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生活系统暴富了(187)
她在书香满满的读书区目光四下打量,很快找到了自己最近比较感兴趣的南欧文学书架,迫不及待地走过去,开始翻阅书架上的图书。
聪明如她,刚拿起其中一本西班牙文学,就敏锐地发现了书架上的玄机,也就是每本书前的那串条形码。
她心里蓦的一动,按照图书馆编码方法,同一个书架的书籍,编码前几位应该是相同的,但这里书架上每一本书的编码,都完全不同?
再看编码上面的“随机推荐”四个字,她突然get到了什么:
所以,这其实是另一本书的编码吗?
她看着书架旁的编码使用说明,心中好奇地琢磨起来,记下了手上这本书前的编码,按图索骥,很快找到了目标书架。
等她终于如走迷宫般找到“链接”的书,先是一愣,然后仔细想了想两本书之间的关联,顿时了然一笑:
原来如此!
而等她看了链接而来的这本书后,却又发现,这本书也在这片书海中链接着另一本书!
于是,她不由自主地又根据新的编码,去书丛中寻找起了新的书……
等周祺不知不觉从最早的南欧文学的A书,跑到了中欧文学的B书,最后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南欧文学的Q书时,已经快过去一小时了。
她恍然回神,好家伙,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图书超链接吗?!
就像亚某逊最早推出的“你可能也喜欢某本书”的服务一样:
顾客原本可能只是打开了一本书的页面,但因为看到了相关推荐,就会下意识地点开另一本书的页面,另另一本书的页面……直到购物车从一本书变成了好多本书……
再一看自己手上拿着的几本书,周祺不由哑然失笑:
她之前确实只想买一本西班牙小说来着,没想到最后却拿了这么多书,这个谢萱,确实厉害。
其实这个创意早就出现了,但她还是第一次在现实的书店里,见到有人把这么多的书一本本地全都链接起来,实在是服气不已。
至此,周祺完全不会质疑谢萱的阅读量了,她突然想:
其实自己读过的书,也可以借助工具做成这样的链接网络,岂不是比单纯地记录书名有趣得多?
不过,相比网络上的超链接,在乘风书店里“玩”这样的“找书游戏”,具有一种更真实的快乐。
看着周围也有不少人发现了随机推荐的“玩法”,开始在读书区慢慢探索之后,周祺已经不太替何辛担心了。
虽然自家老哥跟自己叨叨,说何辛投资书店是个不明智的选择。但在她看来,何辛虽然看似大大咧咧非常随性,但看人的眼光非常之准:
前有宋凌,后有谢萱,都是低调的实力派。
能在被人忽视之处挖掘商机,何辛这家伙,可是个非常厉害的伯乐呢。
周祺心情颇好地拿着书去柜台排队结账,听店员说,以后还会推出一对一定制的私人图书盲盒,更是对谢萱心服口服:
所以说,还是要有热爱呀,唯有充满热爱的人,才能做出那么多有魅力的事物。
其实现在的自己,不也是一样么?
想起正在研发的游戏,周祺抱着一堆战利品,迫不及待地加快脚步,回去做自己热爱的工作。
而此时此刻,沈檬正拿着帆布包和几本绘本,借着店里的背景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发在了自己的小粉书上。
不仅是她,还有不少客人,也在书店里疯狂打卡拍照……
第78章 谣言来了
晚上九点半,乘风书店换了上夜班的店员,而谢萱也终于有空坐下来,查看一下今天的业绩。
开店第一天,因为优惠活动比较多,流水虽然看起来还不错,但实际盈利没想象的多。
不过,日子还长,她对书店有信心,是以并不是很着急。
如今的乘风书店公众号已经正式升级为企业号,也开通了小程序,但目前还没正式上架任何书籍和商品。
谢萱虽然疲惫,但心情一直十分雀跃,很快就文思泉涌地更新了今天的推送,而主题,当然是乘风书店新生第一天的日常。
于是,关注了这个号的读者,就看到了以下图文:
在感谢了诸多朋友和客人之后,谢萱就开始库库发图,全方位地展示自己书店的风貌:
让人印象深刻的店门口书页雕塑,是乘风书店最显眼的标志。
一排排整齐陈列各类图书的书架,在挑高的空间里,显出图书的独特气质,知识与灵性结合的庄严气息,即使透过照片也能传达出来。
在阳光顶灯的暖色光线下,看起来就很软很好坐的黑色小沙发,和不知道味道如何但拉花非常文学的咖啡,是某个周末慵懒读书的午后。
而琳琅满目的文创区,又是另一种风格:
内容丰富的文创产品旁,是专注挑选的诸多客人。
有人拿着伍尔夫主题的帆布袋,有人在看迅哥儿主题的便签,各种图书造型的冰箱贴,也几乎是人手必备。
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个个用黄皮纸精心包裹的图书盲盒,图片下还特意标注了一行小字:已售完不补货。
看到这里的读者,简直要被这一行字气死:
尤其是第一天没来得及去现场的人,简直要后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