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贤王偷听傻王妃心声上了瘾(224)
虽然翻身检查不敢马虎,但被检查的考生不知道哪个就会是金榜题名的幸运儿,可是得罪不得的。
第一日考经义,第二日考诗赋,第三日考策论。
这一期的科考规矩极其严厉,考生进入贡院考场后,三日都是要待在那窄小的号房里,不能出门的。
寇准被引领到一间挂着六十八号牌的小屋前,进去后就被锁在了里面。
里面的空间可是真够小的,一张小小的窄床,一张小书桌占据了大半位置,剩下的空间堪堪能转开身,墙上一个小窗口还被铁栅栏封住。
八月下旬的天气依然让号房里闷热难当,在这里苦思冥想的连考三日,身体素质差的根本挺不过去。
往年都有一些身体或心理素质差的考生,勉强坚持着考完后是被抬着出去的。
寇准感激的看了看手里的大竹篮。有了洛公子送的这些可口的美食,我应该是这考场里最享受的一位考生吧?
第一日考经义,拿到考题的寇准是挥笔如飞,一个多时辰就将题答完了。
美美的吃了块芝麻香味儿的松软甜糯的糕点,又吃了几口橘子罐头,寇准这才擦了擦手,认真的誊抄考卷。
几个监考官在考场里巡视,路过一间间号房时,都会从小窗口往里看一下考生的状况。
:“方才六十八号房里的那个考生真是狂放轻浮,如此郑重的考试,别人都在苦思冥想的答题,他却在吃东西。
既然对待科考的态度这样敷衍,他父母还让他来京参考干嘛?白白浪费了盘缠银钱!”监考官之一的给事中程羽愤然说道。
御史中丞魏杰也是讥讽的附和道,:“这个考生必是胸无点墨,心知必是落榜的一个,就不想委屈了嘴巴了。”
同为监考官之一的洛骥却是看法不同,淡淡一笑,:“也许是他胸有成竹,所以才心态轻松了些。”
寇准认真的誊抄完考卷,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就摇铃做了第一个交卷的人。……
第二日考诗赋,寇准更是得心应手,才思泉涌。
迅速的做完了诗赋后,一边捏着美味零食吃,一边看着考卷反复推敲着诗词。
巡视至此的几位考官又看了个正着。
魏杰和程羽又是忿忿不屑!其它几位考官也对这个贪吃如命的考生,心生厌恶之情。
洛骥心里暗暗纳闷儿!
这个贪吃的考生,今日吃的那种爆米花,是我家女儿才会做出来的美味零食啊!……
第三日考的策论,寇准倒是态度认真端正,思考了一会儿后,就挥毫泼墨直抒胸怀,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放下笔后,又习惯性的将手伸进旁边的竹篮里,捏起了一根香辣甜咸鲜的美味零食,吃了起来。
专门盯上了六十八号房里那个贪吃鬼的考官们,自然又看了个满眼。
几位考官又是不满的愤愤了几句。
洛骥洛学士这次是确定了!
这个贪吃如命的考生,那个竹篮里的美食定是我家宝贝女儿送的。
他今日吃的那种美味辣条,可是只有洛府和秦王府才能出品的美味零食!
寇准誊抄完毕后,依然是第一个交了考卷,彻底放松了下来。靠在窄小的木板床上,将竹篮里剩下的美味,尽情的享受品味着。
第139章 王妃您就不能让王爷省点儿心么?
秦王杀伐果断,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更是将其它三个州府的官员们吓个半死!
瀛洲是上州,冀州,德州,沧州都是属于瀛洲管辖的。
而上次朝廷拨下来的赈灾银粮,也是被瀛洲狗胆包天,欲壑难填的官员们贪没的大半。轮到下辖的三个州府时,已是所剩不多了。
虽然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在丢官罢职掉脑袋的风险之下,份量不足的财和食,还是能让人保持点儿清醒,留下点儿良心的。
冀州和德州的官员贪墨的数额不大,听到了瀛洲发生的事后,都吓的心惊胆战。连夜商议后,将贪墨倒卖的银粮都吐了出来,送进了府库。
虽然都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但任何朝代都是有清官的。沧州知州岳庄诚就是个正直清廉,爱民如子的好官。赈灾银粮贪腐案也是他上奏章举报的。
秦王赵德芳留下三百墨云骑精兵在瀛洲,就率队直奔冀州。
到了冀州时,但见粥棚已经搭建了不少,每个粥棚的大铁锅旁都堆了不少粮食,肌黄面瘦的灾民们拿着破碗破罐的排着长队。
城里也都设了平价售卖粮点儿,虽然每人只能限购半升,但价格却和瀛洲定价一样,都是二十文一斗。
秦王心里冷哼了一声!
这些狗官们早这样做的话,怎会有六十多万百姓去逃荒,又怎会饿死几万人?
冀州官员们战战兢兢的来迎驾,一个个面如土色,心中惶恐。不知道将功补过后,秦王殿下会怎样发落他们。
秦王眼神冷冷的扫过那些战战兢兢的官员,:“你们贪墨的银粮数目都在本王的账本上,都吐出来了就没事了么?那些饿死的几万灾民的冤魂不散,可都在天上看着你们呢!”
众位官员被秦王的话吓得双股打颤,冷汗湿透了官服。
:“限你们一日之内,将贪墨的银粮数额,主动三倍罚没充入府库!”
趴在地上胆战心惊,瑟瑟发抖的众官员,立刻如蒙大赦般的连声答应着。
秦王并未多做停留,留下了两名属下和两百墨云骑精兵监督此事,就带队直奔德州。
德州的情况和冀州是同一个模子刻的,新建的粥棚和平价售卖粮点儿,旁边都堆满了贪官污吏们吐出来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