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生活系统暴富了(326)
也不知道,在改造工程结束之后,这里是否真的能变成规划中的那副模样?
想起李市长在会上,对她这个开发项目,开玩笑地形容为“变废为宝”,她不由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当初与宋凌在阳光驿站举办第一次二手市集的情形,仿佛还历历在目。
那时,她正沉迷于极简和环保主义,还跟着宋凌学过如何进行旧物改造,可惜实在手残,坚持了几次就放弃了。
之后,她不知道参加了多少次二手市集,也很喜欢这种让闲置物品重新流通起来的活动。
但像眼前这么大规模的“闲置回收再利用”:占地近千亩的公园景区、近亿元人民币的总预算、近千人的团队作业……在她,还是这辈子的头一次。
让这么大型的幽灵景观,经过改造后,重新发挥出自己的价值,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环保了。
何辛心情颇好地俯瞰着未来的桃源小镇,刚拿起手机拍了一张全景照片,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楼阁对面的拱形桥上。
那个身影正站在桥的正中央,远远地看向自己所在的方向。
不知为何,虽然看不清那人的表情,但何辛却下意识地认为,那人正在对着自己微笑。
两人一个在楼上,一个在桥上,中间隔着温柔的春风和轻盈的杨柳,彼此静静地对视了几秒,都没有动作,仿佛沉醉在早春的气息中。
何辛深深吸了一口草木的清香之气,看着拱桥上高大挺拔的青年,突然想起了卞之琳的那句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她微微一笑,在楼上冲着那人招了招手,远远地喊道:
“周屿~要不要上来看看~风景很好哦~”
桥上的青年似乎点了点头,随即走下拱桥,开始往楼阁的方向走去。
何辛转移视线,仰头看向雕刻精美的窗框:
这座楼阁也算是整个秀水城的亮点之一了,细细看来,确实很有古风韵味,听说,还有本地人曾在这里办过婚礼。
想到这里,何辛突然面上一红,见楼下的人已经越走越近,犹豫了下,还是飞快地转身下了楼,避开了和某人独处的可能。
也不知为何,在周屿正式入股桃源小镇养老社区项目后,他们两人的关系好像变得有些微妙,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何辛还清楚地记得,当她开始为了桃源小镇的开发招兵买马时,一直埋头做糕点的周屿,突然主动上门毛遂自荐:
他并不是空手来的,而是带着他的各种资历证书来找何辛的。
当那一大堆什么CPA、CMA、ACCA、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等等各种财务类证书,全都摆在自己面前时,何辛完全被学霸的光芒闪瞎了眼:
震撼之余,也多少有些无语。
毕竟,都认识那么久了,周屿的实力如何她也是知道一点的,没必要搞得这么夸张吧?
毕竟,她也没说做合伙人还要面试啊……
此时此刻,要是最了解自家哥哥的周祺在场,一定会当场无情吐槽:
家里的孔雀又又开屏了,希望这次……电波能对得上?
不管电波对没对上,但这次周屿显然是两手准备,不仅带了一堆专业证书,还
带来了在何辛看来最大的诚意——奇遇点心屋开业以来的全部收益,想要入股桃源小镇。
这个入股条件,深深打动了何辛。因为,她是真的缺钱啊。
何辛也是第一次搞这么大项目,刚找人估算了下工程总预算,就头疼地发现,怪不得都说房地产烧钱呢,花钱如流水都算是保守了。这样算下来,她的那点现金流就有点不够看了。
其实,以她现在的资质,完全有能力拿到银行贷款,但是,何辛对这个项目莫名自信,毕竟系统商城出品的潜力小称,可是给出了相当高的潜力指数。
与其白白送钱给银行,不如吸引点股东,反正身边都是些不差钱的主。
只是,她才刚萌生了这个念头,就有人自己带着钱送上门来了。
何辛惊喜地说道,“周哥,你可真是及时雨啊。不瞒你说,这次的项目预算比我想象的要高太多了,我正有些发愁呢。”
周屿嘴角微扬,指了指面前的建筑预算员证书,“或许,咱们可以先试试把预算降下来?”
在各种资历和大笔投资的加持下,何辛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周屿,让他正式成为了自己的合伙人,也即桃源小镇的第二大股东。
而周屿的到来,也弥补了何辛专业上的不足,在保持何辛提出的大方向不动的前提下,提出了不少细节上的问题。
这次桃源小镇商业计划书之所以非常完善,周屿的功劳不可忽视。
而两人在合伙讨论的过程中,交流也日渐频繁,除了搞事业,偶尔也会聊到一些个人话题。
比如,某天周屿突然告诉何辛,其实他和周祺是龙凤胎,也就是说,两个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何辛对此大为震惊,虽然周屿确实也很年轻,但是吧……
可能是周屿给她的第一印象实在太过深刻,再加上他外冷内热的“男妈妈”性格,和对周祺无微不至的照顾,她总是下意识地,将他看作自己的兄长一辈。
但这么一算,她才惊讶地发现,其实周屿和自己是同岁,怎么说,有种刻板印象被打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