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今朝(312)
淑贵妃送她到门口,看着外头昏沉的天色,语气关切:“回去路上或起风雪,公主应小心着凉。”
李意清转身道谢,和毓心一道离开。
一路上,李意清一句话都没有。
毓心在旁边急得抓心挠肝,今天的李意清太不寻常了,可是皇宫人多眼杂,她根本就不敢问。
李意清神色如常地回了公主府,府门外,白色的布帛工整,下人也都素服披麻,看到李意清的那一瞬间,连忙上前。
“殿下。”
李意清点了点头,将身上的斗篷脱下来交给洛石。
洛石道:“昨夜殿下受伤,我特意去将邱先生请到了府上。”
她额头被顺成帝砸伤的事情不是一个秘密,况且早在江宁府的时候李意清和邱念慈就有联系,因为算不上奇怪。
李意清多看了他一眼,“正好,我现在也有些疲乏,你去请他过来为我诊脉。”
洛石应了一声。
回到寝殿中,房屋中空无一人。
回到了自己的地盘,毓心不再那么拘束,她将食盒摆在一旁,在旁小声道:“殿下也太不谨慎了,淑贵妃自从送玉顺仪进宫后,和皇后娘娘就离了心,殿下怎么能直接吃她宫中的东西。”
李意清知道她的担心,“没关系,大家都亲眼看见我进了她的宫殿,她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朝我下手。”
淑贵妃的笑容像是一张半永久焊接在脸上的假面,得体、大气却有疏远,皮笑肉不笑。
如果不是察觉到淑贵妃请她吃糕点的那一瞬间情绪波动,她也不会顺势应下。
毓心道:“殿下,还是要谨慎的好。”
毕竟人家现在是炙手可热的贵妃娘娘,还有玉顺仪在一旁笼络圣心,而现在的公主殿下,早已经不是当初坐拥帝后疼爱的公主了。
甚至说,即便李意清真在淑贵妃的宫里出了事,或许也只会轻轻放下。
李意清一边拆开食盒,一边轻轻应了一声。
她现在已经没人能给自己兜底了,所做的一切决定,都有赌的成分。
食盒中,里面的梅花糕已经凉了。
洛石站在院中道:“殿下,邱先生已经到了。”
李意清道:“请先生进来。”
邱念慈进来后,先朝李意清行了一个礼,然后立刻恢复医者模样,细细观察着李意清的神色。
“殿下昨夜当时梦魇缠身,忧思过重,长此以往,对身体十分不好。还请殿下保重自身。”李意清的所有情绪都写在脸上,邱念慈的问题几乎都不必问出口,就已经看到了答案。
李意清颔首,朝洛石看了一眼,洛石立刻会意,遣散了寝殿外侍奉的众人。
他像一尊门神一样守在门外。
邱念慈和毓心眼看这副架势,知道后面李意清要说的话必然重中之重,都挺直了身子。
李意清道:“现在我母后故去,兄长被贬黜,身边可信可敬之人稀少,邱先生……”
邱念慈正襟危坐,面容沉肃:“殿下放心,早年我受皇后娘娘恩惠,受她之托照看于你,现在即便娘娘不在了,但是邱某愿意永远追随殿下。”
毓心立刻上前扶起作势下拜的邱念慈,言辞恳切:“邱先生不必拘礼。先生与殿下早就相识,曾在江宁府就多亏你妙手回春,殿下数次与我提及,说是先生与其说是大夫,更像是长辈。”
邱念慈:“殿下既然信我,我自然不会辜负殿下一片信任。”
李意清请他坐下后,让毓心将梅花糕端到他面前。
“邱先生,您看看这份梅花糕。”
邱念慈伸手,从碟子中拿了一块出来,先放在鼻子底下嗅了嗅,又用指尖揩了一点糕粉,放入口中。
“殿下,这盘糕点并无不妥。此糕梅香扑鼻,但是细细分辨,依稀可以尝出百合、栀子、麦冬、夏枯草和酸枣仁等药材,这些药材皆具有清心去燥的功效,偶尔食用对身体只有好处。”
李意清闻言,对邱念慈道:“原来如此,多谢邱先生。”
邱念慈微笑着摇头,不该问的一句都没有多问。
为皇家办事,这也算一项心照不宣的规矩。
李意清再三道谢,让洛石将邱念慈好生送走。
毓心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桌上的糕点:“殿下,没想到淑贵妃竟然真的这般好心,糕点没有动任何手脚。”
相较于毓心的意外,李意清则显得平静的多。
“若是她真的那般好心,怎么会允许玉顺仪随行父皇身边。”
毓心显得更加不解:“那这是为什么?”
李意清凝神想了一会儿,摇了摇头:“我现在还说不准,或许正如她自己所言,是因为儿时的情谊。”
淑妃在被封为贵妃之前一直都是温和守礼的,整日跟在皇后身边,对宠爱权力都是淡然处之的态度。
一个人的变化怎么会这般大。
李意清想了一会儿,微微摇了摇头。尽管这次糕点并无不妥,但是对于淑贵妃身上和太和殿中如出一辙的熏香,她还是感觉到了几分不对劲。
看来明日进宫,需要想办法弄一些炉灰出来。
李意清心中打定主意,蹙起的眉间舒展了几分。
毓心看得欢喜,见李意清精神尚好,主动出去准备晚食。
到了门口,毓心看见站在门廊下的元辞章。
也不知道刚来,还是已经在门口站了一会儿了。
元辞章一身白色长袍,头发只用一根墨色发带高高竖起,看着冷如月下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