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作精穿成对照组(1053)+番外
那他们殷家呢?公主又会给他们殷家送什么礼呢?
一直安安静静的苏攸宁这时候开口了,她的声音如珠玉坠盘,又带着林间清风的清冽感,“娘,不如让诸位才子才女先以这绿菊为诗?想来他们的才学不至于辜负这翡翠菊花。”
殷东霄心中一喜,他背的诗中就有咏颂菊花的,正好能够派上用场。
苏悦灵微微点头,说道:“既然要作诗,那也得有彩头。”
“将我那方虞墨拿来。”
虞墨,是制墨名家虞喆制制作的,因为工艺已经失传了的缘故,市面上的虞墨越来越少。随便一块少说也能卖三千两,还有市无价。虞墨这东西,前朝余孽倒是收了不少,那些虞墨便落到苏悦灵手中。可以说,大夏就没有人的虞墨会比她多,她拿出一块做彩头完全不心疼。
苏攸宁则拿出了一块暖玉,同样价值不菲。
苏悦灵想了想,又添了一套玻璃杯,正好凑成了三个彩头。
笔墨纸砚这些分发了下去,在场的姑娘们也跃跃欲试。她们看得出来苏悦灵和苏攸宁都喜欢有才学的人,若是能得她们的青睐,对她们的未来也有好处,家中长辈也会更看重她们。
苏悦灵笑意盈盈地请了九个夫人跟她一起点评,其中也包括了殷夫人。
她还专门让府里的丫鬟将他们的诗词誉写好,糊上名字,也避免夫人们会从字迹看出写诗的人,这样更公平一点。当然了,原稿苏悦灵特地放在盒子中,毕竟这些可都是证据啊!
她给了他们一炷香的时间,有不少人在香点燃之前就写好了,看样子胸有成竹。
一炷香结束,侍女们将大家的诗作誉写好,名字摘录上,糊好后,送到苏悦灵他们面前。
苏悦灵他们这些评委,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朵花。等全部看完后,她们可以将花贴在觉得写得最好的卷上。
等打开看到第一份卷子的时候,苏悦灵登时就乐了。
这不就是商知落写的那首《叹菊花》吗?
苏悦灵看了看,唇角勾起淡淡的笑,“这首写的不错,和以前写菊花的诗不一样,前两句看着用人喻花,后面又用花来抒发其志向。”
殷夫人看了,心中一喜。那几首诗她都是看过的,这不就是东霄写的吗?
花钱买来的诗果然入了卫国公主的眼!那一千两银子没白花啊,可见那人的才学的确实打实的。既然对方无法科举,日后他们殷家养着他也无妨。
从苏悦灵的评价中猜出她夸的是自己“写”的几个官宦子弟都不由露出了自得的笑容,尤其是殷东霄,他更是下意识地看向苏攸宁。
第921章 一模一样(二更)
苏攸宁虽然不在投花的十个人内,但她也过来看了看,唇角勾起了似有若无的笑。这一笑便如同冰雪融化一般,有种动人心魄的美,“不错。”
即使只是简单的两个字,也足够让殷东霄等人狂喜。
他们都只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诗能够博得美人一笑,值了。琼华公主就该多笑笑,她想起来担得起倾国倾城的评价,让人神魂颠倒。
殷东霄整个人都飘飘然了起来,仿佛看到了他成功抱得美人归的场景。
苏悦灵继续拿起下一份卷子,心中颇为可惜——这份应该是自己写的,或许是时间不够的原故,写的得比较中规中矩。于是她放了下来,其他夫人们也看了看,神色未变。
殷夫人眼中多了几分笑意,她希望后面的作品都是这水平,这样才好凸显出她家东霄的优秀。
这些诗加起来一共有三十四首。
看的前面几首都没有一首能超越商知落卖的作品。
等拿起第六首的时候,苏悦灵精神一振,心情愉悦极了,可算是让她等到了!终于等来了第二首的《叹菊花》,文名、诗词……一模一样,连个改动都没有,可以说是很偷懒了。
苏悦灵故意发出惊疑的声音,“这……”
站在她身侧的姜夫人顺着她的视线望了过去,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怎、怎会如此?”
苏悦灵说道:“这两人可真是默契,这或许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姜夫人雍容的脸上浮现出明显的怒气,公主给这两人留脸了。这哪里是心有灵犀,只怕是提前写好过来的。不对,如果是提前自己写的话,也不会一模一样,请人代笔的可能性更大。只是这两人找代笔却找到同一个人身上去了。
无耻之尤!
其他人看苏悦灵和姜夫人的反应不对,也跟着看这篇诗作。
因为苏悦灵夸过第一篇的缘故,大家对于那篇印象深刻,如今再看到一模一样的,一个个都石化了。
“是、是不是侍女们拿错了?”
苏悦灵将先前看过的第一份抽了出来,两份作品摆在一起,大家顿时没话了。
殷夫人整个人都不好了,像是被锤子狠狠砸了脑袋一样,脑袋一片空白。她感觉自己手脚冰冷,力气从四肢一点一点地失去。
怎、怎么会这样呢?
居然有人写的诗和东霄是一样的!(她潜意识地认为第一份作品是殷东霄的)
不对,是那商知落!
那商知落太不要脸了,他居然一份作品卖给了两个人,他把东霄坑死了。他是不是故意的?
“是不是丫鬟们抄的时候,抄错了?”她的声音有气无力的,脸上白得跟纸一样。
其他夫人也不是傻子,看她这不寻常的反应也猜到了几分。和殷夫人私下有些嫌隙的杜氏凉凉说道:“马氏,你知道这诗是谁写的?”殷夫人娘家姓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