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四时鲜(149)
“这面哪来的啊,你们酒楼如今越发有本事了,搞新东西是一套一套的,就你们之前的那个雪菜肉丝面,我都吃厌了。”
还有人一边吸溜着面条一边说:
“那啥酸豆角,咋腌的啊,大夏天的,我就好吃这么一口酸的,越酸越够味。”
“你们腌的酸豆角卖不卖,我买点来,带回去给我爹娘吃,这日头猛,胃口都不好,吃了这个保管能吃下饭。”
江盈知扭头看孙掌柜,“那边客人正问你呢。”
“哎,卖啊,卖啊,”孙掌柜忙回,他往前走时说,“小满啊,你来了就上后院去。”
“我姐等你呢,”方兆兴捧着面,冲她眨眨眼。
江盈知看了他一眼,避开人群往后院里去了,后院的亭子里方泽兰坐在那里,低头看着什么。
听见了动静后,她朝这边看过来,站起身来,冲江盈知招招手,“小满,来这里。”
江盈知坐下,她笑道:“看来泽兰姐等我很久了,今日有点事情耽误了。”
“不久,我才刚坐没多久,”方泽兰等她坐下后,自己才坐下,“我正想请教你呢,还以为你今天不来了,之前那个虾皮馄饨,我在家又做了一遍,阿喜和小七两个都很爱吃。”
“正巧,我今日还让人去摸了蛤蜊,想问你这个蛤蜊酿虾滑是什么菜呢。”
江盈知说:“这个啊,简单的。”
“你要学,我们现在就去,我还惦记着呢,想着要是你今日没来,我跟大师傅说声,让他明日教你。”
方泽兰撑着桌子边起身,她笑道:“真是麻烦你了。”
“之前怀两个孩子很辛苦吧,”江盈知看她的动作,突然问道。
“你怎么知道,”方泽兰有点讶然,因为只要看江盈知的辫子,就知道她还没有嫁人。
江盈知点点她的脸,“胭脂是掩盖不了太多的,你的气色不好。”
“怀两个孩子,最辛苦的就是泽兰姐你自己了,”江盈知说,“你应该生了后没补好,得多补补。”
“海浦不是有用大黄鱼,加黄酒加糖治产后虚补的,泽兰姐你吃了吗?”
方泽兰仍有点愣神,闻言才扯扯嘴角,“没呢,我不爱吃大黄鱼。”
“那你吃不吃莲藕红枣排骨汤?这个我知道,也对补气血挺好的,”江盈知说,“你要喝的话,我给你现做,炖起来很快的。”
方泽兰倒没有问江盈知为什么明白这些,反而疑惑,“你怎么对人这么好?”
明明两个人才见过一面。
江盈知进了后厨找莲藕,闻言便道:“没有原因啊,做点菜顺手的事情。”
“年轻啊,”胖师傅扶着腰走过去,还顺手的事情,他都快累趴下了。
“那大师傅等会儿你多喝点,”江盈知削着莲藕皮,头也不抬地说。
对于江盈知来说,这还真是顺手的事情,排骨是现成的,莲藕削皮切块,排骨焯水后给炖上就成了。
倒是那个蛤蜊酿虾滑,做起来要麻烦点,得先剥虾,她拿了把凳子坐下来,开始剥虾壳,方泽兰也坐下一起剥。
“你摆摊累不累?”方泽兰把虾肉放进盆里,好奇问道。
“累啊,做什么不累的,”江盈知利索地掰掉虾头,“可我觉得乐在其中吧。”
方泽兰若有所思,“那你在酒楼里,你这样教大家做菜也乐在其中吗?”
“昂,”江盈知很坦然地说,“因为摆摊的东西总要卖得便宜,大家才吃得起,那就没有很多东西能做的,基本都是海鲜。”
“我上这儿来,能过过手瘾嘛。”
“等会儿,汤沸了,我得把莲藕倒进去,”江盈知站起身。
她教方泽兰做虾滑,剁碎放鸡蛋清,然后搅打上劲,她特意留了一些虾的颗粒,这样虾滑吃起来口感更好。
蛤蜊烫熟开壳,蛤蜊肉留在里面,然后把虾滑完完整整塞进去蛤蜊壳,保留外面这一圈完整圆润的弧度。
上锅蒸熟,熟了的虾滑橙红,点缀着些许雪白,那是虾肉粒,包在蛤蜊的壳里,显得更为诱人。
尤其当江盈知淋上调好的芡汁后,虾滑变得剔透,包裹着薄薄一层汁,卖相尤其好。
“这能当盘菜了,小满我给你记上啊,等孙掌柜来了跟他说,”胖师傅忙说,他把筷子插进虾滑里,夹起蛤蜊壳的边,那淋上的汁水一直在往下滴。
等他拿了碗,终于咬到那一口虾滑,忍不住扬眉,这口虾很筋道,特别弹牙,虾肉混合着紧实的虾泥,配上勾芡的酱汁,满口鲜香。
江盈知吃了一个忙说,“这不算,”
“怎么不算,”方泽兰拍拍她的手,“晚些我给你记上。”
“这个莲藕汤就算你做给我吃的了,”方泽兰指指那砂锅炖汤,她说,“我喜欢吃莲藕。”
其实方泽兰比谁都想拉拢江盈知,她摸着怀里的地契,把本来的打算作废。
算了,顺其自然吧。
送江盈知出来的是方兆兴。
“你跟着我做啥?”江盈知抬起头,颇有点不解。
“送你啊,”方兆兴偶尔抬头瞥她,欲言又止。
江盈知往新的义塾那路上去,看看小梅还在不在那,东西收拾得怎么样了。
也不管后面的方兆兴,而方兆兴真的有话想说,等到终于拐进无人的巷子口,他鼓起勇气喊:“小师傅,你等等!”
江盈知停住,“怎么了?”
这会儿已经到了王逢年的院子后门,再往后面走就是义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