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生活系统暴富了(327)
周屿将何辛的反应看在眼里,顺势说道:
“既然我们是同龄人,以后要不还是互称名字吧。”
何辛也觉得这建议很合理,就回收了“周哥”这个称呼,开始对周屿直呼其名。
一开始她还没觉得什么,时间久了后,语言的潜移默化就体现出来了。
渐渐的,何辛在面对周屿时,已经没了面对自家哥哥的感觉,在与他相处的时候,偶尔还会有种不太自在的微妙感觉。
但此时她的全部关注力,都在桃源小镇的开发上,很快便将这些细枝末节又抛到了脑后。
*
既然桃源小镇的开发改造已经顺利进行,何辛一行人也不再逗留,很快回到了H市。
虽然目前桃源小镇还没正式完工,但不知怎么的,何辛在N市搞了个养生好去处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绿园小区。
如今的何辛,在绿园小区可是个名人了,一听说这事儿,邻里邻居的都动了心思,光是跑来阳光驿站打听的,就不少人。
广告还没打呢,就有客户上门了?
何辛心中暗喜,但也没有立即开放预约,而是先告知大家几个关键的信息:
何辛:我这个疗养地,不在H市,而在N市,N市完全比不得H市繁华,去了可能会不习惯的。
众邻居:N市也不算远咯,再说我们这些老头老太的,都这把岁数了,也不要赶时髦,学年轻人这个那个的,呆在哪里还不都一样?
还有去过N市的人说:
人家N市可是鱼米之乡,自然环境比经常雾蒙蒙的H市要好多了,还有个南湖,湖鲜很多,大米也好吃,生活节奏很舒缓,确实适合养老。
这么一合计,这小何的桃源小镇,还真是个不错的养老去处。
尤其在听说,桃源小镇还会引进一个阵容强大的全科医疗团队,这下大伙连剩下的几分犹豫也没了,都纷纷要找何辛报名。
面对阿姨爷叔们的热情,何辛简直目瞪口呆:
不是,这桃源小镇还没开始运营呢,甚至连个宣传图片都没出呢,就有这么多人上赶着要提前付款了?就不怕她像某些健身房一样,携款潜逃吗?
众邻居:要是别人嘛,肯定是要考虑下的,这不是小何的投资嘛,肯定没问题的。
就看看现在的“菜新鲜”,也能想到桃源小镇的将来,不行,我们要提前排队!
何辛没想到自己还挺有人气,也没藏着掖着,先把去桃源小镇居住的条件公布了下,让众人冷静冷静。
咱丑话可说在前头,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住进生态小镇的哦。
小镇采取半封闭式会员制,只接受尚具有自理能力的成年人入住。
而且入住前,要经过心理专家的面试,对会员的心理状态进行一个大致的测试,以确保没有精神异常者,并签订相关协议,如有破坏社区秩序者,立即退款搬走。
岂料,在听说桃源小镇还有准入门槛之后,大家哄抢得更疯狂了。
就连何辛都一时目瞪口呆:
不是,难道她现在已经变成绿园小区的活招牌了吗?
好吧,感谢热情的街坊们,为她怒省一笔广告费。
第125章 如火如荼
“何辛将开发一个养老社区且环境设施极好”的消息越传越远,一时间,不仅是绿园小区,附近多少家庭都因为这事震荡不安,纷纷争论不休。
退休工资丰裕的老人,反正手里有钱,不管儿女反对与否,直接硬气地报了名。
还表示,自己这辈子也不指望养儿防老了,就让子女过自己的生活吧,他们要和老伙伴们一起去桃源小镇养老了。
其中有个曾在事业单位的老太太,在副高级别工程师的位子上退了休,直接对儿女说可以不生娃,生了也别指望她来带,家庭事业两头忙了大半辈子,现在她要为自己活了。
老太太还把家里的房子在中介那挂上了,说等搬进桃源小镇,就把房子卖了,趁着自己还清醒赶紧把财产分了,以绝后患。
类似的事情还不少,一时间,小区附近的律所突然就生意兴隆起来,还全都是处理分家产的案子,搞得老板一时摸不着头脑。
对桃源小镇动心的,不仅是七八十岁的老年群体,就连何辛的前邻居,刚过六十的王阿姨也特意找她打听,想咨询下,如果完全不需要照看,会员费能不能便宜点。
何辛看了看王阿姨精神抖擞的模样,不由问道:
“王阿姨,您还这么年轻,怎么就急着去养老了?”
“哎呀,H市的生活环境太差了,等我真得病了那就晚了,所以未雨绸缪一下嘛。”
何辛觉得这说的也没毛病,突然想起了什么:
“那您的丈夫呢,也一起去吗?那边也有不少小户型套房,两到三人住都是可以的。”
王溪华嗤笑一声,“他?谁管他?去桃源是我个人的决定,不用管他!”
“整天不见人影的钓鱼佬,除了按时回来吃饭,把家里都当成旅馆了哦,他倒是快活死了!……”
王溪华也是积怨已久,一股脑将丈夫吐槽了一番,最后悄悄跟何辛透露:
“其实我也不是一个人去啦,我们几个老姐妹都讲好了,几个人一起过去,到时候找个大房子合住,想想就开心。”
好家伙,原来阿姨们都这么嫌弃自己老公啊,何辛不由扑哧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