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193)

作者: 童夕君 阅读记录

荷花娘直接道:“卢姐姐,可是阿远提了什么要求?你只管说,要是嫌我荷花胖,今个我就让她少吃!”

二婶一拍大腿:“可别啊!白白胖胖的好啊!”那句“好生养”她到底不好在没成亲前说出来。

第211章 抢收二季稻

二婶道:“是这样,你知道阿远好吃,以前佳肴在家会做饭,他抓了鱼打了鸟就往佳肴屋里送,就为一口吃的连娘没吃着都不管。

这荷花的厨艺似是还要再学学,你瞧瞧怎么让荷花学好点,也不必多好,家常菜,面食做得差不多就成了。”

二婶在荷花全家人的送别下回到沈家村,而荷花却在家哭丧着脸:“娘,我女红做得好不成吗?这煮饭炒菜我真不会啊!

那油一溅,我恨不得跑五里远,不敢炒菜啊!”

荷花一家商量,最后下个狠心对荷花说:“从今天开始,你只能吃自己做的饭!做啥样你吃啥样!多早晚你能做出一桌席来,就算好了!”

荷花:“……”这不光是让我学厨艺,还是想让我减肥啊!沈明远他到底嫌我什么啊?

却说新安的二季稻收在即,全新安的官吏都跟着县太爷,四处走访查看不同农田水稻的长势。

沈明觉因为职田一亩能收六百斤,而这个数据报到朝廷皇上还给了重赏。

万一普通百姓的收成差太远,朝廷认为他是夸大其词,治罪事小,就此耽误插秧法的传播和推广才是大损失啊!

所以他比百姓更加在意收成,急得嘴上长了一圈燎泡。佳肴心痛不已,成天炖清凉滋补汤给他喝。又劝他莫急,收成本就是靠天吃饭,有差异都能理解。

再说当初那职田的数据是成郡王的属官亲自核实的,朝廷不可能不信的。

知府和节度使都在推广插秧法,哪怕今年这一季试种不理想,还有明年啊,急坏了身体不划算。

佳肴的安慰当时管用,睡一觉起来,到田地走一趟,他又心焦起来。有些早田已经可以收割了,偏偏接连几日阴天,虽没下雨却也没太阳。

农夫想等太阳大些,稻穗直接晒得干爽,割了就能辗出来,便没急着割。

结果沈明觉和成郡王都等不及,成郡王在二季稻播种之前,买了几百亩水田,就为试种插秧法。

现在看着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挂着,他也体会到农民丰收时的心情。

本来也想跟旁人一样等着天晴收割,结果他等不及,恨不得立即就知道这亩产是多少:“立即收割,拉到阳光山庄的大仓库晒着就成了!”

别人可没他那壕气,晒谷场都是村里公用的,今天你家用明天我家用,如果稻子不干拉回去,就要晒好多天。

沈明觉请成郡王帮忙,将他的稻也拉到阳光山庄晒, 成郡王自然同意,这两人就提前收割了!

佳肴之前看了大哥跳螃蟹舞,这回很想看成郡王跳,特意让大哥比成郡王晚一天收割,结果她兴冲冲的拉二哥一起去看。

人家成郡王根本就没来,而是去了水师,让下面人收完把亩产告诉他就行了。只是属官开镰跳了丰收舞,还没大哥跳得好。

偏偏属官又不自知,被成郡王委以这样的重任,觉得不跳久一点对不起成郡王的信任。

活像个大马猴一样,从这道田堤跳到那道田堤。又有几个敲锣打鼓的,搞得跟看戏一样热闹。围观百姓还都拍手叫好,

佳肴默默捂脸,拉二哥回去。沈明远个二货还不想走:“还没跳完呢!二哥得学学,万一大哥让我跳,我都跳不好!”

佳肴无语地强拉二哥回去,直接跟大哥道:“这次的丰收舞就让二哥跳啊,二哥人家特地学习了呢!”

这边成郡王和沈明觉的稻田收割了大半,天还是没大晴,并且看着雨就要下了。不用沈明觉催收,百姓自己更急。万一这个时候来场大雨,这二季稻的收成可就打水漂了。

立即拖家带口,全民出去抢收。四处可听到‘刺刺’的磨镰声,家中除了不会走路的孩子,都出去帮忙。跟北方赶在雨季前抢麦收一样。

中午饭都在田里吃,沈明觉不让佳肴干田里活,她和雪藕负责煮饭送饭。因为来帮沈家收稻的衙役很多,中午饭都在田里吃,要煮的饭菜就多了。

这天中午蒸了几百个馒头,大锅煮了五花肉炖千张,炒的小白菜鸡蛋,又煮了两大锅陈皮雪梨茶。另有几十个卤蛋,几十副碗筷,和几根萝卜专门喂大青的。

放在驴车上驾着大青拉到田堤,每每快到田间,佳肴就抽大青:“叫开饭了!”

大青很配合地:“嗯~啊,嗯~啊。”仰着头叫几声。

车还没到,大家听到大青的声音,都高兴地收了镰,擦了汗,去附近的水塘洗手。

--

作者有话说:

我小时候收割时天要下雨,那村子里的人忙的哟,大人小孩都往稻场跑。现在全是机器,稻一收立即就有收粮公司拉走,连稻草都没人要,稻场也都长满杂草。

第212章 全新安团结抢收稻

沈明觉不让佳肴专门给他开小灶,跟大家吃一样的。带头取了两馒头和半碗菜,就坐在田堤上大口吃起来,跟普通农夫没啥两样。

有同在田堤上吃午饭的百姓,远远闻到县太爷这边有肉有蛋的香味,都端着碗过来跟县太爷县衙们聊聊天,自然是聊收成。

送饭的孩子跟在父亲身后,看看父亲碗里的糙米饭和青菜,顶多有块豆腐或是鸡蛋的就算是殷实人家。再看县太爷他们吃的,口水就流了出来。

佳肴那些卤蛋就是为这些百姓准备的,凡是过来的她都给两个卤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