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上交了沙雕穿书系统(115)

作者: 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杨婵笑意盈盈,让一旁的工人将顶上的箱子打开,里面果然是堆叠整齐的各色绸缎,一看就是顺滑细密、织造精巧的好料子。旁边的工人连连又打开几个箱子,只见绫罗杂列花色齐全,堆得都是满满当当。

元安缓缓走近,伸手轻轻一摸,却又触电般收回。他怔怔片刻,终于低声发问:

“丽娘,这些——这些你花了多少?”

杨婵抿了抿嘴,觉得提起阿堵物还是不好意思:“甥女在这里教授宫女乐器,每月都是有工钱拿的。这些布料不算顶尖,所以也就只花了一个月的月俸罢了。其余的钱我都买了首饰,不久就会送来了。”

说到此处,她不由赧然,低低道:“舅舅家里不知胜记过这多少,甥女是班门弄斧了。”

元安嘴唇哆嗦,却没有立刻说出话来。杨婵说得不错,元府库中衣料的确胜过这箱中——但是,但是,那他妈是元氏百年以来辛苦积累,历年皇帝赏赐外加苦心经营,才终于能有那么一点东西!而这些布料,这些布料……北朝高官俸禄极为丰厚,但就是朝中最为尊贵的周齐二王,寻常一年的官俸赏赐,也决计换不了这么多的布帛!

但他甥女说什么来着——喔,她好像说这只是一个月的月俸……

元安神色恍惚,站在衣箱前许久没有说话。片刻后街角脚步阵阵,却是一个丫头捧着两大盒子赶了过来,一路累得都有些气喘吁吁。

丫头将盒子放下,又打开盒盖让杨婵查验。却见盒子中各色首饰精光闪耀,逼得杨婵伸手遮眼,几乎退了一步。

她正欲上前看个仔细,却见身边舅父忽的向前一步,已经伸手攥住了她的肩膀。

“丽娘。”元安语气郑重:“你刚刚说的那个教乐器——有没有什么具体要求?”

·

沐晨挥手让北朝使者退下,自己从塌上站起,捶着腰转到了屏风后。

——哪怕到了书中已有一月有余,他还是习惯不了这跪坐的姿势。

沐晨一边揉捏身侧酸痛的肌肉,一边琢磨着该搞个文化输出全面推广座椅。他揉着肌肉向前几步,却忽然微微一愣——屏风后面人影摇曳,却是舒白舒医生在站着出神。

沐晨登时大感疑惑——按照之前定下的规矩,舒白应该与段柯段工共同坐镇江陵才对。他心下一转,开口发问:

“舒医生?”

舒白转过头来,给了他两个硕大的黑眼圈。

“沐先生好。”舒白轻轻叹气,语气颇为疲惫:“我是刚刚赶来的,还没来得及向您通报呢。我长话短说吧——根据江陵城那边的观察,恐怕马上就会有鼠疫大爆发了。”

第50章 瘟疫

尽管舒白带来的消息极为重大,但概括来说,其实尤为简单——而今春暖花开,蛰伏了不知多久的鼠疫杆菌终于舒活好了筋骨,俨然已经在长江两岸有了星火燎原之势了!

一个多月以前,舒白就曾在江陵城检查到一次鼠疫的自愈病例,但自此以后长江南岸风平浪静,再没有任何可疑的死亡,尽管几十天来江陵建康都在执行防疫制度,但精神上不免松懈了许多。直到前几日舒白例行巡诊,才在江陵城外的乡下发现了十几个无名发热、急剧呕吐,乃至寒战的病人,因为检查设备不够齐全,一开始还只以为是食物中毒。但肠胃药物丝毫没有作用,病人反而在数天以后爆发出了极为明显的淋巴肿大、关节酸痛,舒白才惊觉大事不妙。

——然而此时,江陵城里已经有少说二十例的发热患者了!

即使在医学发达的现代社会,鼠疫也是传染病防疫法的头牌首位,医学家闻之色变的“一号病”。更何况这医疗基本靠自愈的中古时代?舒白立刻启动了穿越之初拟定的防疫程序,一面封锁江陵组织医疗排查,一面迅速启程飞往建康,向驻留至此的穿越团队运送样本,同时发出警报——经过江陵粗浅的流调,最初发病的流民大多与建康有关。恐怕鼠疫弥漫扩散,早就已经到了沐晨的身边。

因为事态实在紧急,召集了几位就近的顾问以后,舒白仅仅站着简单交代两句,将病菌样本移交后勤组做详细检查,随后便匆匆折返,回江陵主持抗疫,甚至连晚饭都来不及多吃一口。稍后穿越者们陆续而来,台城都省的值班室灯火通明,会议一直开到了下半夜。

·

到了第二日清晨,建康城里的气氛便骤然变得严肃而紧张了——穿越者们撤掉了每日早起的号角,换为了满街满巷单调而响亮的口号,被挑选出来的少年少女举着喇叭走街串巷,反复高喊着衡阳王府的通报,告知建康百姓城内已有了瘟疫的迹象,殿下已经组织医者,成立了所谓的“防疫小组”,总揽城中诸多事务,上下都要坚决服从。

什么“防疫小组”之类的政务变化,当然不在建康百姓思虑之内(虽说“小组”这叫法的确奇怪,也不知殿下哪里学来的路子),他们最所忧心的,却是通告中反复强调的“瘟疫”两字。

江南虽称乐土,也是五年一灾,十年一疫,城中但凡稍稍年长的,对瘟疫都是刻骨铭心,恐惧至深。于是一时之间城中沸沸扬扬,到处都有了议论。

不过,除了渲染惊惶紧张以外,众人议来议去,也并不能议论出什么结果。虽说瘟疫将来,但小老百姓家徒四壁,就是逃难也没有地方逃去。年长的嘀嘀咕咕,寻思着要祭祀瘟神疫鬼,祈求神灵高抬贵手;年少的则彼此纠结,举止颇为矛盾:他们听过衡阳王府贵人的宣讲,但事到临头始终半信半疑——老人们祭祀瘟神固然怪异,但贵人们所说,人眼瞧不见的什么“微生物”,似乎也浑然不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