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生活系统暴富了(319)
没想到,50万册还没卖完,又要加印,许书憬对何辛的大手笔,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但转念一想,眼前这人可是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打破了曜石魔咒的谣言,自己实在不应该以常理来衡量她的行为。
只是,“现在就加印50万册?”
许书憬推了推眼镜,不得不跟何辛又确认了下,“是50万册,不是10万册么?”
何辛嘴角一扬,“你没听错,就是50万册。”
许书憬微微一怔,突然明白了什么:
“难道说,你当初……”
何辛笑而不语,朝她点了点头,那一瞬间,两人什么都没说,但也什么都懂了。
是的,自始至终,何辛的最终目标都是百万销量。
只是,直到此刻,许书憬才明白了,她要做到这件事的决心有多么强。
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她郑重地说道:
“好,我这就联系印刷方加印。”
*
而就在印刷厂加足马力连夜加印之时,《草叶与星空》同名短剧的宣传效应,已经开始迅速转化。
短视频的威力果然巨大,远远超过了普通的图文的宣传效果,传播速度快得近乎恐怖,营销部的众人看着疯狂上涨的数据,颇有种从坐普通火车,突然升级为坐火箭的感觉。
看着因短剧而带动起来的图书销量,她们甚至有种微妙的感觉:
被视为剥夺人们注意力、出版业头等大敌的短视频,这次终于不再是她们的对立面,反而成为了她们销售新书的最有力的工具……
这一刻,她们对星辰这个看似外行的老板,彻彻底底地心服口服了。
第121章 一战成名
一轮又一轮的线上轰炸式推广、日渐增多的自来水、以及已经出现二创的短视频效应,这三者叠加的能量确实强劲。
原先,《草叶与星空》宣传的范围,主要针对有阅读习惯的群体,受众的天花板不高,再怎么推广也很难再往上突破,如今借着短视频的东风,终于顺利破圈,又刷新了新的销量记录:50万册。
到这时,《草叶与星空》终于成功出圈,将影响力扩大到了阅读人群之外。
而且,由于口碑良好,豆角网的评分一直居高不下,甚至在评分人数快速增加的情况下,依然还往上增加了0.5分。而其同名短剧,也凭借引人共鸣的女性主义话题,登上了围脖热搜。
当连人在N市村郊的何辛父母,都来替亲友向何辛索要宁舒的签名版图书时,何辛就知道,这一场仗,她打赢了。
眼看着《草叶与星空》的销量不断攀升,幸好星辰早已联系了印刷方开始加印,否则的话,一时还真的供不应求。
而星辰文化的名号,也随着这让业内震惊的一次大胆营销,而给其他同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到底是后生可畏啊,这个何辛,有点意思。”
H市文艺出版社的社长,也听说了何辛任性妄为的营销手段,不由感叹道。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问一旁的郑主任:
“老郑,我记得这个星辰文化……之前是在我们这拿的书号?”
“啊?嗯……当时跟何总谈了十个书号,以后……也会继续保持合作的。”
“以后有机会,还是多跟人家取取经。”
点头应下的郑主任早已汗流浃背了,完全不敢透露出当时与何辛谈合作时的细节。
此时的他眼看《草叶与星辰》疯狂大卖,听说销量竟然已经快百万了,连肠子都要悔青了:
早知道,就按何总说的分成了,这下直接血亏一波……
那边,海鸥出版社的社长也在感慨,他知道杨真与何辛关系不错,还开玩笑的说道,让她有机会跟何辛多学习下怎么卖书。
岂料杨真却说道:
“社长,何总那是有钱任性,虽然书卖得多,但营销经费花的也多,咱们社可没这条件。”
社长却说道,“我又没让你学他们花钱,学点不用花钱的就是了。”
杨真心中无语,但也没说什么,只觉得自从做了这个主任之后,活儿没少干,压力却越发的大了。
出版社里的高层,在宣发经费上抠搜得不行也就算了,居然还有空搞办公室内斗那一套。
杨真一向厌恶这些,索性两边不沾,结果两边都得罪了,工作上整天尔虞我诈,弄得疲惫不堪。
原本她还安慰自己,这个行业就是这样的,又卷又保守还没钱,然而,令人扎心的是,何辛的星辰文化有限公司就不是这样啊。
她忍耐已久的心态,开始慢慢崩塌……甚至有些不想跟何辛联系。
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有人有意无意向杨真的上司透露了,《草叶与星空》这本现象级热门图书,曾经向杨真投稿,但却被拒绝了。
面对上司的质问,杨真很无奈:社里都好几年没出过散文了,当时就算她接了稿件,也过不去选题会这关啊。
这不就是马后炮么?换谁当时也不会知道,一本侧重风景描写的散文会成为超级畅销书。
更何况,杨真比这些人更清楚,何辛的能力和财力,以及她那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冲劲,这样的人,无论在哪个领域,都会获得成功的。
《草叶与星空》的大卖绝不是一个偶然,星辰文化也不是昙花一现,而绝对会成为这个行业的后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