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生活系统暴富了(318)
“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那些线上推广起了作用!大家再加把劲,总销量很快就能破5万了!”
正说着,负责统计总销量的一个编辑突然插话道:
“何总,如果加上乘风书店刚卖出去的500本的话,其实咱们的销量已经够5万本了。”
何辛愣了下,瞥了一眼任务进度,还真是……
其他人面上也是一怔,都有些不敢相信:
5万本啊,这个一直困扰她们的魔咒般的数字,居然……真的达成了?
虽然明知道,以目前的营销强度,《草叶与星空》迟早都会卖到这个数字,但当这一刻真正到来,而且如此猝不及防时,这份惊喜还是太让人意外了!
甚至有人的眼眶已经微微湿润了。
能在曜石图书坚持那么久的人,大抵都是对书籍有几分热爱的,然而自己付出那么多心血辛苦做出的书,却总是得不到市场的认可,这种明珠暗投的感觉,真的很无力……
当众人看着何辛拿起红笔,在白板上写着“销量破5万”的小目标上,画了个大大的五角星,终于切实地感受到:
那个曾经的曜石魔咒,终于不攻自破了。或者说,根本不存在。
当听到何辛帅气地说了句,“什么曜石魔咒,都见鬼去吧!”所有人都忍不住嘴角上扬,然后低声欢呼了起来。
多年来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奖赏,达成“销量破5万”激励着营销部的全体人员,人人面带自信,一时充满干劲,而这种积极的工作氛围,就仿佛如吸引力法则一般,又吸引来了更多的好消息。
在哪之后,整个会议室一直捷报频传:
“何总,B站
第1集 短剧的播放量破50万了!”
“何总,豆音的视频推广也出了两个爆款!”
“何总,文京报评论公众号推文阅读量已经超10万,转发量也超过了1000次!”
“何总,某东上的销量比之前增加了30%,而且还在继续上涨,那边已经在联系我们,要给一个图书板块的首页推荐位了!”
白板上的“小目标”们被一个个标红,整个会议室都洋溢着激动的气息。
然而,最让人振奋的,还是——
“何总,我们好像……有自来水了!”
一个编辑站起来,有些不太确定地说道。
是的没错,一个粉丝超过百万的up主,在最新的一期视频里,竟然提到了《草叶与星空》。
这个up说她花了两周的时间才读完这本书,读得这么慢不是因为不好看,而是因为太好看了!她舍不得一次性读完!
这个up甚至都不是读书区的,只是在做其他视频时,忍不住向粉丝安利了这本书。
何辛赶紧提醒道,“晓琳,直接用官方号在这个视频的下面留言,并放上我们短剧的链接!”
这回晓琳反应也很快,“何总,已经留言了。而且……评论区也有不少这本书的粉丝,还有人在安利我们的短剧。”
真是太棒了!
何辛嘴角上扬,又忍不住想道,难道真是像杨真说的那样,散文是一种比较慢热的题材,所以口碑的发酵也比较慢?
不管怎样,此时的她已经没有时间细究其中的原因。
随着《草叶与星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来水,再加上线上一直不懈地进行推广,书的销量很快就突破了10万册!
至此,原本不被人看好的《草叶与星空》,已经凭借10万+的销量,提前预定了年度畅销书。
但何辛并没有满足,她还在等,因为目前的这个数字,距离她的终极目标,还远远不够。
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一旦有了源源不断的正面反馈,就会越来越有干劲,越做越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此时的星辰文化就是如此。
不仅是营销部,其他部门的人,受到新书大卖的感染,也开始主动向亲友推荐《草叶与星空》以及同名短剧。
眼看《草叶与星空》的同名短剧,在各种推广下,播放量已经蔚为可观,何辛终于下了决定:
“联系所有能联系到的各种线上资源,还有线下……再给短剧做一波推广。”
目前的成绩已经超出众人预料了,就连许书憬都有几分满意,是以,当何辛不为所动,还在继续撒钱推广时,大家都有些惊讶。
但反正何总是个不差钱的主儿,她既然想继续砸钱,那就砸呗,还能拦住她咋滴?
于是,新一轮的短剧推广又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与此同时,看着已经快突破20万的图书销量,何辛特意私下找了许书憬,告诉她“可以加印了”。
许书憬不免有些诧异,“何总,这本书的首印册数是50万册,我以为,已经足够多了。”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首印50万册这个数字在业内确实算顶峰水平了。
一般为了保守起见,一个新人作家的首印册数都不会太高,先印个几千册试试水的很多,即使比较看好的作品,最多也不过印个几万册。
当初何辛提出首印50万册时,许书憬就觉得有些冒险,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即使是超大型的出版社,都不敢一下印这么多,但谁让何辛有钱任性呢,也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