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今朝(187)
……
李意清午后醒来,听到茴香的话语,点了下头。
“我们也去帮忙收拾。”
茴香看着李意清眼角尚未完全睡醒的样子,低声劝道:“殿下看着精神不好,要不再休息一会儿?”
李意清此刻眼眸湿漉漉,像是带着一层雾气。
蜷长的眼睫尾处,有几颗溢出的泪渍。
她小声打了一个哈欠,朝茴香摇了摇头,“睡久了,有些困乏,不碍事。”
茴香见自己劝说无果,只好跟在李意清的身后走到了梨花弄堂。
弄堂中,毓心和洛石正在专心致志做事,听到门口响动,毓心连忙高声道:“殿下止步!担心呛着!”
随着毓心的话音落下,一人高的木柜轰然倒地,溅起一阵阵的灰尘。
李意清脚步立刻定在原地。
漫起的灰尘好一会儿才渐渐回归平静。这时,李意清才看见毓心和洛石脸上都系着一条帕子,用来遮挡四溢的灰土。
洛石看见李意清直勾勾的视线,有些扭捏地转过头。
李意清轻笑一声,从袖中取出手帕,有样学样,沿着对角线折叠后系在脑后。
洛石和毓心在前院收拾,李意清和茴香主动去了后院。
上午在经济行老板的带领下,她虽然草草看了一圈,却并不仔细。
现在无人催促,无人在旁,李意清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这座陈旧的院宅。
院子大门正对着梨花弄堂,位于中间,对面是一户人家的围墙,两侧也分属不同人家,顺着弄堂往外走几十步,就到了府城的大街。
虽身处闹市,却也算闹中取静,多添几分清幽。
进门后,正对前院空地,左侧一边围墙种满了花草。右侧搭了一个棚子,不过底下什么也没有,一时间看不出来是马棚还是豆坊。
大门与院子的正门隔了一道影壁,入正门后,两边各有一道垂花门。左边还有一道屏门,若是不走正堂,从这道屏门也能顺利走到后院。
内院分东西两个厢房,两边由长廊相连,通往正对着内院的正堂。
布局虽然和传统意义上的三进三出有所出入,却也利落别致。
李意清开始收拾连接前院与内院的长廊。
此刻只值春时,地上稀稀疏疏长了不少杂草,还有一些被风吹落的枝桠。
捡起零碎的枝桠和扫去地上的落叶并不难,可是对于深嵌入土壤的杂草,就棘手多了。
就在无措之际,李意清注意到摆在八卦井边的两把镰刀。
她试探地伸手拿起镰刀,一只手揪起杂草的顶端,一只手顺着它的根部割断。
好像也不难。
李意清振起信心,继续割着地上错落的杂草。
第104章 通井
毓心扫完一间屋,一出门,看到的就是李意清动作生疏地拿着镰刀,一点一点割着地上的草。
看其移动距离,已经割了有一会儿了。
毓心看李意清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的模样,心中又好笑又心疼。
“殿下,你做什么呢?”
李意清听到声音,先停住了握住镰刀的手,以防锋利的刀刃伤到自己。
“在割草。毓心,你看我收拾的如何?”
毓心看着她一脸期待的模样,终究没狠心说不怎么样。
毓心干农活的经验还在年幼时。
小时候她除了要帮家中的农桑,还需要额外打理族中的一块药田。对于这些割草的活计,自然比养尊处优的李意清熟稔。
“殿下做的很好,不过弯腰锄地伤身,殿下先在旁边休息一会儿,这边稍后交给我打理。”
毓心不容分说地夺过李意清手上拿着的镰刀。
李意清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双手,“既然锄不了地,那你看看我还能做些什么?”
毓心:“……”
真是夭寿,她在公主府负责分配新来伺候小丫鬟的活计,没想到有一天竟然需要思考该给公主分配什么活。
她有些艰涩地开口道:“殿下如果可以,不如去街道上请通井的师傅,院中没有清水可用,擦拭灰尘也不方便。”
李意清眨了眨眼眸,信心满满道:“好,我知道了,交给我。”
毓心面无表情地看着李意清随意在衣裙上掸了掸手上的灰尘,迈着步子出了门。
好好的一个公主,怎么就沦落成这副模样,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毓心百思不得其解。
*
另一边,走到街上的李意清目光在街上四处梭巡,寻找能帮到自己的人。
舒州街道上人来人往,李意清从人群中寻寻觅觅,走到了一户卖猪肉的摊子前。
摊主是一个身材圆润的娘子,她抬眸看了一眼李意清,粗声粗气道:“前腿肉还是后腿肉,怎么下刀?”
李意清默默将自己想要问的问题咽回肚子,顺着屠户娘子的话看向了案板上的猪肉。
这是一头半猪,光从颜色上来看,应该是今日新鲜的。
李意清并没有亲自采买的经验。过去在公主府,都是有专人负责这些琐事。
她犹豫地看着猪肉,不知从何处开口。
屠户娘子见怪不怪,右手握刀在瓷缸边缘摩擦三两下,介绍道:
“这前腿肉肉质鲜嫩,肥瘦相间,炒菜做馅都是好选,后腿肉肉质紧实,瘦肉较多,炖汤卤水很有嚼头。”
李意清听完屠户娘子的介绍,下定决心道:“前腿肉,两斤,劳驾。”
屠户娘子点了点头,动作利落地抬起了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