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195)
学其他人将一捆割好,拿稻草绳系着的稻捆子扛到肩上,这时谢清涛旁边的一人割了许久的稻,抬腰起来擦擦汗。
这一抬头,两人隔着一捆稻相视一望。
都是一脸惊讶不敢相信:“谢兄?!”
“沈兄?!”
眼前正是阿力口中的好官沈明觉,哪里还有一点官员的样子,比在场众多农夫更像个农夫!
割稻手法娴熟,动作快捷,一手老茧。就说是专门收割人都有人信!
两人都知道现在不是聊天的时候,沈明觉苦笑道:“晌午前收完这块,吃午饭的时候再跟谢兄细聊。”
谢清涛已经把一捆稻扛在肩上,重重点头:“好,我去稻场了。”
两人都有些恍惚,如果一年前在学士馆的时候,有人跟他俩说,一年后的今天,你俩会在一处稻田相逢,一个娴熟割稻,一个卖力扛稻捆子。
他俩肯定嗤之以鼻!
很快谢清涛和阿力就发现,这干农活的累人程度不比快马加鞭赶路强,同样是累得人腰酸背痛。
一连从稻场往来稻田十几趟,谢清涛只能本能地迈着酸痛的脚。
雨虽不大,却从笠帽缝中流到脸上,不时迷住了眼睛,只能像小狗一样甩甩头。
因为脖子上的毛巾已经又湿又脏,双手更是脏极了,根本不敢往眼睛上擦。
这一上午格外漫长,田地间的人虽多,却无一人说话闲聊。
所有人都拼了命地跟老天爷战斗,跟脚下的淤泥战斗,跟手中的镰,肩上的稻捆子战斗!
直到路上传来一阵悦耳的铃铛声,接着是驴轻快的叫声,然后所有人那根绷紧的弦才松下来,仿佛是听到悦耳的仙音一样。
放下手中的镰刀,找水洗手洗脸,愁容变成欣喜:“沈小哥和大青送饭来了啊!”
第214章 扛稻捆和剪稻穗
谢清涛和阿力依旧随大流,洗了手和脸,默默地看着沈明觉,听他笑道:
“是佳肴送午饭来了,晌午都是听到大青叫声,午饭来了大家才休息的。”
谢清涛觉得双臂抬不起来了,腰也弯不下去,有点像木偶人一样。
跟沈明觉坐在稻场的一棵大榕树下,那榕树根盘龙一样盘起,他看着那盘根,只觉脑中心中一片空白。
摘下笠帽头和脸都轻松不少,有清风吹过,身上的汗也不那么黏人。看着稻场那越堆越高的稻堆,田间越来越少的水稻,一股成就感悄悄升起。
不知不觉人就轻轻地长叹了一声,仿佛一上午的郁结之气此刻都散尽了。这一刻,谢清涛深刻体会到农民丰收的喜悦。
那是不管多累多苦,只要把庄稼收到家,都能打从心底幸福一叹的感觉!
佳肴将车门打开,一样样往下搬吃食,她见大哥和谢清涛阿力坐在一处,朝三人甜甜一笑。
那一笑,让谢清涛有一种,若是此生做个农夫,春耕秋收,我播种收割佳肴洗衣送饭,也不枉此生啊!
众县衙帮佳肴把吃食搬下来,各自领碗筷排队取餐吃饭。今天中午是白米饭,佳肴特意说:
“新收的稻米打的哦,大家尝尝鲜!”
菜是五花肉炖海带、大白菜炖豆腐还有一桶卤蛋,五花肉块块切得一指厚,油汪汪的,看着就觉胃里有只馋虫不断勾心烧胃。
苦干了一上午,这会闻到食物和香味更是饿的前胸贴后背。
谢清涛取饭的时候,佳肴朝他一笑,一大勺净五花肉送入碗中。还低声道:“辛苦胖哥了,晚上我煮你爱吃的杂酱面。”
谢清涛顿时觉得,再扛一下午的稻捆子也不会觉得累。手臂也不酸了,腰也不痛了。
阿力同样一大勺肉,不待佳肴说,他自己点菜:“我要吃卤肉。”
佳肴重重点头:“好!卤猪头肉给你和二哥下酒。”
佳肴饭才打一半,就听一衙役叫道:“小哥快点啊,这臭大青又撅尾巴了!”
佳肴哇哇大叫:“给我忍住大青,否则不给你萝卜吃了!”众人都大笑了起来。
沈明觉很自然地放下碗接过她手中的勺子,给剩下的人打饭,佳肴则匆匆牵着大青去田里拉屎。
树下衙役农夫全都轻快地笑着吃饭,说说收成,说说天气。饭吃完了佳肴收了碗筷,又搬两桶茶下来,还啐啐念叨:
“说多少遍了下雨天别在树下坐,这还好没打雷,打雷就危险了!”
又喊两个准备下田的农夫:“先别急着去干活,刚吃完饭小心胃痛。
慢慢喝杯茶,小歇一下,再急也不急这一刻半刻钟的。”
又给沈明觉和谢清涛阿力换了干净的毛巾,这毛巾柔软洁白,谢清涛也敢擦脸了。
“大哥再莫心焦了,全新安的田都收九成了,顶多再有三天,就是下再大雨也不怕了!”
沈明觉摇摇头:“稻还要晒要辗,天不放晴都堆在稻场上,稻堆温度高了,稻穗还是会发芽的!”
佳肴想到稻刚抽穗的时候,有一天她看到一妇人在田间,拿个剪头剪稻穗头,一问才知道,是在剪被虫吃了不长谷成秕子的稻穗。
这样的秕子稻穗还会吸收肥料,不利于其它的成熟稻穗生长。
这是个细致活,都是家中妇人,还是有时间有耐心的勤快妇人会干的。
反正沈家的职田就没人去专门剪秕子头,佳肴理直气壮:“咱家现在没女人!大哥啥时候娶了媳妇,再干这剪秕子捡麦子的活吧!”
稻场的农人一面心喜今年用了插秧法,收成确实大增。一面担忧再不天晴,这稻穗会被闷发芽的。
佳肴心一动建议道:“不能先把稻穗头拿剪刀剪下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