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128)
雪藕惊的手一抖,端的奶糖差点跌了:“二十文一斤!这比肉还贵呢!小哥,这么贵没人买的!”
佳肴笑道:“蚊香那么贵,商人还不是照样趋之若鹜。只是在新安偏贵而已,在帝都,二十文一斤的点心都是次品!
反正咱们做的也不多,就定这个价!到是那红酥糖可以便宜些,原料就糖和果干坚果的,都是便宜货。就定十五文一斤吧!”
待佳肴把包装的红酥糖,和拿四方薄纸像包馄饨一样包的奶糖。大红纱布做的福袋,正面绣着金色的‘福’字,红绳做的收缩口。
一袋装一斤糖,先别说里面的糖,这袋子在集市上就卖一文一个!就这精致包装,别说全新安,就是全岭南都没有!
福袋是佳肴两个月前跟城中绣坊定制的,当时并不是为了装糖,而是为了装年礼用。
想着过年可能用得上,就一气订了几百个。反正定的多便宜,算下来才两个一文。就这冰桃雪藕还说,该让她俩来做的,白花钱了。
这年头的手工是真不值钱!后世稍微会点刺绣的,开个纯手工小店都能赚不少,而在这里。是个女子都要学女红,导致绣的这些小物件极不值钱。
把糖拿到客厅道:“真是抱歉,因为就是做来自家过年吃的,所以只有这么点。
奶糖二十斤,二十文一斤。红酥糖五十斤,十五文一斤。一共一千一百五十文,福袋和这木箱就不要钱了。”
众士兵听了,默默把手中的糖放回盘子,想着刚刚他们吃的那两大盘,该有几十文吧!
他们虽习惯在集市上跟商户讨价还价,但这是在县太爷的家里,还是自己找上门买县太爷备的年货。
便不好还价,但还是有人小声道:“这也太贵了!”
佳肴笑道:“你们也尝了这糖,可在别处吃过这可是我家大人参加琼林宴的时候,吃的皇家点心,回来说与我,我试做了多次才做出一样的味道来!
皇家点心的味道呢!带两福袋回去,自己家人吃又甜又香。招待客人有面子又喜庆!
也就比肉贵一点,那你们觉得,是带两块肉回去好,还是带两袋糖回去好?”
结果不如所料,他们肉痛地付了钱带走全部糖果。佳肴估计年前还会有士兵来买,糖好吃是真,还有这包装精致。
纸多贵啊,还拿来包糖!还一个个用红钱系了,再拿福袋装着。吃的时候这一层层拆下来,动作想不优雅细致都不行。
就这吃法,在亲戚朋友面前都能显摆一下是学帝都大户人家的,他们都信。
杏花巷那边的女工已经放假了,冬天蚊香自然卖的不多,佳肴早就让停产放假,等过了年二月,有新鲜草药上市再来做。
便让沈明远带着冰桃雪藕去杏花巷那里做糖,她跑到赵衙役所在的村子,收了一批农户储存的糖。跟客商收糖的价格一样,农户很高兴卖给她。
再找几家养水牛的,跟他们订水牛奶。趁着年前两天,四人赶工做了近百斤糖果出来。因为熬糖的味道实在太香,整个杏花巷都飘着那诱人的味道。
不少孩子都跑到门口偷看,看到那家挂着腊肉树,天天提棍子守着的孩子也来了,七八岁的模样,虎头虎脑的朝门里探。
沈明远看到他立即端着一盆糖显摆:“我家是做糖的,才不缺肉吃呢!”
佳肴好笑地道:“二哥你还跟小孩子计较上了!”
“哈哈,看以后他还拿棍子对我不!”
那孩子拨腿跑了,佳肴只当吓到他了,正想说让冰桃给左邻右舍一家送点糖。
结果那孩子提着两根腊肠来了,很大胆的跟沈明远道:“我跟你换!这个,换你…嗯…五个,不,十个糖!”
佳肴惊讶地问:“你跟你娘说了吗?”
话音刚落,就听一妇人杀猪似的叫:“雄仔你讨打啊!提腊肠做什么呀!”跑过来扯着那孩子的耳朵把他扯回去了。那孩子一阵鬼哭狼嚎,把一群围观的小孩全给吓跑了。
第126章 接胖哥去
沈明远顿时笑的直打跌,佳肴又好笑又觉得二哥幼稚的可爱。让冰桃雪藕装几盘子糖,给邻居一家送一盘子。
之前她俩吃糖跟不要钱似的,荷包放一把,不时摸一个出来丢嘴里。自从佳肴定了糖的卖价,这两丫头竟然都不吃了。
说一想到二十文一斤,她们那么吃就觉得会遭天谴。现在见佳肴要送这么多给邻居,赶紧道:“送几颗尝尝就得了,送一盘子太多了!”
佳肴笑道:“咱们过年也不在杏花巷过,就送这一回,少了不像样。”
糖送出去没一会,那孩子的哭声停了。沈明远像少了样趣事一样,失望地摇摇头。
二十九这日县城里的商铺全部关门,街道两旁,也没学帝都升个红灯笼之类的。百姓都各回各家过年,搞得过年比平常还要清冷了。
之前感觉还不深,这明天就要过年佳肴也有了二哥的感觉,不下雪,放炮竹的红皮纸像垃圾一样在地上,完全没有白雪衬着的好看。
偏偏二十九这天还出大太阳,估计要大晴好几天,更是一点过年的气氛也没有了。佳肴和沈明远撑着下巴坐在廊下,晒着太阳吃着零食。
沈明觉去县衙给官吏发年礼,当然,他们送县太爷的年礼早两天就送到了。跟约定好的一样,送的都是腊肉、腊肠、海鲜干粮。
佳肴估计吃到三月也吃不完,感觉大哥这个县太爷当的有点掉档次,怎么能年礼收到的都是吃食呢?一个贿赂的都没有!
后事听赵衙役说,他们听说沈哥儿,也就是沈明远馋别人家腊肉,每次路过都舍不得走。大家一致觉得县太爷有点穷,连肉都舍不得多卖,才一致送肉做年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