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当炮灰主母,我偏另谋高就(182)
“再说吧,年下这么忙,谁有空来?”想到长女,戚氏忧心忡忡,也不怕与丈夫明说:“而且亭筠的性子那么要强,从小到大都比她妹妹出色,现在忽然低了妹妹一截,女婿又那个样子,她心里估计难受着呢。”
当初那门婚事是永安侯定的,给长女选了这么个丈夫,永安侯也非常内疚。
不过一码归一码,他皱起眉道:“夫人,你未免太偏心亭筠了?清宜也是咱们的闺女,难道因为亭筠心里不舒服,就不能和二丫头来往了吗?”
戚氏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心虚,但很快又被坚定取代,叹道:“我哪里是那个意思,只是侯爷忘了吗?她们姐俩小时候,我只是多给清宜做了一条漂亮的裙子,亭筠就差点栽入井里没了,她性情如此极端,我这个做娘的有什么办法?”
这么一说,永安侯也对那件旧事记忆深刻。
他面色凝重道:“可是现在她们都长大成人了,怎能跟小时候比?”
也是自从发生那件事之后,妻子一直对长女很偏心。
偶尔他看不过眼会说两句,但无济于事,久而久之也就懒得说了。
横竖长女的确更出色,做父母的即使不想偏心,也无法一碗水真正端平。
“侯爷要相信,三岁看老。”戚氏幽幽地说道。
永安侯陷入沉默,也是,现在全京城的女人,恐怕都很羡慕他的二女儿许清宜。
代入一下心高气傲的长女,似乎也能理解。
“唉,也不知道她的性子像谁,都怪我们从前太纵着她了。”永安侯道,之后不再提送帖子的事。
戚氏也叹了口气,眼神非常复杂晦涩。
第130章 珍惜时光
平阳侯府的年礼也送了,中规中矩,挑不出毛病,连同着年礼一起送的,还有每个月一成的家用。
许清宜称之为赡养费,就当做是赡养老人,免得落人口舌。
侯夫人秦氏从谢韫之那里拿惯了大钱,看见今年的常规年礼相当不满意。
“我这个长媳是会当家的,就拿这些打发侯府?”
听说最近将军府门庭若市,一个年过下来,只怕收礼收得盆满钵满。
可惜全落入了许清宜这个外姓之女手中。
“可不是么?”嬷嬷帮腔说:“都是些寻常的东西,也亏她拿得出手。”
候夫人郁闷:“还有这家用,说是一成,你信她真的给足了么?”
反正侯夫人不信,以前是她看走眼了,以为许清宜是个老实不争的。
好在许清宜知道秦氏拿了钱也不会有好脸色,那么不克扣白不克扣,数目上过得去就行了,谁还真傻乎乎地按照真实收入上缴。
年前三四天的样子,谢韫之独自去了一趟平阳侯府,看望老夫人。
知道他来了,侯爷也特地到了颐安苑。
“韫之,除夕夜带着清宜和孩子们回来吃饭如何?”他期待地问道。
除夕夜?谢韫之想起妻子这两天总唠叨,年夜饭想给他们做一道好吃的糖醋鱼。
孩子们也显得很期待,想必就是在告诉他,除夕夜不想回平阳侯府过。
“爹,除夕夜就免了,年初一我们再过来拜年。”谢韫之思索片刻,决定以妻儿的感受为主。
侯爷的表情立刻垮了下去,似乎很遗憾,不满道:“初一才来,那不是等于走亲戚了吗?”
不在一起吃团年饭,哪里还算一家人?
谢韫之侧目,难道不是吗?
“分了家就是如此,我和二弟都赞同。”他欲言又止,还是说道:“倒是您,明知我们隔阂颇深,还硬要将我们凑在一起吃团年饭。这样桌上除了您和祖母舒坦,其余人都不舒坦,有意思吗?”
侯爷:“……”
无言以对,他向来说不过这个儿子。
只好退求其次:“初一那天会吃饭吧?”
谢韫之:“嗯。”
老夫人还在,饭是要吃的,就当是给老人家面子。
谢韫之对于回父亲家不积极,倒是对拜访岳家挺上心的,回去就问妻子如何安排:“年初二?还是年初三?”
许清宜沉吟片刻:“我也不清楚,等我递个帖子先问问?”
免得和隔壁的大姐遇上了。
“嗯,之前没有陪你回门,让你受委屈了。”谢韫之想象得到,许清宜在那些日子受到的非议。
“还想这些做什么,都过去了。”许清宜笑容明媚道。
今非昔比,恰好戚氏也不想她们姐妹撞上,便给二女儿定了年初三,因为年初二长女许亭筠要来。
“长幼有序,谅韫之也挑不出理。”戚氏回完话,便自言自语地叹了句,也不知是解释还是安慰自个。
临哥儿兄弟三人的老师也收到年礼了。
这时已经不再授课,都安心地在家等着过年呢。
孩子们听说不必去平阳侯府过年,都很开心。
在他们心里,只有将军府才是自已家。
除夕之前,许清宜收到一个好消息。
上次答应帮他牵红线的那位夫人,来帖子了,说是说服了她的娘家侄女,愿意和裴副将见个面。
看看年后安排可好?
这位姑娘二十有一了,各方面没什么短板,拖到现在不嫁只是眼光高。
其父兄也是从军的,对军人接受良好,只要对方长得够俊够高大,其余的都不挑。
许清宜脑中浮现裴副将那身材和样貌,笑呵呵地心想,这姑娘有福了。
可不是么?找男人就要找高大英俊的,不仅销魂蚀骨还养眼。
许清宜赶忙回:“好的这位姐姐,咱们年后安排,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