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上交了沙雕穿书系统(285)

作者: 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

考虑到京中粮食的供应渐渐紧张,贝言提前便发报给了紧急事务小组,让他们尽快搜罗粮库做好准备。当然,以数十年来的政策惯性,要想大规模向境外(“异时空当然也算境外!”)输出粮食是绝无可能的,紧急事务小组不得不另辟蹊径,设法绕过这道不可逾越的底线,换言之,也就是需要做出“变通”。

尽管如此,当向亮看到对面呈送上来的文件时,依然大觉匪夷所思,乃至于愕然出声:

“过期兽用饲料?”他在话筒前挥舞着文件:“——这就是你们申请下来的结果?”

“……向先生,请您理解一下这边的难处。”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声调有些发虚,但仍然据理力争:“您也知道,为了确保境内的粮食安全,大宗粮食出口一向是被严厉禁止的。这还是我们好不容易才要下来的口子……”

向亮张了张嘴,霎时间有些说不话来——要是换别的理由,大概他还可以反唇相讥阴阳怪气,乃至于怒喷一句“少找什么借口”;然而“粮食安全”这顶帽子真是无大不大神鬼辟易,足以轻松压倒一切反对意见。甚至就他自己的经验来看,紧急事务小组能顶着这顶帽子做到如此程度,大概率也是真的尽力了……

所以他的声音也低下来了:

“……那也不能是兽用饲料吧?还是要给人的吃呢。”

“是这样的向先生。我们这边也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所以采用的都是上好的饲料……”

“上好的饲料就不是饲料了吗?!”

“向先生,这并不是普通的饲料——”

“再不普通的饲料也是饲料!”

“请听我说完。向先生。”工作人员心平气和:“这是我们以饲料名义进口的陈粮,在安全性上并不存在问题,只不过存放太久口感较差,无法正常销售而已……”

向亮不觉愣了一愣。他对粮食进口所知不多,但大概也知道“陈粮”的底细。说句老实话口感的确不怎么样,但毕竟是被仔细选育之后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极高的新品种,换到中古时代搞不好还能算是珍馐。只不过……

“只是陈粮而已么?”

“好吧,还稍稍有那么一点抗生素过量的——瑕疵。”工作人员只能尽力辩解:“但这点小事,在现代或许是个问题,在中古时代还是问题吗?搞不好多摄入一点抗生素还有好处,预防预防感染什么的。”

听着这样的强词夺理,向亮不觉哼了一声。不过说得确实也没有大毛病。现代社会严防抗生素滥用是害怕耐药菌,但古代人哪里有资格感染什么耐药菌?口服抗生素就当是提前杀菌了。再说,如果实在过意不去的话,也不是没有变通之法。

于是向亮开了口:

“如果运输的是原粮,那么折损实在太大,我们这边也没有大规模加工的能力。”他道:“因此我的意见,是希望能在现代这边加工,然后将精制的小麦与大米运来。”

这是很自然的要求,于是工作人员一口答应,顺便问他在加工上是否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总的来说,是希望尽量能改善精制米面的口感。最好能符合中古时代上层的口味。”向亮强调道:“鉴于当下的状况,我们还是要为未来的消费者做考虑的 ……”

第141章 变故

数日之后, 齐王命人送来了几页书信,让沐晨等“共同鉴览”,措辞之中语气微妙, 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这几封书信都是两府重臣日常交谈的记录,显然是齐王安插在政事堂的内应所书。当然, 能混到政事堂高位的无一不是人精,自然対身边的眼线心知肚明。因此, 书信中绝大多数都是无关痛痒的废话闲话,由于宰辅们高妙绝伦的文学修养, 比喻引申乃至用典还相当之云山雾绕, 富有美感。所幸齐王熟知自己这些怨种盟友的文学水平,因此相当之贴心的在记录背后令人做了注释, 还特意以朱笔勾出重点,供人参阅。

而就几人草草翻阅的印象来看, 这些贵人们措辞虽然弯弯绕绕, 但彼此交谈时话里话外总离不开一件事:粮食。

沐晨不觉有些惊异:“政事堂也知道炒粮的事情了?”

贝言微微一笑:“大臣们备位宰辅,当然是事无大小,均当预闻。京中粮食有波动是天大的事情,政事堂现在才有所反应, 倒不如说是迟钝缓慢之极。而且这反应的方式也有点怪异……”

他伸手点了点几处标红的文字:

“——既然已经察觉到粮食的波动,为何不俱呈公文上报,反而是在政事堂闲谈?如若一般的闲谈也就罢了,偏偏还要在大庭广众下高谈阔论, 仿佛唯恐眼线不能仔细记录。这样的态度,那可实在是微妙之极啊。”

沐晨张了张嘴, 刹那间有点不知所措,于是乎不耻下问:

“……所以呢?”

大概是顾念到沐晨薄弱的实践经验, 贝言叹一口气后给了详细的解释:

“这是组织中甩锅的必备技巧。”他教导沐晨:“简单来说,如果下面的人有什么难以启齿又必须上报的大事,往往就会采用这种策略——他们会将这些尴尬的消息塞进一份几乎完全不相干的公文中,然后装作不经意的把这份关键文件呈递给上级。如此一来,既能免去知情不报的罪名,又能避免最尴尬的局面。”

当然,这种积年老官僚的惯用手段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奇怪的却是他们的态度:粮价起伏本就是政事堂必须关注的大事,这样遮遮掩掩的表态反而违背了常理。贝言伸手接过书信,往后翻阅数页,发现在记录中老臣们聊着聊着话题突然一转,莫名其妙开始讨论彼此的容颜相貌,分享使用所谓“仙药”之后的种种神妙体验——顺便将齐王的“德政”恭维一泡(虽然诸多德政大半是沐晨等人的手笔)。如若寻常人看来,大概只会以为是老头拉呱;但官僚与官僚之间毕竟是有互通之处的,贝言仔仔细细读了戍边,勉强猜出了这些老臣们在各种隐喻下试图传达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