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四时鲜(206)
“成啊,老早就想来一趟了,可我这个人拉不下脸来,既然你这样说,到时候我挑个空就来,”新丰楼大师傅倒是没拒绝,他能当那么多年头灶,心胸总要开阔许多。
两人说定了,一行人也走到了河泊所那,有小吏上来,他请几人往里走,又边走边解释,“几位大师傅跟我到这里来,今日正好跟船老大们过来的日子撞了,说的又是同一件事,干脆就合到一块了,你们别介意。”
在场大伙都表示没问题,反正管河泊所的官来头不小,比镇长要厉害,谁敢发些牢骚。
一路进了正门,穿廊过院,到了偏院里。
还没进门就觉得里头很吵嚷,全是大嗓门,一个个说得比一个响,叽里呱啦的。
“这些船老大喊号子喊多了,嗓门这么大,”胖师傅在背后嘀咕,实在是吵得人心烦。
江盈知探头看了眼,不想进门,太吵太乱了,一大群就挤在院子里也不进门,她干脆和小梅站在旁边等着小吏先把人劝进去。
她和胖师傅就在外头谈酒楼里的生意,胖师傅想她哪天能够再去酒楼一趟,谈谈接下来的买卖。
王逢年就是这个时候过来的,走路带风,一脸冷色,王良和王明信小跑跟在后面。
胖师傅远远瞧见了,拉了江盈知一把,他小声说:“这个船老大可不好惹,小满你走到旁边来点。”
谁料刚才还生人勿近的船老大,这会儿却在几人旁边停了下来。
江盈知转过身,看到他还笑着说了句,“真巧。”
王逢年看了眼胖师傅,他听力很好,也没有多瞧,面上神色悄然缓和。
他已经有五天没去过四时鲜了,不然见到她,有个问题,他一直想问出口。
这会儿能在这碰上,王逢年问,“怎么到这来了?”
“谈什么谢洋节的事情,”江盈知回道,被吵得心烦,又站了很久,动了动脚。
王逢年也听见了里头掀破屋顶的吵闹,没有多说什么,他先进了院子里。
等他进去没多久,吵闹声顿时消失,王逢年又走出来说:“进来坐。”
江盈知奇怪,进去后看见那些船老大全都坐下了,这间屋子摆的基本是长桌,一张长凳,能坐得下四五个人。
而这些船老大把自己塞进了长凳里,不管能不能坐,反正都坐下了,看见几人进来也没有高声,压低了声音在那议论。
江盈知找了个靠墙的位置,让小梅先进去坐下,自己也坐下,胖师傅坐在她旁边,他都能当江盈知爷爷的岁数了,也不怕啥。
王逢年坐在她后面,王良和王明信刚才就没进来,等他们进来后,紧随其后的是河泊所一群烧饭做活的婆子。
送她们过来的小吏说:“所官说热闹点,今年谢洋节免不得要她们来帮忙,一块来听。”
等他说完,王良率先喊了声好,王明信则坐下来,朝王逢年点点头,意思是办妥了。
这群婆子进来,原本这一群男人里只有江盈知两个女的,很是显眼,这下别说显眼了,其他人的目光全都看这些婆子去了。
看得久了,那彪悍的婆子立马转过头,一脸横色,“瞧啥,没听见小吏说的,我们也是可以来听的。”
别想让她们走,听着一场就能白拿不少红糖纸包,基本有事没事的婆子全都过来了,一时间人数竟能和船老大齐平。
江盈知看到她们后,松了口气,跟小梅说笑了几句,也有兴致说话了,她微微侧转过身问,有点好奇,“年哥,你是怎么让他们安静下来的?”
他们指的是这一群船老大。
王逢年指了指隔壁,“我跟他们说,旁边供奉着海神娘娘,谁扰了她的清净,下半年秋汛没有收成。”
他的原话是,再吵他就把人带到海神像那边,让海神看看吵的是谁。
江盈知听完后,顿觉合理,王逢年看了眼周围,想说什么,最后还是没问出口。
在他沉默的时候,一个瘦老头走了进来,蓄着胡子,这就是河泊所的所官,他一进来后原本还有不少人说话的,立马不说了。
所官不是个爱说废话的人,他简短寒暄几句,然后说起了正事。
“今日找大家,就是为了谢洋节的事情,尤其今年鱼汛收成好,谢洋更是要办得热闹些,其他岛和明府的好些人都要过来。”
“但你们也知道,河泊所每年虽然收的税多,可都给了朝廷,还要补足岁贡
,”所官说到这,扫了眼底下这群船老大,见大家交头接耳,他用木案轻拍了下桌。
挑明继续说:“我肯定想要把场子弄得隆重,以示对海神和龙王的敬意,让他们感受到,也保佑我们海浦镇各船老大,以及渔民出海顺利,鱼舱都满。”
“只是,”他几根手指合起来,搓了搓,“我们河泊所最多能出二百两,今年最少也要五千两,你们看看?”
一群船老大都显得很沉默,年年要钱的话术越来越直白,但这钱还非得出不可,想要出少点怕其他人出太多,想出个风头的,又舍不得这个钱。
所以盘算着,场面一时变得很寂静,底下各怀心思,所官也知道他们的德行,干脆点人,“乌船今年捕的鱼又是最多的,逢年,你要不带头表个心意?”
一听到这话,全部船老大激动起来,他们立马说,“所官,我先出,我这头出两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