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今朝(135)
元咏赋咽下菜,闻言瞪大了眼睛,“这么快!”
他顾不得净口,匆匆忙忙用帕子擦干净嘴角,就站起身准备离开。
“下午只一场,兄嫂可在东升楼小憩片刻,等散了我再来寻你们。”
元辞章没给他闪烁其词的机会,“说清楚,是考完回来,还是听完成绩归来?”
“自然是……”元咏赋眼珠子打了个转儿,有些气虚道,“自然是考完就过来,然后请兄嫂一道去江宁书院听报……大哥,若是我考了甲等,可有奖励?”
元辞章静静地看他一眼。
元咏赋立刻识相地闭嘴,绝口不提索要奖励之事。
元辞章忽然极轻地笑了一声,“好,如若不是甲等,也有奖励。”
元咏赋:“……”
他忍不住打了个寒战,看兄长一身白衣胜雪,公子无瑕地坐着,浑身泛起寒意。
“多谢兄长,不过,这倒不必了,”元咏赋嘴唇都在抖,飞快道,“时间不早了,我就先走了。”
说完,元咏赋再也顾不得喊上汪青野,急匆匆地跑下了楼。
汪青野:“?”
他目瞪口呆地看着元咏赋从自己身边一窜而过,定了定神,朝着元辞章拱手道:“先生,青野也先离开了。”
“稍后,你随元咏赋一道过来一趟。”
汪青野怔愣片刻,旋即心中上涌一阵狂喜。
元辞章也要他来,是不是说明自己还是有机会拜他为师?!
第75章 少年辞章
汪青野眼睛发光,满是希冀地对元辞章道:“先生,我记住了。”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三楼。
李意清等人消失不见,才站起身伸了伸懒腰,而后道:“汪青野看着踏实可靠,但做事风格还是稍显稚嫩。”
想要攀元咏赋的关系,又不知道把戏做全。
不过大抵人是真的不错,才能让元咏赋明知被他利用的情景下,心中还忍不住记挂。
元辞章抬眸看向慵懒伸腰的李意清,“殿下莫不是忘记自己和他同龄了?”
李意清:“啊?”
她反应了一秒,才想起来她和汪青野都是十八的年纪。
李意清道:“看他和元咏赋站在一起,一时半会儿反应不过来。”
元辞章嘴角微微上扬,温柔地看着李意清略微不好意思的面庞。
李意清脸热了一阵子,转移话题道:“汪青野谈及的那几本,我只在家中的书房看到第一册 ,后面那些没有留下吗?”
元辞章看她有意回避上个问题,淡淡一笑,并不追问,顺着她的话道:“手稿或许放在别的地方,不过京城书局有印刷,若是你想要看,不妨稍后去书斋买几本?”
李意清摇了摇头,书局中印刷出来的书再好,一旦看习惯了元辞章的亲笔手稿,都会有些食之无味。
她道:“或许在书房我还没看到的某处,回去再找找,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李意清的话音落下,门外传来敲门声。
紧接着响起东升楼伙计的声音:
“贵客,掌柜的让送上三碗雪花酥酪,还有两位元家的姑娘,也说想要来见你一面。”
元家的姑娘,李意清只认识元棉。
还有一位是?
李意清有些记不起来,转而看向元辞章。
元辞章微微沉吟,道:“殿下可还记得元家族学中偶遇的元槿?你当时宽慰元咏赋,她就在旁边。”
经过元辞章的提醒,李意清脑海中记起了元槿的模样。
“原来是她,”李意清有些意外,她朝着门外道,“进来吧。”
门口的伙计应了一声,推开门,手中端着盘子,后面跟着一高一矮两个姑娘走了进来。
元槿许久不见李意清,看到她的第一眼就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姐姐姐姐,你还记不记得我?”
李意清有些心虚,但是面对元槿的热情灿烂,她说不出扫兴的话,而是露出一抹温柔的笑:
“当然记得小槿了啊。”
一边说着,李意清一边弯下腰,伸手摸了摸元槿的脑袋。
元槿听到“小槿”的称呼,脸上的笑容越发明媚,她朝李意清张嘴“啊”了一声,而后腼腆地闭上嘴,小声道:“姐姐,娘亲说我要换牙了,这次过后,他们就不能叫我‘小漏风’了。”
元槿讲话慢,声音又软糯,李意清耐心地听完,伸手点了点元槿的鼻尖,直逗得她哈哈大笑。
元棉看两人关系要好,在旁笑着道:“今日我陪阿珩来书院,在巷子口看到了送元凌小考的婶母一家,听说我在书院瞧见了你的身影,元槿便朝着要跟过来。”
元槿矜持地站在一边,眼巴巴地瞧着李意清。
李意清手搭在元槿的肩膀上,看元棉精神经过大半个月的休养,和前些日子呆滞凄楚的模样相去甚远,心中放心了几分。
“黄小郎君勤奋好学,年纪轻轻中了举人,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元棉心中也颇为感慨,她感激地看着李意清,几番张口,却又怕自己词不达意。
她想好好谢谢李意清的帮助,哪怕这些对她而言只是举手之劳。可是看见李意清云淡风轻的表情,便会觉得自己所有深埋在心底的话都苍白无力。
元棉不再纠结此事,转了话题道:“等六月后,阿珩就准备向微生山长请辞,离开江宁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