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150)

作者: 童夕君 阅读记录

从顺应潮汐选择盐田的晒场开始,到整修晒盐收盐。一步步详细写实,还画上晒盐图。他和节度使唤联合署名,送到帝都。

同时送走的还有他的折子,不光大赞晒盐法利国利民,还大赞沈明觉。来新安任劳任怨,一心为民,是个难得的有才能有抱负的能臣。

折子送走后,全新安官吏都松了口气,钦差的考察顺利完成,就待沈明觉的晒盐法在别处推行也出效率,得到大规模证实,那时,朝廷的奖赏就该来了!

节度使率先请辞回广州府,他是一方驻守,事务繁多。若非是陪同成郡王,加上对晒盐法重视,他不可能在新安一留数日。

佳肴准备了十壶美酒,一些干河粉、干海带、蚊香相送。

沈明觉只当成郡王也会一起离开,准备回帝都,不料他却不走。说是想多看一段时间的盐田,瞧瞧不同天气盐的出产量。

沈明觉回来和佳肴一说,两人隐隐觉得成郡王留下还有别的原因。可这新安除了盐还有什么能吸引一个郡王留下呢?

几日后沈明觉告诉佳肴答案:“成郡王自从节度使走后,虽也每天去盐田,可去的时间都很短。

大多数时间都是顺道去了水军大营,一呆就是大半天。”

第152章 成郡王长湿疹

佳肴和沈明觉讨论了半天,也没想明白成郡王究竟为何还留在新安。

不过几天后沈明觉发现,水师将领带着近千士兵在开始沿海荒地,挖过滤池,平晒盐场。

沈明觉才恍然大悟,原来成郡王留在新安,是欲扩充盐田啊!

佳肴还是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若只是扩充盐田,只要派个盐官来就行了,用得着一个郡王在这吗?

不过他在这也碍不着自己的事,并且有个郡王在新安,引来的商队更多,百姓也更安心,对于沈明觉只有好处。

佳肴便没再多思成郡王的意图,而是静等谢清涛传回花露水的消息,在这之前要多囤点花露水才行!

转眼到了正月底,新安就已经暖和的如同阳春三月。几场小雨过后,天气湿潮的吓人,土墙房子都是湿漉漉的,仿佛被被雨水淋透一样。

县衙后宅虽是砖瓦房,却也是墙壁地面冒水珠,衣裳一晒三四天不见干,干货长霉斑,食物极快就坏掉。

被褥睡觉时感觉跟湿黏在身上一样!前世佳肴总听南方朋友抱怨回南天,常没干衣裳穿。

一直生活在北方的她是想像不到,空气都能掐出水是什么样的。想不到这辈子到是感受到了!

早就收起的炭盆又烘起来,不为暖和,只为烤衣裳干,去除屋内湿气方便。

雪藕一大早被潮湿的青砖滑倒两次,沈明远怕佳肴跌倒,把院子倒上草木灰吸水,结果搞得到处都踩的脏兮兮的。

三兄妹头一次感受回南天的威力,不禁十分想念家乡干燥的天气。

没两天驿站传来成郡王生病的消息,沈明觉吓一跳,赶紧去拜访。

回来道:“不是生病,只是身上长的许多疹子,痒的很。太医便不让郡王出门。”

佳肴这才知道,成郡王竟然还带了太医!不禁直呼生在皇族就是好,一个王爷出个门,带了马车随从都有一村人多了。

又过了几天,成郡王的管家在城中请当地大夫上门,沈明觉再次去拜访,回来道:

“疹子一直不见好,郡王混身湿痒难耐,寝食难安,太医很怕他因卑湿致病,劝郡王还程回帝都。”

待听说城中大夫进驿站,不敢开入口的药,只开了些草药熬水清洗,可仍是一直不见好。

佳肴想想取了瓶花露给兄长:“你把这个送到驿站,先给太医看看,用法是沐浴的时候滴入洗澡水中。”

沈明觉也怕成郡王会生病,忙将花露水送去。

两天后成郡王差人叫沈明觉过去,笑说他送的药水清香怡人,沐浴后身上清凉舒爽,湿疹都不痒了!

又问是在哪买的?他那一瓶已经用完,要多买几瓶。

沈明觉只得半真半假地说,是家中管家因他夏日易长疹子,特意用十几种草药熬制的。只是自己用,并未售卖。

他没想到成郡王用的这么快!都说了只要滴几滴进浴盆就行,他竟然一次就用了半瓶!

若是佳肴在此,定会悄悄告诉兄长,成郡王的浴盆肯定超级大!

成郡王顿时对他的管家来了兴致,让他一起带来。

就这样,成郡王来新安已经一月有余,佳肴才算见到他的真容。

第153章 值钱的花露水

浓粗的眉,深遂的眼,薄薄的唇,容长的脸,肩膀端正身材修长,十分英俊。只是几日没休息好,眼下可见乌青,略显憔悴。

佳肴打量成郡王,成郡王也在看这个灵气的小管家,年龄顶多十六七岁,皮肤极白,完全不像在新安已生活大半年的人。

眼似点漆,嘴唇饱满的如同玫瑰花瓣,此刻正用一双好奇又灵动的眼睛悄悄的量他。

成郡王不禁失笑,想不到沈大人的管家竟然是这样一个半大少年!

把玩着她呈上来的三瓶花露水,轻念道:“‘清芬醒耳目,余气入文章’好诗,谁写的?”

佳肴低头道:“我家大人写的。”

旁边的沈明觉一愣,我怎么不知道我何时写过这句诗?

成郡王赞赏地看了眼沈明觉,接着道:“你这药水除了治湿疹还有别的妙用吗?”

佳肴忙道:“回王爷,这不是药水,这叫花露水。

抹身上防蚊虫、提神醒脑、爽身止痒,并且芳香持久,比熏香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