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山野日常(395)
草药的种植知识, 许秀芳本人是一窍不通的,更别提要怎么规划种植草药的场地了。
现在, 有梁忠民老先生这个内行人在, 许秀芳简直是欣喜交加。
许秀芳问:“梁老先生, 您是想要在哪里种植草药呢?种植哪些草药,还有您对于草药的前景,有什么看法?”
许秀芳将自己心里的疑问, 一股脑儿的问出来。
梁忠民不紧不慢, 娓娓道来。
许秀芳听完后, 便道:“其实, 我之前也有这个想法, 但一直找不到通晓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您来帮忙, 那可真是太好了。不过,您的身体状况, 能适应吗?”
梁忠民在农资社的办事处住下后,许秀芳就特意在农资社的水井里面,多添加了些空间潭水。
她不敢直接给梁忠民饮用潭水, 因为对方精通医理, 对各类药材如数家珍,估摸着鼻子与舌头都十分灵敏, 那水要是被他尝出不同来,那就麻烦了。
许秀芳就干脆另外想了个迂回的办法,来改善梁忠民的身体。
事实证明,这样的效果也非常好,梁忠民老先生最近的身体,就越发好了,就连轮椅也不做了,他亲自找到许秀芳的公公谢树根,让其给他打造了一个拐杖。
然后,每天出行就用拐杖。
梁忠民有信心,再过一段时间,他手里的拐杖也没必要了,以后这拐杖,就跟许二爷一样,纯粹是用来当装饰的。
梁忠民笑道:“草药的话,我们确实可以种植起来,不过,秀芳厂长要找个人手来专门负责这件事,我的身体只能够时不时过去看一下,指点一下,这种植的事情,还是得找个身强力壮的来负责。”
许秀芳也是这么想的,就笑道:“那行,我马上就安排这件事,草药种植这些事,您不需要亲自去负责,只要给出指点就行了。”
梁忠民听了后,笑着说:“我瞧着,咱们这附近种植草药,都非常不错,不过,如果想要药性更好的话,最好是去远离人烟的地方,我瞧着野猪桥、老虎洞那些就不错,甚至更远一点深山也行。”
许秀芳听了后,便道:“这件事好解决,我回头找几个村里的大队干部讨论一下,您将草药种植的选址几个关键信息告诉我,我派人针对性的去寻找。”
梁忠民听了,马上就一一说出来。
许秀芳也米有耽搁,拿出笔纸,立马就记录。
一个说,一个记。
一会儿后,梁忠民停下来,笑着道:“到时候选好了,还得麻烦你派几个年轻人护着我去瞧一眼,才能最终定下来。”
许秀芳:“好。”
梁忠民老先生,目前可是非常重要的,算是山里面的定海神针了,有他在,村民们的身体问题,就不用担心了。
许秀芳肯定要将其保护好。
梁忠民说完了,就离开了,离开之前,忍不住笑了一下,心中是感慨良多。
黑山深处的农资社,目前真是有朝气,农资社上上下下,都有干劲,要做什么,只要商定好了,立马就会去做,绝对不会拖拉,也不会推迟……
像提出草药种植这事儿,梁忠民其实也不确定厂长会不会采纳,毕竟要开展草药种植这事儿,可不容易的。
没想到,对方直接就付出实际行动了。
真好。
自己年纪一大把了,大半的身体都已经埋到土里了,没想到还能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
梁忠民老先生心满意足的离开,重新回到自己的诊室,继续坐诊。
……
这边,许秀芳巡视找了许宏达、谢大全、何福贵等人过来,将草药种植的事情提出来。
许强听了闺女的话,忍不住无奈一笑。
这孩子,敢情一直没有放弃草药种植这件事呢。
不过,孩子手里已经有了人手,也有了资金,还有了很多人的支持,这一次,应该会很容易办下来了。
果然,许宏达就笑眯眯说:“草药种植这事儿,我是没有反对意见的,我觉得咱们这大山里面,啥都没有,但适合种植草药的山林那是大把,到时候看看选择哪里,我带着人去整治出来。”
谢大全也笑道:“我看行。”
谢铁牛也没有意见。
何福贵思忖片刻,便笑道:“有梁忠民老大夫作为指导,这件事肯定是成的,就是这一次估摸着没法放在咱们坝子村跟谢家村了,是要往更山里找地方吧?”
许秀芳点头道:“梁老先生的意思是这样的。”
何福贵道:“那就在野鸡头那边吧,早年那边可是经常挖出不少好药材的,就连人参也不少,现在那边也没有什么人居住了,都搬出来了,但早年开垦出来的田地,却是能用的。”
何福贵已经上了年纪,现在不怎么往山里去了,但早年为了一大家子的生活,也是经常往深山跑的,那人参,他也没少去寻摸。
野鸡头除了人参,还有其他珍贵的草药。
野鸡头,是距离老虎洞约莫5公里左右的小山村,村头的山形似一只野鸡的脑袋而得名。
战乱之时,很多山民为了避难,迁了很多人去野鸡头住,后面战乱停止了,新中国成立了,那边耕地少,生活艰难,山民们就陆陆续续的搬出来。
有些搬到了老虎洞,野猪桥,更多的搬到了黑山集市那附近,还有路子远的,迁居到了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