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今朝(217)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短暂地交汇一瞬间。
李意清收回视线,顺着来时的路回到了马车上。
另一边,在准备婴儿出生时所需软布的毓心也匆匆回来,看见李意清快她一步,动作更迅速了几分。
“殿下。”
李意清朝她微微颔首,而后对着车夫道:“启程吧。”
按照滕夫人的描述,滕家在望江村算得上小有名气,只要到了望江村,就可以从村民的口中问出滕家所在。
李意清定神,脑海中忽然浮现元辞章望来的那一眼。
从一开始的惊讶转为轻柔笑意,几乎只用了一瞬间。
她不再多想。
毓心正在整理刚刚买回来的东西,看见李意清发呆了一瞬,又迅速帮忙一道归纳,嘴村翕动。
想要问什么,却又不知道该问什么。
又过了一炷香,空气中弥漫着田野的味道。
是稻谷成熟的气味,以及风中干燥、温暖的气息。
车夫在前面大声问道:“姑娘,前面就是望江村了,不知道是要停在哪一户前?”
李意清道:“姓滕,再多,我就不知道了。”
“滕?这在望江村还是常见的。”车夫想了想,追问道,“姑娘还有别的提示吗?”
李意清沉默了片刻,才道:“滕子鹤。”
“滕子鹤?!”车夫的声音忽然提高了一大截,“你来找他啊?”
李意清有些奇怪车夫的反应。
她稳了稳自己的情绪,尽可能平静问道:“怎么了?”
车夫摇了摇头,“滕家滕子鹤,算是望江村顶有出息的人物了,就是说话不中听,早早和父母关系闹僵了。望江村的里正就是滕家二叔。”
李意清似无意识地问:“滕子鹤和家中父母关系很僵?”
“是啊,都闹到里正那里去了,不少人亲眼看见滕子鹤和他老子吹胡子瞪眼,也不知道为了些什么事,照我说还是他讲话不中听……旁人面前还晓得收敛几分,可是在家中吆来喝去,可真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大爷。”
车夫语速很快,像是没怎么思考就说了出来。
“但是啊,这毕竟是滕家的家丑。”车夫顿了顿,说完后半段话,“里正那边半个字也没有透露。”
这番话听来褒贬兼具,不过总结起来并不算难。
有点本事,但不多,和家中的关系不好。
不好这个词也要打个问号。毕竟那一天小厮前来报信的时候,滕子鹤脸上的担忧不像是假的。
李意清在宫廷的时候曾经听说过西北大夏的秘事。相传当今的大夏君主曾经是大夏先帝不受宠的六皇子,后来六皇子声名鹊起,受先帝宠爱的二皇子殿下为了正名,和大夏国先帝一道精心策划了一场围场捕猎。
那场捕猎表面上兄友弟恭,父子和睦,六皇子忘记了先帝带给自己的羞辱,他也说服自己要淡忘那些曾经的不愉快。
生在帝王家,身不由己是一种默认的常态。
可是六皇子当天,就被射穿了一只眼睛。
夜晚的篝火中,六皇子的笑容僵硬在脸上,一支羽箭堪堪擦着他的太阳穴擦过,额头破了一个大口,血汩汩地往下流。
六皇子在篝火中忽然笑了,他亲手杀了下令放箭的二皇子,然后走到年迈的大夏先帝面前。
在朝臣胆战心惊的目光中,顺理成章地接过了大夏的皇位。
所有有关现任大夏君主和先帝的记载中,都表示两位皇帝的关系很差,虽然先帝在围场狩猎后依旧被接回王庭居住,但是见面次数屈指可数。
直到先帝临终,大夏君主也只是在指挥着南下的军队,直到最后一道军令下达,他才回到了先帝驾崩的太华殿,独自坐在台阶一整夜。
第121章 滕家
传到大庆的时候,现任大夏君主已经拟定了先帝的谥号——宣。
宣者,圣善周闻,他国赞誉,实为高评。
夏宣帝入帝陵后,原先对现任君主颇为不满的臣子忽然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死后的哀荣足以平息他们这些老臣多年的愧疚。
当时他们正在宫中书院读书,太子李序泽和二皇子李行渊难得在此事上达成一致意见——不过为了皇位更稳固罢了。
李意清并不关心大夏朝堂的更迭,对两人如出一辙的轻蔑反应平静。
人性本就是复杂的,他们与大夏是多年的宿敌,两国皇城隔着千里之遥,传过来的寥寥数语,她只听过一次,就没在放在心上。
……
坐在前排的车夫看见李意清忽然陷入沉默,懂事地没有开口。
马车驶入了村庄,穿过一片低矮的土石房屋后,停在了一个三岔路口。
车夫道:“姑娘,走左边的小路进去,门口有一片打谷场的,就是了。”
李意清被他突然抬高的声音吓了一跳,然后才反应过来。
她的视线落在这座显得有些古朴、原始的小村庄前,半响,低声说:“好。”
李意清和毓心下来之后,车夫犹豫再三,试着对李意清道:“姑娘,虽然我不知道你要去做什么,但是……如果不介意,请让我陪着一起去吧。”
他的声音放得很轻,说完,紧接着补充道:“不需要也没有关系,姑娘事情处理好了,到此处找我就可以了。”
李意清看着他急忙解释的模样,轻轻笑了笑:“可以吗?”
车夫:“什么?”
毓心在一旁自动充当了解释人:“我们姑娘问你,能不能陪着一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