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四时鲜(170)
“搞得我有什么生意,谁也不想了,都只想着你们这里,以后要是还有啥鱼鲞买卖,我肯定也上这来。”
江盈知把话说得很客气,又在管事那刷了王三娘的好感,让这两个女人都忍不住乐呵,而且她这样做,至少管事以后待王三娘肯定更加和气了。
王三娘也明白,送江盈知出去的时候,她拍板保证,“我肯定都把好的挑给你,多跟管事要些鱼杂。”
“哎,阿姑你忙去吧,东西记得早点吃,我走了啊,”江盈知也没有聊多久,毕竟她真的很忙。
拿了的这些鱼杂,要在铺面的院子里先处理好,再到义塾去借个灶。
周巧女最近都在替她盯着铺面,这会儿又在帮忙搓洗鱼杂,她说:“生意之后肯定会更好,早早请点人来,别拖着。”
江盈知晃了晃胳膊,“等晚点我去问问。”
等几人弄完鱼杂后,还没到义塾,就碰上了拿着一卷纸从后门走出来的王良,他满脸惊喜,又好奇,“小满,你们这是做啥?”
“找义塾借个灶,煮点东西呢,”江盈知把事情说了一遍。
王良把纸往自己袖子里一卷,推开大门,“来来,赶紧地进来,他们那锅用了好些年,不如我们这的,你进来用。”
江盈知也不跟他客气,陈强胜几人就把鱼杂给搬进去,路上她问,“良哥,拿着纸要上哪去?”
“我给老大写信呢,想叫许先生给我代下笔,”王良拿出皱巴巴的纸,“我识字,但那字写得啥也不是。”
他说完眼睛一亮,“小满,要不你给我代写吧,你字写得这么好?”
江盈知满口答应,“好啊,等我这里炖上就帮你写。”
她把东西弄好,让小梅和陈强胜看着,周飞燕到义塾里去了,江盈知起身去帮王良写信。
在院子的石桌上,她拿着笔,王良坐在另一边,他兴奋地说:“小满,你在开头帮我写上,就写,老大,你都不知道你走了以后,我们这一帮弟兄有多想你。”
江盈知顿住,她抬头,感觉肉麻得吓人,她犹疑,“真这么写啊?”
“昂,干啥这样看我,”王良可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他说:“你多写几个我们想你,诺,最好写满这上半面。”
他嘿嘿乐,就是抱着天高皇帝远,明府离海浦一时半会儿到不了,恶心他老大来着的,谁叫他老大把王明信给叫上了,就不叫他。
江盈知啧啧,“你们好肉麻。”
但她还是如实写了,在写完最后一个我们想你的时候,她都没有办法想象,到时候王逢年拿到信之后的神情。
应该是面无表情,甚至感觉恶心。
王良看完十分满意,“好好好,小满你写得真好,就这么写。”
不过王良也不敢真惹王逢年,见好就收,说起了一堆正事,包括盐商、鱼行,以及渔民许许多多的问题。
江盈知震惊,“当个船老大这么忙的?”
王良接过信又仔仔细细看了眼,“可不是那么忙,让他忙去吧,”
“哼,我也想出海,不让我出海,”王良再一次强调,“让他忙着去吧。”
他把这封信收好,然后问,“最近生意那么好啊?下午还要摆摊。”
“可不是,大后日的时候,良哥你匀出空来啊,我食铺要开门了,”江盈知笑得很灿烂。
第51章 松鼠黄鱼
当王良听完江盈知说的话, 他立即喜上眉梢,“小满啊,我就不说啥祝你生意发财的话了, 凭你的手艺, 还怕赚不到钱,以后可得给你哥我留个座。”
“老早觉得你该有个正经铺子的,我肯定去捧场。”
江盈知不明白他说到捧场时的笑容, 又聊了几句, 小梅跑过来说:“阿姐,炖好了, 赶紧走吧。”
鱼杂炖得有点多, 江盈知后面借用了下义塾的板车, 才把这几桶鱼杂运到渔港摊子上,远远的就瞧见不少人等待的身影。
有些人甚至蹲在路口, 看见她的出现, 立马冲过来, 不是来帮忙的, 而是说:“对了,就这个味,我想了一个下午。”
也是让江盈知哭笑不得, “小心烫着, 你们等等,等我放桌上。”
她连东西都没来得及拿出来, 那边小梅已经兜上一袋子铜板了, 有几个塞完钱, 自己碗都带了,眼巴巴等着吃。
江盈知每一碗都盛得很满, 还要嘱咐一句,“慢点吃啊。”
“我们等一下午了,我一下午没吃东西,我就坐在这等你来,”包着蓝布巾的女人说,“我吃到嘴了才不馋,没吃到,那完蛋了,一天没吃到,一天都馋那个味。”
她飞快说完,连忙端起碗,也顾不上烫,一手端着一手往嘴里塞,还要说:“烫,真烫,味足了,比我自己煮的可好吃太多了。”
江盈知拿这一群熟客真没有办法,这些日子来,每个人的脾性她都大概了解,吃满足了啥都好说,没吃上,那真是能日日蹲着就为了吃上这一口。
等他们这一群馋了一下午的人吃饱喝足,江盈知看着棚顶随风飘摇的招牌,四时鲜,突然也有了点感慨。
她说:“大后天,我在鱼行对街的食铺要开业了,大家来捧场啊,到时候请你们吃蜜汁鱼条,”
话还没说完,有人惊讶到碗也没拿住,掉在地上,幸好厚实没碎,只是在地上滚了几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