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下刃(368)
他的眼神幽冷,声音寒凉,“你倒是有胆识。”
褚扶清淡淡回道;“四哥过誉。”
褚千尧森然一笑,站在不远处的霍屹川微微皱眉。
肃帝今日不杀褚千尧,来日必成祸患。
偏殿。
“想说什么?”肃帝靠在榻上闭着眼睛直接开门见山问褚暄停。
他看得出来,今日褚暄停避开清乐殿是在成全褚扶清,如今老四解决了,那么剩下的便是他的这个太子身份了。
“边境情势危急,儿臣想要亲自前去督战。”
“还回来吗?”肃帝睁开眼睛看向褚暄停。
这句话与其是在问是否还回来,不如说是在问他死之前是否还能再见一面。
褚暄停道:“儿臣不孝。”
如今褚千尧幽禁四皇子府,虽还是隐患,但只要严加看管,便再也翻不出浪花,现下京城局势已定,剩下的事情,对扶清来说不是难事,这边便没有他可担心的了。
但是现下边境却依旧动荡,再加上傅锦时入了密林后无半点消息,他在京城早就待不住了。
他要亲自去寻人,要亲眼看着人完好无损。
如此一来,恐会耽误许久,而肃帝的身体怕是撑不了那么久,届时扶清应当也已经顺利登基。
往后扶清的路只会越来越宽,越来越远。
他只需要远远的看着,护着,兜着底便可。
肃帝望着褚暄停,良久,叹息一声,“是朕亏欠你良多。”
褚暄停垂下眼没有出声,他曾经怨过肃帝,但是后来他放下了。
“朕唯一能够补偿你的怕也只有这一点了。”肃帝说:“去吧。”
褚暄停沉默地于肃帝榻前跪下身行了叩拜大礼。
起身离开时,并未有一丝犹豫。
肃帝蓦然觉得鼻腔酸涩。
不多时,京城大门于黑夜中敞开,一队人马绝尘而去。
与此同时,又一道圣旨从宫中下达。
“边境动荡,情势危急,今命太子暄停于边境督战,协调三军作战。然国事不可荒,公主广陵德才兼备,平定谢家谋逆之乱,今命其暂掌玉玺,代行监国之职。”
即便是深夜,几道圣旨也很快传到了朝中大臣耳中,不少人都从最后这道圣旨之中咂摸出了味道。
一山二虎,不合常理,也不合规矩。
然而即便如此也无人敢多说什么。
今夜之事,本就最不合常理。
四皇子与谢家谋反,平定此事的竟是公主,太子反倒是最后才来。
无人会信太子毫不知情,唯一的解释只有太子故意为之。
而为何呢?
这最后一道圣旨就是答案。
第196章
“公主,太子殿下离京了。”战音前来禀报。
褚扶清正在清乐殿内安排事宜,此次谢家与四哥谋反,除了牵扯北府军,还牵扯了六部,如今那些人免了官职,位置便空缺出来了。
此时听闻战音的话,她搁下笔不禁莞尔一笑。
心中的石头也算落地了。
她后来看到哥哥蒙着眼睛出现在清乐殿时,便知道他根本没有中药,也根本没有离开皇宫。只是因为想要成全她,所以陪她演了一场戏。
他怕是一直都在这清乐殿附近,但凡察觉她没能成功,都会在第一时间出来护住她。
现下一切事了,便放心的去寻傅四姑娘了。
这很好。
她希望兄长能够得偿所愿,去过他想要的生活。
霍屹川就站在褚扶清的不远处正安排着人处理尸首,此时抬头不经意间看见了褚扶清这般眉眼一弯的模样,他的眼中不禁也跟着流露出一丝温和笑意。
他也只敢在褚扶清看不见的时候用这样的眼神去看她。
然而就在他要收回目光时,褚扶清恰好抬眼。
两人视线相对,霍屹川没能来得及收回。
他长相硬朗,脸侧轮廓凌厉,眉目英挺,但因素来不苟言笑,加上职务在身,身上多是带着杀伐肃冷之气,倒是极容易让人忽视他的俊朗,甚至不敢轻易靠近,如今这丝笑意在暖黄色烛火的映衬下倒是给他添了丝温柔之意。
时间忽然好像拉得无限长,两人对视着却都没开口说话。
褚扶清不记得有多久未曾在霍屹川的脸上看到这样的神情了,分明很早之前的霍屹川同现在是不一样的。
那时的霍屹川话虽不多却最是爱笑,是他们之中最温和的。
是什么时候改变的呢?
褚扶清不知道。
她印象中只记得当年她得知霍屹川要随傅将军出征,她追出去,遥遥地喊他,他却连头也未回,后来他受伤归京入了禁军,她们在宫宴之上相遇,他见到她恭敬疏离地对她行礼。
那时他便已经是如今这般样子了。
又沉默又肃冷,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她不知霍屹川为何成了这样,也曾试图问过,但最终得来一句“多谢公主关心”,自此她再未曾主动同他说过一句话,连这次行动都是让战音去传的口信。
外头雷声轰隆作响,大雨滂沱落地,殿内宫人走动清扫清乐殿,带起烛火攒动,褚扶清说:“倒是少见霍统领笑。”
她的语气平和,神情寻常,连这句话都像是同熟人遇到之后的随口客套之言。
霍屹川早就料到如此,心中却还是难免生了酸涩之意,然而这是他自找的,于是克制道:“末将失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