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渔家四时鲜(13)

作者: 朽月十五 阅读记录

“夹刺了没?”大娘又问,“瞧着可真好,油津津的。”

大娘脸皮蛮厚,见两个小姑娘,她擦了擦手,“给我尝一串呗,好吃我给你们吆喝。”

小梅当即变了脸色,咬着唇不想答应,江盈知却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很平静地说:“成啊,我们刚来这支个炉子卖些东西,哪哪都不熟,还要靠大姨你多帮帮。”

做生意嘛,什么人都能碰见,为的都是些蝇头小利。江盈知不在乎这一串鱼丸,而且她瞧着这大娘面相不贪。

要是真的贪心,那她也不会再给。

大娘有点楞,真这般爽快。

她还真爱占点便宜,江盈知给她一串烤的黄亮亮的鱼丸,也没说啥客套话,连忙接过。

大娘嗅了嗅,暗自嘀咕,放了啥咋就这么香呢。

那表皮酥酥油油的,大婶张口咬下半个,她哈着气,叫道:“烫,好烫!”

却又舍不得吐,含着鱼丸忍着烫生嚼了几口,有油汁慢慢渗出,肉很弹牙,有股浓浓的鱼香,而且厚实有咬劲。

要她就说不出哪好吃,因为哪哪尝起来都好吃。

连被烫到舌头发麻,也硬要再把另外两个塞进嘴里。

她吃完嘴都红了,说话也大着舌头,“放心,姨不白吃你的东西。”

江盈知不知道她要做什么,小梅却低声说:“指定是客套话,就不该——”

话还没说完,就见那大娘托两人看下摊子,径直往海滩走去,江盈知一边翻着鱼丸,视线转过去瞧了一眼。

那大娘走到港湾处停泊的渔船去了,她回过头,接着翻烤,时不时吆喝一声。刚把一串递给带着娃走来的妇人,叮嘱了一句小心烫。

就听小梅结结巴巴喊:“姐,小满姐,你瞧,”

只见那大娘走回来,身后还跟了十来个穿着短打的汉子。

“说了不白吃,”大娘笑呵呵,“这不把人给你带回来了,别怕,都是驳船的汉子,给他们烤几串啊。”

江盈知瞅着一群五大三粗的汉子,心里很感念大娘的好意,可就算让她把这烤出花来,那也是吃不饱的。

索性她今日还带了一小桶没穿签子的鱼丸来,站起身说:“烤的就是当个闲食吃吃,瞧这些大哥都是做苦力活的,吃不饱。

倒是这个拿回去煮,搁些盐,胀开后连汤带水的,吃上个两碗就能饱。”

小梅也怕这些大汉,心里哆哆嗦嗦。却很机灵地把木桶盖子掀开,颤着手用勺舀满鱼丸拿过去给他们瞧。

这群汉子相互瞧瞧,他们对吃不咋上心,能下得了饭就成。

他们所在渔船上没有斩鱼羹(厨师),只能自己胡凑着弄些吃的,咸鱼干、蟹糊、虾酱。

干的活重,吃得差,听得大娘说新鲜吃食,便都来瞧瞧。

看着那雪白的鱼丸,短脸的汉子问,“啥做的?”

“鱼肉做的。”

全部海鲜里,海岛人最爱吃鱼,有“一鱼入室百菜鲜”俗语。

江盈知回着,把手上一串烤好的鱼丸递过去,叫他们都各自尝一个,再决定买不买。

补了一句,“烤的渗油,要缩的,这才叫你们买自己煮去的。”

大娘忙搭腔,“我活了一大把岁数,吃的盐多,保准不唬人,这滋味老好了。”

虽说不知道吃的盐多跟唬不唬人有什么关系,不过这群汉子相互分分,手捏着这焦焦弹弹的鱼丸,有的直接一口塞进嘴里,烫的嘶了声,有的则咬开,汁水流到手上。

不管咋吃,都好吃得不成。

“比鮸(miǎn)鱼脑还好吃,”有个人喊了句。

这实在是很高的赞誉,按他们的话来讲,鮸鱼脑实在好吃,甚至用“情愿丢了廿亩稻,不愿丢了鮸鱼脑”来形容。

长脸汉子嘬了嘬手上的汁水,笑说:“跟吃猪头肉上那筋似的,有咬劲。”

“那来些不?”小梅咽了咽口水,看了眼江盈知,大着胆子问。

长脸汉子问:“来啊,这一桶多少?”

“我们点个卖的,”江盈知单手拎桶,“三个两文,你们自个儿拿去煮的,饶你们一个,四个两文钱。”

“全鱼肉做的,半点刺也没,这个价钱不能低了。”

驳船的力工又比不上搬货的脚夫,一天从五更天干到入夜,也才五十文。

不过他们人多,大伙每人拿出几文钱来凑凑,用六十文买走了这满满一桶鱼丸,还带走了一罐蛏油。

这一群汉子只会剖鱼抹盐,放在船板上晒干吃,要他们正经煮点东西来,勉强能蒸些鱼干。

这会儿却围着小小船舱中的炉子,上面放了口大铁锅,水滚后就倒了鱼丸。

短脸汉子心急,他说“会不会都是腥气?”

“急啥,还没沸呢,”有人骂他,“吃东西少说话。”

船舱里渐渐没人说话了,随着汤沸腾,蛏油散发出香气,在这狭小逼仄充满鱼腥气的地方弥漫开来。

从前这里只有满满腥气,哪闻得到这样香的味,有人下意识咽了咽口水,咕嘟一声。紧接着一群原本还呆坐着的人,赶紧抄饭碗盛汤舀鱼丸。

汤渗入干糙的米饭里,让难吃的米都变得有些顺口了,他们大口嚼着鱼丸,就着鱼丸吃下一大口饭。

人要是每日都吃咸味死重的东西,有一日吃到点好的,真的会不想说话,只想傻乐。

好像所有的烦心事都抛却了一样。

有人难得发出满足的喟叹,“他爹娘的,真是够味”

“让我天天吃也成啊,我能去给那个死难缠的金三驳船去”

“美得你,”管船的看了还剩一半的鱼丸,暗自道,等明日吃完再去买些来,咋能好吃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