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四时鲜(121)
旁边立即有熟客搭腔,“头一回来吧,你现在只是觉得好吃,等你回去后吃到旁的,那是真吃不下别的东西了。”
“不然你瞧瞧,我们何苦大热天的,从里镇,从那边那么老远的巷子里走过来,就等着吃这一口啊。”
熟客又喝一口粥,长叹一声,大夏天宁肯冒着汗都得喝一碗海鲜粥,那是真好吃啊。
他喊:“小满,再来一碗,冷了能不能喝啊?”
江盈知细心嘱咐道:“冷了回去晚上热一下,不然不好喝的。现在这些海鲜都是早上赶海的时候捉来的,鲜的时候下锅煮了,放久一点难免有腥气,热热再吃啊,”
其实倒不是她想大热天的熬海鲜粥,实在是那滩涂上的蛏子,在天热后潮水的冲击下,钻了出来,一只只的肉都比她手指头大。
蛤蜊更肥了,墨鱼吃不完,腌都腌了很多,虾每日一桶,连江珧柱都有很多,就算晒成干贝仍然有不少。
捞汁小海鲜每日都做得特别多,她想着换换口味,正好酒楼进米便宜,给她也买了点,干脆烧了海鲜粥。
没想到,这么烫的粥,吃的人还挺多,吃得满头大汗也不说热。
大伙叫她明天再来卖海鲜粥,江盈知指指那桶大黄鱼,“对不住了,明儿怕是不来了,得回家弄鱼去。”
但是她没有想到,那桶黄鱼都上不了小对船,最后还是另外找了条船给运回去的。
小梅看着那桶大黄鱼说:“怎么还哦,船老大这么客气的吗?”
“先剖了再说,还也要等人回来,”江盈知不再纠结还什么东西,只是在想那么辛苦捕了鱼,还不忘送她一份,心意真的到了。
她反正不会浪费大黄鱼的。
把最上头的大黄鱼先拿出一点放在盆里,晚点吃。
剩下的大黄鱼则交给王三娘,她刚从江下街那里下了工,立马到这里上工。她半点不觉得累,坐下来就开始剖鱼,“你们俩不要忙活了,这么好的东西,免得剖坏了。”
周飞燕系上腰巾过来,也附和道:“你们没怎么弄过大黄鱼,还是别折腾了,小满,我把那鱼鳔给做成长胶了啊。”
大黄鱼的鱼鳔也叫黄鱼胶,是非常补的东西,能美容养颜、滋阴补气,而且能用来做菜,尤其做参糊很美味。
不过黄鱼胶有三种,一种是片胶,就是直接把鱼鳔处理干净,然后剪开洗净晒干。第二种是筒胶,卖给医馆作为药用,不剪,但得用手把鱼鳔压扁。
最后就是周飞燕说的长胶,制作麻烦,不过能把那些破损不完整的鱼鳔都给用上。
陈强胜拿过一条洗干净的长板凳,他也会做长胶,翻出那些破损的鱼鳔。沥干水后一条条贴在板凳上,要左手压住,右手把鱼鳔拉长,拉到很薄,然后再重复拉其他鱼鳔。
等着后面长度达到,用边上的白布盖在鱼鳔上,拿滚筒给压平整,再晒干就行。
几个大人忙碌着,海娃和秀秀两个小孩也没闲着,被顺子领着,坐在小矮凳上剥着鱼鳔上头的血污和膘夷,一点点地撕。
顺子语重心长地说:“要好好干,不能马虎,只要干了,小满姐会给我们做好吃的。”
“什么好吃的,”秀秀问了一句,她如今胆子大了许多。
海娃说:“是鱼。”
顺子噎住,他手上小心抠着鱼鳔,抬起头问, “小满姐,晚上做什么好吃的啊?”
没等小满回答,在旁边剖大黄鱼的王三娘立马说:“陈大发,你去给那小猢狲一下,让他一天天干点活就想着讨吃的,咋,你给你小满姐白干是会咋样!”
顺子哼哼,“我小满姐才不会让我白干。”
这下真把王三娘气得要抡鞋子,秀秀吓得缩头,却仍伸出双手护住顺子,“婶婆,不要打哥哥。”
江盈知抱过秀秀,拍拍她的背,“婶婆跟哥哥开玩笑呢,不是真要打他。”
“好了阿姑,顺子没说错,”江盈知走过去,按着王三娘的肩膀让她坐下,“你们帮我们忙活,这会儿还空着肚子,就等着吃吧。”
“也不吃什么大汤黄鱼,葱油黄鱼了,我们吃腐皮包黄鱼。”
顺子欢呼一声,陈大发搬着凳子走过好奇道:“你吃过?”
“我这不是给小满姐捧场,”顺子又坐回去,他哪里能吃过,这菜名听也没听过。
江盈知早在小黄鱼多的时候就想做了,但是那个时候油不够好才没做。
这会儿她拿过大黄鱼,小梅已经给鱼去了鳞片,她可以直接把鱼肉片下来,切成条状,放在碗里腌制。
再把买来的腐皮,也就是豆腐皮,这里的腐皮没有现代那么晶亮光滑,纯手工捞的。颜色要更淡一点,虽然厚度不均匀,但是刚晒一天,腐皮没那么硬挺,刚好能包鱼肉。
小梅把头挨过来看,手里还拿着刮鱼鳞的刀,“阿姐,是把鱼肉包里头,再煮着吃?那我也会,等我把手里的鱼剖完过来帮忙。”
江盈知说:“可不是煮,是炸着吃。”
她说完把黄鱼肉一点点放在腐皮上,将腐皮卷啊卷,卷成一个长条,鱼肉包在最里面,最外面的腐皮,用蛋液封口。
然后她找了把刀,将黄鱼卷斜着切下,切成两条斜边,像个菱形。
火候得注意,黄鱼卷炸过头的话,外面那层腐皮会变得特别硬,咬起来腐皮碎往外蹦,江盈知觉得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