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航(158)
梁宛抬了抬眸,“我想看会问他要。”
“是你们小时候一起的照片,”梁怜沁翻出手机收藏夹里的图,“你们这是从小就有的缘分,主让你们重逢。”
梁宛不信教。
她觉得梁怜沁也不信。
从前梁怜沁信佛教,就拉着她去寺庙烧香拜佛,每次去都是带着愿望去的。梁宛上高中后,梁怜沁改信基督,就拉着梁宛的手祷告,还是带着愿望。
本质上是把宗/教当成了许愿池,对哪一个都不算虔诚。
梁宛还反感这种因父母结下的缘分,这让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又被操控。
她尽量不去想这些,把挪威当作和周沥相遇的第一面。一见钟情,多好。
梁怜沁展示的照片和梁宛在周沥家看到的是同一时期,他们的穿着都一样,应该是同一天。
只不过不是梁宛在哭,而是周沥在哭。哭得有点滑稽,仰天哭,和周沥现在沉稳的形象截然不同。
梁宛的眉头动了动,由余光看变为正视。
“他为什么哭?”
“因为我们要回杭州去了,他还没和你玩够,舍不得分开呢。”
梁宛觉得梁怜沁在撒谎,为了把她和周沥编造成天造地设的一对,好让他们快点结婚。
明明喂鸽子的时候小周沥还对小梁宛不耐烦,当时的他怎么会不舍?
梁宛笑了声,起身冷然道:“出院手续我会来办,其他时候我没有时间来看你,你有老公也有自己的孩子,用不着我。”
梁宛走后,梁怜沁躺着一动不动好久,一双眼睛一瞬不瞬盯着医院的墙板。
太多画面在她脑海里闪过,都是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切。
但随之而来的是美丽国的生活,和活泼可爱的Dylan,这些画面的发生时间更近,更鲜活,很快就取代那些“从前”。
她快速翻了手机里几张照片,主角从周沥、梁宛变成她和程涟书。
熄灭,将手机放到病床边,梁怜沁正打算睡一觉,忽然瞥见一个几乎应该存在于二十年前的旧人,从病房外走了进来。
“怜沁,好久不见。”
程涟书的肩头上着了几点雨滴,衣服上沾着潮气。
梁怜沁转头,窗外竟然下起淅淅沥沥的雨。
第72章 072
梁宛对程涟书和梁怜沁见面并不知情, 她们在医院擦肩而过,并未碰面。
像那天对程涟书说的话一样,梁宛在为她办完出院手续后再没有去看过她。
夏天的林荫道能遮住蓝天, 熹微的光线穿过叶隙落下来,随手拍的一张照片经过调色,就像一部青春电影的剧照。
现在那里光秃秃的, 槐树枝上挂满了灯笼,沿街的商铺橱窗贴起红色窗花。雪时下时不下,落薄薄一层冷白在红色上。
这时候的北京城变安静了。
梁宛不回老家过年, 和本地人一起赖在这里。
她打了把伞到楼下买水果,外卖送来的总是不如她意。更主要的原因是她想下楼透透气,在房间里处理财务琐事太久,不爽利。
公司年后要派她去香港见一个难缠的客户,但现在她只想放松。
马路湿漉漉,隐约倒映着从上面滑过的车轮,梁宛出神地站在小店门口, 想起办出院手续那天。
那天梁怜沁变得很安静, 坐在轮椅上被推出去的时候,眼神也没有焦点地看着十米外的地方。她思考的时候就是这副样子,长发散在肩头,很久不回神。
失魂落魄的模样,仿佛外祖父母离世时, 魂都飞走了。
外祖父母在世的时候, 梁怜沁总和他们对着干, 回到家再把不满和抱怨带给梁宛。耳濡目染, 他们在梁宛心中的形象一度是控制欲过强的代表。
不过后来,梁宛觉得他们也许是对的。
因为梁宛觉得梁怜沁哪儿都不对。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大约是这样的心态。
梁宛不知道梁怜沁这次失魂是为什么,也不在乎。
从水果店走出来,雨似乎停了。
梁宛把手伸到伞外停了一会儿,没淋到一滴雨水,她把伞收起来,抖了抖,口袋里的手机响了。
是梁怜沁。
“小宛,大年三十过来᭙ꪶ 酒店吃年夜饭吧,我订好了包间。”
梁宛右手提着塑料袋和雨伞,低头把长柄伞的尖戳进人行道的砖缝里,过了一会儿她说:
“我不过来。”
梁怜沁沉默片刻,“过年就别和妈妈赌气了好不好?妈妈难得回来,想和你一起过。”
地缝里的污水被她用力戳得溅起,在黑色板鞋上留下不明显的污点。
梁宛一向来不喜欢看影视剧中包饺子的大团圆结局,很假。
她微哂然后懒洋洋地说:“怎么办?我想和别人过。”
“周沥?”
梁宛没回答,算默认。
那头也无言许久,“他家人都在国内。”
言外之意,周沥要和他们一起过。
梁宛想到这层面了,所以她才没有回答梁怜沁。
以往她过年都是一个人。
梁宛对节日、生日都没有多大感觉,对她来说只是休假。或是一个人吃外卖追剧到凌晨,或是闷头大睡。
“那我就自己过。”
谢晚馨和陈知渊已经回杭州去了,家人都在那。留在北京的除了周沥,就只有本地人方愿和徐菲林,连陈彦都和家人飞去赤道国家度假了。
“如果,周沥一家人也和我们一起吃年夜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