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上交了沙雕穿书系统(279)

作者: 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沐晨抬头打量萧绚,虽然看不清他低垂眉眼中的神色,心中却不觉泛起了钦佩之意。不同于知识喂到嘴边的现代人类,一个古人能从寥寥无几的案例中敏锐的发现这样隐秘的底层逻辑,那种分析与洞察的眼光就实在敏锐得惊人。

——至少比沐晨自己强太多了。

想到这样的人物居然被皇权摧折至此,沐晨的怜悯油然而生,叹一口气后直率解释:

“既然源头出在勋贵重臣身上,那么只有对症下药。我会让齐王转告朝中的宰辅公卿,约束好自己的门生子弟,不要去碰粮米这根红线……”

萧绚哑然不语,却微微有些发愣——操纵粮价的利润高到不可思议,怎么可能是上位者打个招呼就能控制住的?即使重臣们看在长生药的面子上不会动手,那门下数百数千的门生故吏,又凭什么抑制贪欲?这样指望人情道德的迂腐之论,荒谬程度等同于劝老虎吃素。

但殿下平时似乎不是这个作派呀?

他只能犹豫着劝解:“殿下自然是以诚待人,但若仅仅只是劝告,恐怕用处不会太大……”

“是啊,多半没什么用处。”沐晨叹了口气:“当然,我们肯定要做到仁至义尽,但如果有人执迷不悟,真要炒作粮价……也只好勿谓言之不预了。”

萧绚低声道:“京中世家树大根深,盘根错节,实在不好清理。殿下……是打算用兵?”

沐晨耸了耸肩:“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只要有得选,我们当然不会用这样危险的东西。对付这些奸商而已,基本是不会调动军队的——尽量和平解决吧,长安也禁不住折腾了。”

萧绚的脸上难得多了一丝茫然。当然,以他的见识,就是穷尽想象,也思考不出怎么才能不动干戈的“和平解决”……这听起来不像什么正常人的正常发言,倒像神话中什么放下屠刀去恶从善的寓言——大概只有神明才有这样的大法力吧?

显然,沐晨是没有这样的大法力的,他只是微笑着解释:

“不用担心。和平解决是有先例的。”他安慰萧绚:“曾经有某位先——前辈,就面临过一样的麻烦。当时那位前辈所在的军队刚刚进入大城市,城中的奸商便乘机囤积居奇,将市面上的米面粮食扫荡一空,要以此给新入城的军队一个下马威。这位前辈临危受命,面临的就是数以千计的豪商、几乎无穷无尽的炒粮资金……”

萧绚更觉茫然了。他对南朝的历史还颇为熟悉,但想来想去,却怎么也记不起衡阳王殿下有哪位前辈曾经完成过如此壮举……他只能迟疑着发问:

“——那结果呢?”

“结果?”沐晨笑了笑:“结果嘛,就是炒粮的豪商们集体跳了河,顺带着赖了一裤子的债务而已,不算什么大事。”

·

遵照沐晨的手令,当日开设在城中的所有粮店粥铺等等便一齐开张,不限量的向百姓供粮;买粮较多者,甚至还免费提供送货到家的服务,可谓贴心周到,服务仔细。被谣言鼓动的百姓蜂拥而来,看到这场面还不觉一愣——他们平生只见过朝廷下令管控粮食、定量供粮,哪里见过这种无限供应的操作?

当然,疑惑归疑惑,终究是手中要有粮才不慌。于是百姓们毫无迟疑,挥舞着仅存的那点积蓄就冲入抢购的人群。这种狂热的抢购势头下,不过半日的功夫,各处粮店的储备便已消耗大半,而贝言早有预料,立刻就调拨了准备好的木车,快马加鞭赶到府库中运粮。于是一时间城中道路上车轮声滚滚,到处都是马夫的吆喝,以及颠簸中自车轮泼洒而下的麦穗小米——而后迅速被四面的乞丐哄抢一空。

到了下午,这样的气氛甚至波及到了郊外的别院,就连被招募来做工耕作的流民都有些惴惴不安,私下里传着城中放粮的消息。见此情景,沐晨干脆下令放假半日,并允许流民们提前支用工钱,在别院中现场兑换为粮食,直接扛回家里去。

——简而言之,衡阳王府上下的思路只有一个:放粮,不做一切限制的放粮!

这种惊天动地的手笔迅速激发了朝中的骚动。当日傍晚齐王便火急火燎的再度驾临别院,一见到沐晨劈头就是一句质问:

“尊驾这样的挥霍无度,难道是有什么能凭空将粮食变多的法术么?!”

“陛下说笑了。”沐晨心平气和道:“我又不姓袁,怎么可能会有将粮食变多的本事呢……”

齐王理所当然的听不懂这句怪话,但这不妨碍他怒火上涌:

“你在戏耍我么?!粮食设若出了问题,长安城中这数十万人嗷嗷待哺,顷刻间就会是饿殍遍地!你们倒可以轻松一走了之,但留下来的人就全部会是陪葬——罪莫大焉,罪莫大焉!”

看得出来齐王是真有些破防,不但罕见的表现出了破口大骂的态势,居然还狂怒不止的直逼了上来——齐王好歹是戎马出身的权臣,愤怒之下眉眼抽搐,凌厉的杀气实在有点骇人。沐晨向后挪了挪屁股,然后咂嘴:

“——陛下有必要这么愤怒么?放心好了我们估算过的,就算保持最大的速度放粮,城中的粮食也能支撑少说两个半月。两个半月以后,麦子也收了,土豆也有了,补充仓库总不成问题。”

齐王怒火未减,当即就是一个反唇相讥:

“两个多月?两个多月虚无缥缈,中间设若出几件大事——无论是出兵还是灾情——第一个需要调动的就是府库的存量!到时候难道还能挖那些土块充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