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194)

作者: 童夕君 阅读记录

几天后沈家职田的稻收完了,全送到阳光山庄晒着。其他百姓还都在抢收之际,下雨了。

先是早晚下场淅淅沥沥的小雨,百姓急的不敢骂天只敢骂自己没早点收割,急得眼泪跟雨水一起滴下。

沈明觉又带着所有县衙一起帮百姓抢收,他又求到水师那里,请士兵来帮忙抢收,刚巧成郡王也在,他立即就代水师将领答应了。

沈明觉对新安县了如指掌,让一衙役带一队士兵,一个村去几十人,务必帮百姓把二季稻给收回来。

若是稻被雨淋湿,很快就会发芽,这季的收成就真的全没了。对靠土地吃饭的百姓来说,那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啊!

又严厉叮嘱,不得要百姓的东西,不得故意为难百姓。这次抢收算是县衙欠水师的人情,以后由他沈明觉来还。

就在全县人都忙得鸡飞狗跳之际,谢清涛和阿力到了新安县,两人一进县就觉得气氛很不对劲。

往来人都急匆匆的,百姓似乎都去了田地间,到处都是戴着笠帽一脸焦急的百姓。不光是农夫,连盐农渔农都拖家带口来帮忙。

在成熟的粮食即将被大雨摧毁在田地间的时候,所有人,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此刻都只有一个想法‘帮忙把粮食收回去!’

这还有县太爷带头抢收呢,百姓更是前所未有的团结,自家收完,磨完镰就去帮别人家收。

有的人家没青壮男丁,只有妇孺的,女人急的汗和泪混着雨水一起流,孩子又害怕又无助,抱着比自己还重的稻捆子,一步步往稻场拖。

别的他们不懂,只记得一样:娘说了,这季稻收不回来,冬天的时候一家人就要饿肚子。他们害怕饿肚子啊!

拐着拐杖的老人,只恨自己年老体衰帮不了忙,只在家里煮饭磨镰,还有就是一遍遍地求老天爷:“长长眼睛啊!雨别下了!风别刮了!”

就连家里养的大黄狗,都帮主人赶牛看东西,若不是拿不动那镰刀,恨不得也去割稻了!

就在他们心生绝望的时候,十几个提着快镰的士兵匆匆跑来,二话不说下田割稻,麻利地捆好问明主人家,扛到稻场码整齐拿油布盖起来。

主人家感激地要请他们吃饭喝口热茶,士兵只匆忙说:“要谢就谢沈县令,我们还要赶去别的村,不久留了。”

士兵们只是帮忙抢收了几亩田的水稻,而对那些农人来说,却犹如救命一样啊!

--

作者有话说:

唉,上了年纪容易感性,写这章的时候我哭了。小时候有一年突然下雨抢收麦子,我爸爸刚好不在家,我爷爷带着我们抢麦,结果还是被雨淋了一些,霉了卖不出去,我妈我奶哭了很久。如果那时候,也有人从天而降来帮忙抢收该多好啊~

第213章 农夫谢清涛

谢清涛和阿力就在这个关键时候来到了新安。

先到县衙见佳肴,却见后宅院中放了一排蓑衣笠帽,还有几十把镰刀,佳肴正在一大块磨刀石上磨镰。

一见他俩,佳肴又惊喜又开心,只是还有要紧事忙,没太多时间与两人聊天。

连胖哥带的礼物,她都先放房间,准备晚上再细看。

给两人一人煮了一碗瘦肉粉,两人吃饭后她关心地问:“累不累?”

两人自然累,这一路快马都赶上急行军的速度,大腿内侧被磨破结茧子了。

可是这一刻见到佳肴,吃了心心念念她做的吃食,谢清涛只觉轻松不少,摇头笑道:“见到佳肴就不累了。”

佳肴放心道:“那就好!既然不累,就快去帮忙干活吧!”

这个时候是个壮劳力来新安,管你什么身份,管你是来干嘛的,先给我抢收稻子再说!

说完熟练地给两人各戴好笠帽,磨得发光的镰刀送上:

“只管去田间看,那快没收完你们帮人家收就成了!我这还有一堆镰刀要磨,就不送你俩去了啊!”

谢清涛有些麻木地从后宅走出来,怎么感觉久别重逢的画面跟他想象的一点也不一样。他都没找到机会单独跟佳肴说两句话呢!

直到阿力问:“公子,你会割稻吗?”

他才回过神来,摇头道:“没割过。”

又为显示自己能干,赶紧加一句:“不过我跳过丰收开镰舞,想必割稻也不难。”

阿力很想告诉他,这两者之间其实没多大关系!你舞跳的再好,不会用镰上来一刀割到腿都有可能!

两人一出县城,就遇到驾车的沈明远,一见两人兴奋极了,还拍拍阿力的肩膀,连珠炮地问谢大人领了什么差事,怎么会又来新安?

一路走了多久?辛不辛苦?之类的话。谢清涛觉得这才是久别重逢该有的反应吗!

不料下一句沈明远就道:“我大哥就在前面那块田收稻,我得赶紧回家换批快镰来,你们先去哈。”

两人又默默地提着镰刀往前走,谢清涛有点诧异地道:“新安人何时变这么多了?我记得上回来,这路上走多远都看不到一个人啊!”

阿力淡定道:“只要治下百姓安民乐业,山上散户也会迁来,人口自然就会越来越多。”看来沈大人,确实是个干实务的好官!

两人来到一大块待收割的田产,见十几人在里面挥汗如雨,却没看到好官沈大人。

直到有人招呼他俩:“割稻的人手够了,你俩去帮忙扛稻捆送到稻场。”

说完递两人一人一条桨洗的看不出颜色的毛巾,挂在脖子上,示意两人快去田间搬稻捆。

谢清涛和阿力不知所措踩着陷脚的淤泥来到田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