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129)

作者: 童夕君 阅读记录

沈佳肴觉得二哥这回算是丢人丢大发了,也不敢跟他说,只忍笑把腊肉挂在廊下接着风干。据说新安开了春就潮的墙壁流水,腊肉若不风的很干就会发霉。

“妹啊,你说家里这会在干嘛?”沈明远说完看着院中龙眼树依旧绿着的叶子,不可思议地指着接着道:

“你说说像话不?老家除了松啥树不是光秃秃的,你瞧瞧这,连路过一颗野树还长绿叶。”

佳肴好笑地道:“你若到海南,还有人穿单衣呢!只能说咱大周国大,天南地北差异大呗。

至于家里人,二叔和祖父肯定在准备明天祭祀用的黄纸、祭品啥的。三叔定是去老秀才家排队,让人写春联。

哎,大哥不在家,连春联都得求别人写。祖母和我娘她们,包饺子、炸丸子、蒸馒头,这一天都有得忙!”

两人说着说着,相互看一眼齐齐叹息一声。半晌沈明远又道:“谢公子和阿力回来,咱们也热闹点。也不知他们能不能赶回来吃年夜饭?”

佳肴低声道:“谁知道呢!回不来算了。”

这时沈明觉回来,见两人垂头丧气,笑着问:“这是怎么了?明个就过年,怎么不高兴呢?放心,大哥有给你俩准备压岁钱的。”

沈明远像是被小瞧了一样:“谁想压岁钱了!过了年我都十七了,还当我小孩子啊!”

佳肴偷笑道:“二哥要不从家里跑出来,说不定明年咱都要给他孩子压岁钱了!

对了二哥,你这聘礼也攒了不少,有相中的姑娘不?有的话让大哥找媒人去!”

沈明远手一摊道:“我来新安连个正儿八经的大姑娘都没见过,去哪相中谁啊!再说,我找媳妇也不能在外面找,回家我娘还不打断我的腿。

跑出来跟大哥几年我就满意了,这找媳妇的事还得交给我娘,否则她定念我一辈子。”

佳肴拍拍他的肩膀:“有觉悟!那你接着攒聘礼吧!”

又问沈明觉:“大哥,这钦差多晚早来啊?别明个吃年夜饭来了!”

沈明觉摇头道:“不会的,广州府那时还没送来信,估计人连岭南都还没进。看来最少也要明年正月底才能到了。”

佳肴放心道:“那就好那就好,来早了盐田晒场出盐低,不利于咱演示啊!”

三兄妹正聊着,冰桃小跑过来道:“小哥,那个买糖的又带几个人来了。”

佳肴忙道:“请到客厅喝茶,我就来。”

两个哥哥随口问两句,知道是水师的士兵来买糖回家过年,感叹道:“当地的士兵还能回家过年,外地的就只能在军营过年了。”

这回那士兵带的是几个小将领,不过来到县太爷家他们都没摆谱装大佬,只是心急回家过年,态度有些急。

价格已经知道,茶喝两口就让直接拿糖来,他们马就拴在城外,买了糖直接骑马回家。一人要四斤,付了钱直接装在自己的行囊中背着,匆匆就走了。

留下那个带路的小士兵在后面一脸羡慕,佳肴已经知道他姓丁,才二十岁。问道:“丁哥,你不回家过年吗?”

丁哥道:“我家在沪城,要三年才能回一次。”

佳肴顿时有点同情他,转身回去提两包糖:“给你,新年快乐啊!”

丁哥感激却不接:“太破费了,我不能要!”他和冰桃雪藕一样,之前不知道糖价,佳肴给就吃,现在知道这么贵,也不好意思要了。

佳肴笑道:“你给我带了这么多客人来,算是你的辛苦费,别客气拿着。”

想想又道:“你们军中过年吃饺子吗?”

“呵呵,军营也没麦子,包不了饺子。就连之前想吃面,还是跟小哥买了河粉后,才偶尔吃到一回。”

佳肴让他稍坐,自己回房三两下把水晶皮配方写下来给他:“你若不认字,找认字的念给厨子听,这个皮不能煮,只能蒸。怎么说都是过年,蒸个饺子应应景。”

丁哥同样感激接过,正要走,突然想到一事道:“你上回问我去交趾的船的事,我打听了一下,说是这两天就能回来呢!”

佳肴强压的欣喜送他从侧门离开,待他走后才抓着沈明远:“走,去城门口接胖哥和阿力去。”

沈明觉听了忙出来:“已经到了吗?我怎么没接到信!”

佳肴干笑道:“还没有呢,估计快到了,反正我们在家也无事,去城门口逛逛,顺便接到人更好。”

--

作者有话说:

今天更新不给力,我检讨

第127章 接胖哥了

沈佳肴和沈明远穿上大衣裳戴好帽子,揣着手不紧不慢地往城门口。一路走来一家店铺开着的都没有。

却见一个挑担子卖自制红糖砖的老农,戴着一个油黑油黑的帽子缩在路边坐着。见两人路过,浑浊的老眼顿时一喜,操着一口当地话指着糖说个不停。

佳肴心生不忍,此刻若不停步直接走掉,老人得多失望啊!就像上辈子每天晚上遇到卖菜或卖水果的,哪怕家中有,她也会买一些回去。

总感觉自己买一点,他们就能早点回家。佳肴见这里离县衙不远,引着那老农一路到后宅侧门,把冰桃叫出来跟他沟通:

“全要了,多给几文钱,让他赶紧回家过年。”

冰桃道:“小哥你才买了几箱红糖砖呢!”

佳肴笑道:“多这一点也不多,咱全买了他就能回家了。”

结果那老农不要钱,说是卖了糖买米粮,但城中铺子都关门了,问能不能跟他换米?佳肴表示理解,她去村子收水牛奶和糖砖,许多百姓都希望能以物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