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贤王偷听傻王妃心声上了瘾(225)

作者:旅途中的红蜗牛 阅读记录

秦王照样对他们处以了三倍罚没,留下了属下率领两百墨云骑监督此事,就率队飞奔向沧州。

沧州的灾民人数更多,各处搭建的粥棚前人山人海,那些大铁锅旁的粮袋少的可怜,平价售卖粮点儿更是一个都没有。倒是排队领粥的灾民,不但秩序井然,眼神里也没有其它地方灾民们的那种麻木的绝望。他们知道,只要岳知州在,就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死的。

沧州知州岳庄诚满头大汗,带着官员衙役们在一处处粥棚巡视着。

每日两顿薄粥,也将府库里的存粮,和那少发到手的可怜的一点儿赈灾粮早早耗尽了。

他这些日子想尽了办法,软硬兼施着从地方豪强地主们那里弄来的粮食,也要没了。

好在他的苦苦维持之下,沧州的灾民基本上没有饿死一人。

更好的消息是秦王殿下来赈灾并查办赈灾银粮贪腐案了。

瀛洲的消息也传到了沧州,岳庄诚痛快解气的拍手称快!

其它官员也是暗自庆幸,幸亏遇到个清廉刚正,又行事狠辣的上司,才没有步瀛洲同僚们的后尘。

一个衙役飞奔而来,脸上带着惊喜:“知州大人!秦王殿下带队巡查到此了!”

岳庄诚激动的脸色涨红,热泪盈眶:“秦王殿下来的竟然如此神速,沧州的灾民们有救了!”

吴通判急忙提醒了句,:“岳大人,咱们快去迎接秦王殿下吧!”

岳知州答应了一声,带领众官员刚要走,一阵滚雷般的马蹄声就从西南方向传来了。

一千多墨云骑精兵如同一道钢铁洪流,簇拥着秦王殿下飞马而来。

到了几百步远处,这支铁血之军齐齐勒住了战马。

秦王赵德芳在二十多骑的护卫下,放马缓缓而来。

岳庄诚远远的就带头跪倒在地,:“恭迎秦王殿下!”

周围的灾民们也都跪倒了一片又一片,:“恭迎秦王殿下!……”

秦王赵德芳策马来到众官员面前,跳下战马,亲手将岳知州和吴通判一手一个扶了起来。

:“众位大人免礼平身!”

岳知州和吴通判起身,激动的看着秦王殿下。

:“王爷,您可算是来了,沧州的粮食最多还能维持两日了。”

秦王赵德芳突然对着众位官员俯身一礼!

:“小王替朝廷,替沧州十万百姓,谢过竭精禅虑,辛苦劳碌救灾的众位大人了!”

沧州是个辖区内太多盐碱地的穷州,却在同样的大灾之下,没有多少灾民奔赴各处逃荒,也没有饿死一人。

这些尽心尽责的官员们功不可没!

沧州众官员惊慌的急忙避身,不敢受秦王殿下的这一礼。但心中的感动和傲娇,却是齐齐在胸中翻涌荡漾着!

【我们没有贪墨赈灾银粮,还竭尽全力的筹粮施粥救百姓之命,我们不亏心腰杆直!】

他们倒是忘了,当初岳知州强令威压不许贪墨倒卖赈灾银粮的时候,没少背后骂这个冥顽不化的上司了。

岳知州赶紧又俯身一礼!

激动的声音都有些哽咽了,:“下官愧不敢当王爷的褒奖。竭尽全力的抗灾,这本是地方官员应尽的职责所在!”

秦王赵德芳心情沉重的叹息了一声!

:“是啊!大宋给朝廷官员们的薪俸是历朝历代最丰厚的。官员们领着丰厚的俸禄,本该是尽心尽责的造福天下。

遇到天灾大难时,更应该竭尽全力的抗灾,救助辖区内的黎民百姓。

可那些黑了心的贪官污吏们,平日里搜刮民脂民膏,遇到天灾时欲壑难填的还要制造人祸,喝人血食民脂民膏都丧失了人性!

真是令人痛恨痛心啊!”

秦王殿下激愤之下的感慨之言,令众官员又是惶恐又是钦佩!

秦王殿下真不愧是爱民如子的八贤王!

秦王感慨了两句后,又温润的说道:“你们做的极好,本王回京后自会为众位大人请功。

明日,从瀛洲运来的粮食就到了,先解了燃眉之急。

户部从江南急调过来的粮食,也用不了多久就能运到灾区。”

岳知州得知粮食明日就到了,当真是欣喜若狂!

钦佩崇拜的看着秦王殿下,:“王爷做事雷厉风行!这种速度和效果当真是罕见。”

秦王淡淡一笑,:“抗疫和救灾如行军打仗,兵贵神速!杀伐果断的领兵要领,同样适合抗疫救灾时使用。”

众位官员自然是绞尽脑汁,翻检着肚子里的赞美之词,对秦王殿下恭维逢迎的拍着马屁!

秦王却依然是温润如玉,不骄不奢,表情淡淡,显然并不将这些天花乱坠的马屁放在心里。

岳庄诚心中更是钦佩崇拜不已!

若是按“金匮之盟”之约,秦王殿下能继位登基的话,定是一位可媲美汉武唐宗的千古一帝!

秦王只在沧州盘桓了一日,接到从瀛洲运来的粮食后,交付给了岳知州,就带队走了。

他对这些尽心尽责的官员是信任放心的,没有留下一人一兵监督,将沧州救灾之事都交给了岳知州负责。

秦王赵德芳带人又回到了瀛洲城。

逃荒的灾民听到了秦王在瀛洲救灾的消息,都又争先恐后的纷纷往回逃了。

在这个路引制度严格的时代,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没有人愿意离乡背井,颠簸流离失所的去逃荒的。

如今家乡就有救命粮食吃,那还不赶紧往回奔逃就是活该蠢死的货了!

秦王赵德芳亲自带着人巡视在城内的大街上。

一队队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肌黄面瘦的灾民,扶老携幼的进入城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