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今朝(145)
他音色低醇,语气平静,像是陈述一个事实。
李意清被勾起了好奇心,忍不住追问道:“什么时候?是国子学肄业之际,我去东宫吗?”
元辞章视线落在她的身上,“……比那还要早。”
李意清还欲再问,只见一群人朝着这边跑来,口中欢呼着什么。
她循声看去,原来有两艘画舫上奏起歌舞,悠扬的洞箫声搭配清泠的古筝声,配上曼妙的舞蹈,一时将气氛带动起来。
远远跟着的毓心茴香等人现在也顾不得给两人留出空间,急忙跑上前,语气紧张道:“殿下,没事吧。”
茴香刚刚看见一群人横冲直撞地擦过两人朝着河岸跑去。
李意清微微摇头,语气温和:“我没事。”
她尽管还有话想问,却也知道此刻并不是时机,只好作罢。
洛石和许三早早守好了一个看画舫奏曲、听歌吹风的好位置,摆上小几和瓜果后,眼巴巴地瞧着几人的身影。
等李意清和元辞章一行人走近,他们殷切地上前。
许三道:“公子、殿下,都已经准备妥当。”
元辞章微微颔首。
两人坐下后,早早已经到了的郑延龄和孟韫浔注意到这边的动静。
郑延龄道:“於光公主和驸马在那边,应当上前打个招呼。”
孟韫浔朝李意清所在的方向冷笑一声。
“要去你去,她不待见我,我难不成还眼巴巴上赶着结交她?”
自那日上门求见被拒之门外后,她心底一直怄着气。
只要今日得手,即便李意清是大庆朝金枝玉叶的嫡公主,也不过黄泉路上一缕孤魂。到时候整个大庆,她孟家嫡孙女的身份,谁见了不要老老实实。
郑延龄没有强求,他眉眼低垂道:“既然如此,我独自去打声招呼就是,你在此处稍后。”
孟韫浔一想到李意清不久后就会死于刀下,心中的那点郁气松泛了几分。她手持着团扇,扇动间青铃摇缀。
她道:“你要去自去就是,和我说什么。不过我劝你少在她身上下功夫,她成不了气候。”
郑延龄置若罔闻,朝她俯身,而后朝着李意清这边走来。
“殿下,驸马,好久不见。”
李意清抬眸看向他,见他神色又瘦削了几分,微微颔首。
“确实很久不见,郑先生别来无恙。”
郑延龄道:“劳殿下记挂,一切都好。”
他说的坦荡,旁边孟氏的家仆在旁小声提醒道:“姑爷,既然已经请过安了,便离开吧。”
当着众人的面被孟韫浔管制,饶是郑延龄再好的性子,也有些挂不住脸。
不过家仆显然并不看重郑延龄的脸色,继续道:“若是夫人生气,对姑爷你也没有好处,姑爷不要为难我们。”
“让殿下和驸马见笑了。”郑延龄抿了抿唇,先是朝着两人一拱手,而后道:“韫浔记挂,微臣就不久留了。”
说完,他一甩袖袍,对身边的家仆道:“走吧。”
家仆敷衍地朝着李意清和元辞章俯身,而后跟在郑延龄身后回到了孟氏所在的方位。
元咏赋快人快语,他撇了撇嘴道:“这孟氏的家仆当真嚣张,我元家望尘莫及。”
李意清并不在意,伸手端起面前的茶水,放在鼻尖轻嗅,却并不饮用。
狗仗人势罢了,这样的人并不难对付。
她嗅了嗅茶香,只觉得一阵心旷神怡。可河堤春会鱼龙混杂,即便这是许三和洛石亲手准备的,此刻她也不敢直接入口。
元咏赋抱怨了一句,看见河岸边出现不少放纸鸢的人,天上各种样式的纸鸢翱翔飞舞,伴随着阵阵欢笑,春意浓到极点。
他架不住这般的热闹,立刻朝着元辞章道:“大哥,我们去画舫看看吧?”
元辞章没有立即同意。
“大哥!就去看一眼嘛。”
元咏赋正准备撒娇,谁知画舫上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原本在画舫上的男男女女纷纷大惊失色,慌不择路的四散而逃。
而画舫的空间有限,提着砍刀的水匪满脸横肉,声音狰狞,不少姑娘郎君跳入水中。
这番乱象引起了河堤边人的注意。
“那是什么!水匪!是水匪啊!”
“啊啊啊,杀人了!”
杂乱的惊呼声一声接着一声,有不会泅水的官家小姐被逼入船身,还没有苦苦求饶,便只见眼前刀光一闪,下一刻脑袋落了地。
来参加的春会郎君姑娘们叫得一声比一声惨烈。
元辞章接过许三递过来的剑,转身道:“他们提前了行动制造暴乱,我要去看一眼……元咏赋,陪在你嫂嫂身边。”
元咏赋已经看傻了,听到元辞章的话,像是捉住救命稻草一般,重重地点头。
元辞章嘱咐完,视线落在李意清的身边,见她神色尚且镇定,安抚道:“殿下不必慌张。”
他要去画舫救人。
原先李意清并不打算上画舫,如果她不在,孟氏没理由对着江宁府众人大开杀戒,乱杀无辜,引得猜忌。
可是他们还是丧心病狂地出手了,对着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李意清道:“你放心。我必然平安。”
元辞章得到她的承诺,不再多留,走出四五步,听到李意清在后面道:“你也活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