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121)
县丞无奈道:“咱们新安招待过最大的官,水师的将领不算,也就是知府大人。朝廷从来都没钦差来过!”
说多了都是泪啊,新安又穷又旧的弹丸小县,估计在皇上案前的舆图上都没标出来,这样的地方怎么可能会有朝廷钦差来?
第119章 想家的沈明远
沈佳肴掰着手指算:“如果胖哥能在钦差来之前回来,咱们就可以跟他打听一下会是谁来。”
沈明觉不在意:“不管钦差来的是谁,他的目地就是看晒盐法,反正如今咱们新安盐田都改成晒盐,并且实施的很好。
每日产盐量都挺高,任他谁来看也挑不出毛病来,不用多担忧。
倒是天一日比一日冷,之前晒盐一两天就能收盐,现在要晒个四五天都是常态。这上面若能想法子再改进改进就好了!”
佳肴摊手道:“这我就没法子了!本来晒盐就跟种田一样是靠天吃饭的,若有盐农闲慢,还继续煎盐呗!”哪怕是后世的海盐田,也是纯靠太阳晒的。
沈明远道:“万一钦差来时刚好是隆冬,结果盐十天半个月都晒不干,他会不会说咱们骗人啊?”
沈明觉陷入深思,佳肴却笑道:“这新安哪来的隆冬!大不了让节度使留钦差在广州府,等天气晴朗的时候再来新安。
放心啦,我听县丞他们说,有几年还是正月初,就脱了棉衣换夹衣,新安的冬天连冰都没结过呢!”
沈明远闻言竟然有些气馁地说:“也不下雪喽?”
“粤犬吠雪听说过没?广州下场雪连狗都惊奇!新安下雪的次数,连古稀老人都能掰着手指数清。
并且就是下,也是薄薄一层小雪,你想见识一下像咱们老家那样的鹅毛大雪,是不可能的。”
沈明远有点失落,默默地道:“不下雪,有什么年味!这会儿老家该准备打糍粑了吧?”
沈佳肴这才感觉到,堂哥他是想家了。相比于职责所在有沈明觉,中年老阿姨心理的沈佳肴,沈明远论起来还只是个少年啊!
因为不满母亲给订的婚事,一气之下从老家跑出来找堂哥,一路吃黑馍喝冷水坐最次的船,硬是跑到杭州才遇上。
这一路来新安,苦活累活都是他干了。可能之前大哥没在新安站稳脚,他的全部心思都用在大哥身上。
这会大哥情况渐好,加上年关将近,他才有心思想家想家人了。沈佳肴默默坐到他身边,轻声问:“二哥是想家了吗?”
沈明远耸拉着脑袋,像是承认想家很丢人一样道:“才不想呢!”
沈明觉突然道:“如今新安诸事顺遂,阿远,不如等谢兄回来,你与他一道离开岭南,回老家吧!”
沈明远猛地站起来:“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回家了?我不回家,我还要在这里帮大哥,陪佳肴,做蚊香,赚银子攒聘礼呢!”
说完气匆匆地跑了,佳肴瞪着大哥气道:“你总这样,有点事就想赶人走!”
沈明觉无奈:“我何时要赶人走了?”
“就有!我不过中暑,你就说要我回老家。二哥只是感慨一下要过年了,你就说要他回老家!小心我俩真走了,你一个人在这里苦兮兮没人理!”
说完佳肴跑去追二哥,啥话也不说拉着他往街上去:“我前天发现了一家很好吃的年糕店,正说带你尝尝,跟糍粑的味道很像呢!”
沈明远无精打采地跟着妹妹进了一家还算干净的小店,佳肴手挥:“两碗年糕汤,两盘烤年糕。”
厨房传来一个妇人的声音:“好咧,客人稍等。我们店的汤河粉很好吃,客人要不要尝尝。”
佳肴看向二哥,见他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好笑地道:“不用了。”
尔后小声道:“是不是冰桃天天煮河粉啊?”
“还有红薯粉,就没一顿不煮的。”
“让你回家来吃饭,你又不干,非说跟工人一起吃。我得说说冰桃,河粉便宜, 也不能总吃啊!”
沈明远摇头道:“冰桃还不是为了省钱,你就别说她了,一天要做十几人的饭,够辛苦了。”
这时年糕汤端来,切成圆白片的年糕,煮着青菜和瘦肉片。沈明远看着眉就皱了:“这是什么吃法?是饭还是菜呢?”
“就这么吃的,你快尝尝,跟糍粑味道很像的。”
沈明远半信半疑地挟了一块年糕,嚼嚼吞下道:“一点点像而已,不够黏。咱们的糍粑能扯那么长呢,瞧这个,一口就咬断了。”
“这里的糯米没咱们的糯米黏,也是没办法。”
沈明远又默默来一句:“面没有就算了,连糯米都不成!岭南人也真可怜。”嘴上这么说,一碗年糕汤不一会就吃的见底了。
待烤年糕上来,他直接当零食一样,什么也不粘就吃了。佳肴好笑地道:“你不是说不像糍粑吗?”
“总比米糕好吃些!该带大哥也来尝尝的。”
说完两人沉默了一下,他又道:“我刚刚凶大哥,他没生气吧?”
佳肴笑道:“他才不会生气呢!你不生气就行了!真是的,我也想家啊,还不能提了,说一下他就念叨让我回老家,烦死人了。”
沈明远来了劲:“是吧!我都不知道大哥那聪明的脑袋天天想的啥,念叨两句他就当人想回家了!
我们明明早就说定了,一起在新安陪他三年的,他就是记不住。”
佳肴含笑听他念叨一通,直到两盘年糕都吃完,他才舒心过来道:
“我还得去杏花巷做蚊香,佳肴啊,你帮我跟大哥说说哈,我是绝对不会回家的,也让他以后再不必提这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