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生活系统暴富了(186)
周祺笑道:
“真想感谢我的话,不如直接请我吃饭吧。至于买书,尤其是买盲盒的乐趣,还是要自己亲自付钱才有趣。”
沈檬已经把印有伍尔夫英文名句的帆布包背在了身上,闻言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行吧,那我就不破坏你俩消费的快乐了。”
“对了,快去图书区,那边也有惊喜!”
不少客人都是冲着图书盲盒和限量版的帆布包来的,一进门要么和门口的大书合影,要么直奔文创区,先去抢购盲盒和帆布包。
“听说这次图书盲盒特别合算,100块的盲盒能拆出200块的书,这可真是下了血本了,不买都不是人!”
“所以谢老板不是在公众号通知了,这次盲盒就只有200份嘛,不然这么卖下去,这店又要倒闭了。”
“这个盲盒看着也没几本书啊,竟然要100,也太贵了吧?”
这是一部分新客人发出的疑问。
“一看你就不是乘风的老顾客,谢老板选书是出了名的有品,她做的盲盒肯定本本精品,价值很高,可不像某些店那样,什么样的垃圾书都拿来凑数……”
“就是就是,说不定还有绝版书呢。”
“绝版书倒是无所谓,但听说盲盒里会随机发放之前的作家印章,我想要这个很久了!!”
“什么?!不是说作家印章早就卖完了吗?好家伙,上次清仓的时候谢老板明明说没货了。”
“谁知道,反正谢老板的公众号上是这么写的,每个盲盒随机搭配明信片和印章,可能是作家印章,也可能是新出的印章,看运气吧。”
“真假?那我再买一个吧,希望能抽到一个老印章一个新印章,嘿嘿~”
商品琳琅满目的文创区很快就人挤人,火爆异常。
虽然拥挤,但由于书店的环境给人一种肃穆感,大家说话都下意识压着嗓子。
再加上各处都挂着“平静小书”加持,所有人的动作都是轻悄悄的,即使交流也都比较小声,于是就出现了诡异的一幕:
一群书店的客人挤在一起疯狂地抢购,虽然表情和动作紧张又激动,但现场却井然有序,鸦雀无声,仿佛在演一部没有声音的电影。
一个资深书友直接从门口推了个小推车,一下拿了好几份盲盒,一大堆手账本、帆布袋、明信片、书签、马克杯等等放在小车上,还有些遗憾不能再拿几份:
啧,都开这么大店了,居然还搞限购这一套,我看谢老板是瞧不起我们书友的钱包!
以前谢萱做文创都是小打小闹的,做的量很少,而且很多自己留下送亲友了,也不支持网上购买,难买得很。
在她店里能否买到心仪的周边,完全取决于运气:
运气好的话,正好碰上新做好的文创摆出来了,就能买到;运气差的话,那你就是连着一个月天天去店里,也买不到一个文创。
那时谢萱也硬气,她不希望读者来她这里只是为了买帆布袋子,所以任凭大家呼声如何高,她都还是做那么点量,以至于她做的某个马克杯,居然在某鱼卖出了翻倍的价格。
不过这次,谢萱改变了之前的风格。
她一下子文创大放送般的,上架了很多之前藏着没做的产品,甚至还开始做手账系列了,简直让新老客人们惊喜不已。
沈檬也是其中的一员。
作为新客,她本来只知道乘风书店的帆布袋很别致,没想到店里居然还有各种图书主题的手账本、便签、贴纸、胶带,一看到就眼睛一亮,直接走不动路了,兴致勃勃地挑选了好半天。
毕竟,乘风书店的文创区,足足占据整个书店面积的四分之一。
这次谢萱是下了决心,不管卖书赚不赚钱,都要好好把店里的文创产品做起来,再不能重蹈覆辙了。
周祺见沈檬沉迷手账不可自拔,微微一笑:
她倒是也写手账,只是她是绘画满字党,只要几支笔即可,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
逛书店的乐趣,对她而言,更多的是看店主对图书的挑选、陈列和推荐。
只要店主是爱书之人,那么这家书店的图书就可以体现出独特的个人特色。
周祺逛书店,逛的就是店主化在茫茫书籍之中的这份个性,不然,以她自己的阅读经验,直接在网上买书岂不是更加省事?
谢萱的阅读量之广,她之前也听何辛说过,只是如今站在一排排令人目不暇接的图书之间,才真正感受到了这一点。
迎合市场的畅销书、当下热门的话题书籍,书架上也有,中规中矩的经典书籍,书架上也有,市场需求比较大的儿童书籍,书架上也有。
而其余的,大概都是谢萱的自我发挥了:
一本本冷门好书旁,都细心地贴上了店主的推荐语,打开手写体打印的小册子,就能看到非常详细的推荐理由,显然是已经读过的人才能写出来的。
有些书甚至周祺都是第一次听说过书名,足见谢萱阅读之广博。
*
大约是排队效应,书店门口的人越多,就有更多好奇的路人加入其中,眼见着涌入书店的人越来越多,周祺不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