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下刃(219)
傅铮的头颅就这样出现在了众人面前,不少人惊悸之下后退几步。
傅锦时又起身,走到跟随而来的两位沉铁卫前,解下他们二人背着的披风,打开后,赫然是傅形辞与傅别遥的头颅。
傅家父子的三个头颅就这样摆在了大理寺正中央,这一刻,整个大理寺鸦雀无声。
傅锦时站在父兄的身后,指尖颤抖着滴血。
傅别云顾不上指尖刺痛,双手撑在地上才勉强稳住身形。
越行简眼眶通红的注视着地上的三个头颅,手腕被褚千尧紧紧锁住。
褚昼津手中的折扇已然掉在地上,望着傅别遥的头颅,满眼的戾气翻涌
褚暄停则是在看傅锦时,她先前背对着他,所以在她解下包袱后,他第一眼便注意到了身后那道从右侧肩胛骨蔓延至左侧腰的伤。
再看傅家父子的头颅,褚暄停一双脚,好似陡然生出千斤重。
他想,自己是不是错了。
倘若他不阻止傅锦时,让傅锦时以自己的计划复仇,如今傅家父子的尸身是否便不会遭如此对待,傅别云也无需遭受这般酷刑,傅锦时更无需这样死里逃生……
褚暄停第一次觉得自己太过自以为是。
也太过——
高高在上。
第123章
肃帝从阶上走下,一步步走到傅家父子的头颅面前,眼中带着他自己都没发觉的不忍与痛意。
他与傅铮,一个是不受宠的皇子,一个是落魄世家的公子,两个人于一次宫宴中不打不相识,后来因为聊得投机,便成了好友。
他们一起玩了很久,有一天,傅铮忽然说想要从军。
他本以为傅铮只是一时兴起,却不想他竟一路拼杀,立下赫赫战功,可那时国家动荡,奸臣当道,傅铮只是个落魄世家的公子,无身份背景可言,他的战功竟被他人顶替。
而他只是个不受宠的皇子,半点帮不上。
眼看着那时大瞿越发动荡,君不君、臣不臣,傅铮对他说:“阿怀,你做皇帝吧。”
肃帝还记得那日在城楼之上,傅铮望着他,眼神认真而赤诚,“我来做你的腰下之刃,手中之刀,替你扫平障碍。”
望着那样的眼神,他心中本被他压下去的野心蠢蠢欲动,最终他说:“好。”
从那往后,他们俩开始了长达四年的谋划,最终他登基,可紧接着边境三国再次来袭,傅铮一人带着临时组起来的鹰卫,奔赴战场。
傅铮此人是天生的将才,仅仅半年,他便将三国打了出去,夺回了失去的城池,而后便自请驻守永州,将妻子与傅形辞也接了过去。
他们二人就此一人成了帝王,一人成了驻边大将。
有傅铮在他很安心,他从未担心过傅铮会叛国,傅铮是什么样的人他最有数。
但他看着傅家一步步起来,三个孩子都那样优秀,不可避免的还是产生了一丝担忧。
他与傅铮的关系他从不怀疑,可他的孩子未必会同傅铮一样。
所以他一早就在铺路,他给傅别云一军领将之位,命她暗中训练一支鹰卫,让傅铮去查秦云陆三家之事。
他何尝不知秦云陆三家的危险,傅铮一人对抗三家,结局必定是败,可他需要他们两败俱伤。
皇权之下,容不得世家势大。
傅铮大约是看出了这些,于是借由应寒川之手同他说了一个计划。
他的那封信上,并未以君臣相称,而是故友旧称。
“阿怀,今大瞿内忧外患,世家林立,皇子相争。国恐有伤筋动骨之危,我愿以身为饵,助国清除祸患,还大瞿一片清明未来。唯愿你替我保全四子。无需大富大贵,只愿平安无虞。”
肃帝看着下方附上的计划,于乾正殿枯坐一宿,最终提笔写了一个字。
“允。”
他让应寒川将那封一字书信送出,而后便静静地等着。
留云滩大败的消息传来时,他一个人去了宫外的傅将军府,于那颗桑树下挖出了傅铮最后一次离开时埋下的酒,而后饮了一夜。
可惜他的酒量太好,一夜也未醉,清醒地望着天上,数了不知多少颗星星。
肃帝望着眼前双眼紧闭的头颅,他还能认出来傅铮左眼眉锋下的那道疤,是他们二人第一次打斗时,被他用树枝划的。
他单膝跪地,抬手覆在那道疤上。
大理寺众人见状,纷纷跪下。
肃帝哑着嗓音问傅锦时,“谁做的?”
“人在唐世子手上。”傅锦时说。
“应寒川。”
“臣在。”
“将人带去诏狱,不论手段,朕要真话。”
“是。”
肃帝深深地看了傅铮的头颅许久才起身,他望着云慵道:“此事有没有你?”
云慵伏在地上,“老臣不知。”
肃帝陡然一笑,随即抬脚踹在云慵的心口。
云慵不敢躲,肃帝那一脚又力气极大,他整个倒在地上,呕出一口血来,抬头时却见肃帝神色可怖。
“将证据给朕。”
肃帝这话是看着云慵说的,可话中的意思却是对着傅别云与傅锦时。
傅别云看向褚扶清,褚扶清抬手,战音将沉月来时一同带给他们的傅家账本拿了出来,傅别云说:“这是民女于谢家书房的密室中搜出来的。正是傅家丢失的账本。一共五本,皆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