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今朝(212)
今日的午饭有李意清心心念念的冬瓜盅,里面煲着一只老鸭。
一揭开盖子,浓郁的香味铺面而来,直冲味蕾。
加上一碗丝瓜汤和肉煸豆角,以及一串集市上新买的枇杷,组成了今日的午饭。
李意清喝了一碗鸭汤润肺,吃饭的时候,忽然想到了在府衙的元辞章。
府衙的菜色还不如京城六部的伙房,等去了周边县城,吃的只会更差。
李意清没有说,她有一点心疼。
没有那么疾风骤雨,只是忽然像是被针扎到,短暂而尖锐。
饭后,大锅中的乌梅汤也已经煮开,撒入碎冰糖后,等凉了就可以喝。
李意清将要送去药铺的一部分留存完好,将剩下的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留在家中饮用,另一部分准备在滕夫人和滕子鹤来访的时候送出去。
最后一小份准备送去给刘阿婆,这几日事忙,她已经好几日没有去看望了。
和茴香打了一声招呼,李意清就到了隔壁院子。
刘阿婆正在门前的菜畦洒水。她身形佝偻,很费力地将坛子里的水端到前院。
虽然辛劳,但是精神远非初见可比。
“刘阿婆。”李意清唤了一声,将酸梅汤放在一旁,看着刘婆婆新开耕出的两垄菜地,笑着道:“阿婆想种什么?这个季节胡瓜上市,但是要种也来得及,还有豆角苦瓜……”
刘阿婆忽然道:“萝卜。”
这是刘阿婆第一次提出自己的意见。
李意清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真的是刘阿婆在和自己说话。
刘阿婆重复了一遍,“就种萝卜吧。等入了冬,可以炖猪肉萝卜汤。”
李意清:“好啊,等明日上街,我帮阿婆带一些回来。”
刘阿婆露出一个笑,汗水顺着她灰白的鬓发滑落,滴落麻灰色的布衫。
李意清盛出一碗乌梅汤,送到刘阿婆的手边,“阿婆,先坐下喝完汤吧。”
刘阿婆“哎”了一声,接过李意清递过来的碗。
她喝了两口,眯起了眼睛,发出低低的感叹:“真甜啊。”
第118章 枇杷
快到晚间的时候,滕夫人牵着滕荇,身后跟着一个眼生的男人到了院中。
滕夫人先一步介绍道:“意清,这位便是我的夫君,滕子鹤,家中世代经商,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六代。”
说完,滕夫人转头小声靠近滕子鹤说了几句什么。或许家中已经提醒过,滕子鹤很快地就反应过来,朝李意清拱手:“幸会。”
李意清抬眸打量着滕子鹤生得高挑,长久在商队风雨兼程,肤色较深,看着精干。
她朝滕子鹤点头,“幸会。”
滕子鹤在院子中打量一圈,而后问:“听舒窈说,你夫君在府衙当官?这是还没有回来吗?”
舒窈,正是滕夫人的闺名。
李意清:“还需要一会儿。府衙事忙。”
滕子鹤“哦”了一声,伸手端起桌上的茶杯,腿不自觉就翘了起来。
滕夫人小声提醒道:“子鹤,现在不是在家,你多少注意一些。”
滕子鹤将腿放下,开口随意了解释一句:“我在外面习惯了。”
李意清本能地感觉到有一些不舒服。自进门起,他就用一种肆意打量的目光在院子里看来看去,无礼且倨傲。
可是腾夫人显然很高兴自己的夫君愿意陪自己来这一趟,嘴角温柔的笑都没有下去过。
滕夫人一片好心,她自然不会让她难做。
另一边,滕子鹤皱着眉头扫过前院的两垄菜畦,“院子装扮还算风雅。只是这菜地看着碍眼得很,舒窈,幸亏你当时听了我的,没有在门前折腾这么一通。”
滕夫人喃喃辩解:“意清妹妹也只是闲来无事种些,我还打算孩子生下来以后,也在门前种上一些。子鹤,你有没有见过刘阿婆门前的菜苗?”
“谁一天天关注这些。你可千万别学乡野村夫,在门口捣鼓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滕子鹤语气不屑,压低了声音道,“舒窈,要不是你说隔壁院子有官,这一趟我都懒得来。好了好了,你们女人家关注的东西我也插不上嘴,我就先离开了。”
说着,他站起身,朝李意清拱拱手,准备离开。
滕夫人坐在椅子上看着滕子鹤离开的背影,急忙喊他:“子鹤,子鹤,你等等我。”
一边说着,一边扶着东西站起身。
李意清看得心惊胆战。
她刚欲伸手搭上一把,就看见一个眼生的小厮急匆匆闯了进来,直挺挺朝着滕子鹤走近。
“五爷,老爷身体不好了!”
滕子鹤的脸色抖然一变。
他回过头,看着有些艰难靠近自己的妻子。
滕夫人终于追上了他,“子鹤。”
滕子鹤虽然脸色还是很差,但是看着气喘吁吁靠近自己的滕夫人,还是伸手扶了她一把,“都说你要小心小心,怎么还这样随意。”
滕夫人视线落在滕子鹤身边的小厮身上,“你刚刚说,老爷出事了?”
“是……今日午后左右发生的事情,老爷在房顶上铺草,脚下一滑,从屋顶上摔了下了。郎中都说不行了。”
滕子鹤听得眼眶发红:“舒窈,爹生我养我,我不能不去看。你留在家中安心待产,短则三日、长则七日,我必然回来。”
滕夫人垂下了眼眸。“你去罢,我晓得。”
滕子鹤带着人匆匆忙忙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