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四时鲜(194)
她再一一放火腿、梅花参、干贝,好的炒饭不需要用盐,盐味来自风干的火腿和炖熟后的干贝,它们会把盐渗透到米饭里。
而鲜味来自于虾籽、虾仁和鸡腿肉,油润则取决于最后加入的鸡汤,让米饭在粒粒分明的同时,又不显得涩口,也让米饭的味道更加丰富。
这样一盘炒饭,在炒的时候已经香得整个灶房都萦绕着味道,王婆子感觉那灶火的烟味都盖不住,香得她直抽鼻子。
卖相也是一等一得好,米饭金黄又粒粒分明,在这松散油润的米饭里夹杂着丝丝干贝,隐藏其间的虾籽,嫩鸡腿肉,鸭肫,葱花则增点了色泽。
要是只尝一口,感觉像喝了酒,香飘飘的,醉醺醺的,因为实在过于丰富的鲜味,会让人的味觉产生极大的满足。
她准备递过去,王逢年看接过,“我送吧。”
“就那一桌啊,”江盈知也没有拒绝,继续忙自己的。
王逢年看她炒了那么久,一看这里头的料,闻一闻就知道是什么,纯粹来折腾人的,他的情绪已经到了顶点。
他一转身面色冷了下来,几步走出去,随手把炒饭搁在桌子上,他说得很轻,像是怕被谁听见,“吃吧,用你家祖传的筷子。”
随从拿筷子的手顿住,庄轻舟手朝后,接过筷子,“你也想要?改天给你送十双,这祖传的东西我家里多得很。”
“无福消受,”王逢年淡淡瞥了一眼,“多吃点,毕竟吃了上顿没下顿。”
庄轻舟听出他的阴阳怪气,哼了声,随后尝了口炒饭,他偏头喊,“小东家,这鸡肉老了点,该昨日就炒的,还有这鸭肫也是,失了些味道。”
江盈知真想轰人,下一回这姓庄的拿什么好东西来,她都不会再接了。
她走出几步来,语气有点不耐,“哦,谁让你昨日拿来的。”
“我反正一点都不挑,”王逢年用在场所有人能听见的声音说,“不管山鲜海味,还是清汤小饭,能吃饱就行。”
江盈知朝他投以赞许的眼神。
庄轻舟还想说的话堵在了喉咙里,啥玩意,拿他做跳板,跟谁表忠心呢。
他被噎得吃不下饭,半碗饭吃得他难受,堵在喉咙里不上不下的,跟这姓王的犯冲。
庄轻舟站起来,呵了声,“长青,拿上东西走。”
柱子跑出来恭送他,王逢年说:“给钱了没,就走?盘子是食铺的。”
长青打开食盒低头看了眼,还真是,庄轻舟回头,冷笑,“长青,给钱。”
给完了钱,王逢年说:“记得吃完,那么多好东西别、噎、着。”
他看似很有礼数地说:“好走,不送。”
庄轻舟没有回头,大步走了出去,等着吧。
江盈知暗想,这好走不送,怎么听着像关门,放狗。
她也没放在心上,食铺中午就已经把全部东西卖完了,她只能现烧,没有太多的食材了。
酸汤倒是还有,她顺手磕了个鸡蛋,做了碗酸汤面,把煎的荷包蛋放上去,因为王逢年真不挑,所以她做什么都成。
她出去的时候,王逢年旁边坐着小七和阿喜,他低头用院子里的野草,在编着螃蟹,面色柔和,随手递给旁边的阿喜,“拿着玩吧。”
阿喜高兴地拍手,拿过那只小螃蟹,晃了又晃。
王逢年抬头,起身接过碗,轻轻放下后说:“麻烦了。”
又说:“还没有来得及恭喜你,牌匾我看见了。”
“很厉害。”
江盈知回了李海红一句,回过头说:“什么很厉害?”
听清了后,她也没有很谦虚,“还行,全靠大家抬爱。”
“今年还挺热闹的,可惜你没来,”江盈知坐下来,阿喜把草编螃蟹给她瞧,她低头看了眼。
王逢年没吃面,看她。
转而问:“你喜欢吃鱼宴?”
“很有意思啊,”江盈知说,“不过要是只比厨艺就好了,我觉得那得到了牌匾或是什么,才是实至名归。”
王逢年很笃定,“肯定会有的。”
江盈知还想问什么,这时陈三明从门口探头进来,他只露了半个脑袋说:“我有没有打扰你们?”
王逢年盯着他,陈三明隔那么远都感受到了寒意。
他破罐子破摔,干脆走了进来,“我真的很饿,没吃一口饭,忍到了现在。”
不然他不会打扰的,馋已经占据了他的脑子。
“小满,我来带阿喜和小七,”方泽兰这会儿也进了门,然后她笑笑没说话。
不过后面那两个就没啥眼色了,王良跑进来喊,“小满,快给哥上一份大餐,老大付钱,我已经快饿扁了。”
方兆兴傻乐,“我也吃,王老大付钱。”
王逢年微笑,他说:“他们不吃。”
“我没带钱。”
“饿着吧。”
多么熟悉的话,江盈知哈哈大笑,“成,算我请客,我有钱,要吃什么尽管点。”
话是这么说,最后这三人组苦哈哈地嗦着面,有苦不敢言。
吃完面后,王逢年跟江盈知告辞,他没说什么,他一说话,后面几双眼睛齐齐看过来。
尤其有两个好奇小孩,当他说:“小满”
小七捧着脸说:“小满姐姐,他叫你哎”
阿喜歪着脑袋,大眼睛里满是好奇,“你叫小满姐姐做什么哦?”
“小孩你不懂,”陈三明在后面阴阳怪气。
王逢年选择先走,今天
真不是个好日子,有这么多让他不顺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