,她是真正的舞者。
李芳岩这样想着,舒缓愉快的背景音乐戛然而止。
芳岩一怔,下一刻,音响中传来巨大的“砰”的碰撞声音。
舞台上,车祸降临,少女春小迎如同一支断线的风筝一样飞了出去,委顿在地,重伤昏迷。
灯光倏地转暗,一切发生在一瞬间。李芳岩“霍”地直起身来。
心脏急跳之间,大幕闭合。序幕结束。
《救与救赎》的故事,终于开始了。
27.2
《救与救赎》是常见的四幕戏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