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247)

作者: 童夕君 阅读记录

写着写着我也想吃面了~~

第267章 面馆生意好极了

乐安面馆的卤肉香飘十里,最香最醒目的当属卤猪头。

那猪头肉红亮油旺,切成薄片,配以细细的葱丝、碧绿的黄瓜丝、红的胡萝卜丝、炸黄豆还有一种乐安面馆独有的酱料。

这样一份猪头肉,不光吃面喝酒的北方人爱,当地人也爱!

偏偏店家为了招牌不卖米饭,许多当地人想吃卤肉配饭都不成,只能拿荷叶包着打包带回家,给全家老少加道好菜。

没多久冰桃就跟佳肴反馈,傍晚专买卤肉的客人太多,这些客人又不吃面,只进店打包卤肉,极影响别的吃面客人和她做面的速度。

佳肴立即在大门旁边开了个大窗口,专卖卤肉,不吃面的就在店外排队买。

因为晚餐来吃面的客人也极多要排队,结果就是,每天傍晚乐安面馆门前就排起两条长龙。成了商业街最靓得一道风景。

并且人的本性,看见有人排队,有些连排队干啥的都不知道,也心痒痒地排起来。

排队中那面香和卤肉浓郁的香味飘到外面,如馋虫一样勾着胃,外地人就吃碗面,本地人就买点卤肉回家加道菜。

乐安面馆,全新安第一家面馆,生意火爆得让每家卖吃食的店都眼馋。也有人想跟风开家面馆,结果发现连麦子都买不到!

佳肴估计要不多久就有商队往新安卖麦子,不过那价格肯定让人望而却步,她面馆的独门生意还能做好久!

面馆越忙冰桃就越精神,成天跟喝多了咖啡一样,处于一种亢奋状态。

早上天不亮亲自去市场买菜,晚上回来那么晚,还在家配好卤料包,跟佳肴汇报一天的收入。

就连每月那三天休假,她也不休,说是休假也没地方去,不如在面馆忙活的好。

佳肴怕累坏了她,让她带个做面的徒弟,自己挑人即可。

如今冰桃和雪藕已经不是单领月钱了,冰桃有面馆的分红,雪藕有新安芳阁的分红,都是赚得多分得多。

佳肴直接跟她俩讲:“看现在这生意,一年你俩攒个一百两银子不是问题!

到时候置些田地,租间铺子,新安的好儿郎们还不随你们挑着嫁!”

两人干劲更足了,偶尔回想起没来沈家当差的时候,两人都有些恍惚。

本以为自己这辈子会像许多被卖到伢行的女孩一样,在雇主买成死契,尔后当驴一样干活,吃不饱穿不暖。

到了年纪要么随便许配给小厮,要么卖了。生了孩子也一样,男的代代为奴,女的世世为婢,劳累一生,死后有一张草席卷了就是好得了。

她们这样的人,命比纸还薄!小沈哥曾说,这年头的人还没牛值钱,而她们这样的人,连条牛腿值钱都有!

偏偏就是这样的两个苦命人,到了沈家,不光吃喝跟主子一样,干活不多,也就小沈哥开铺子才忙碌一点,她还给自己加月钱和分红。

又教她俩读书识字,从不把她俩当奴隶用,而是当成家人了。

小沈哥偶尔还会从阳光山庄,带些帝都的新鲜绢花绣样,送给她俩:“你们瞧瞧,帝都女孩就用这样的物件哦!”

那么贵的花露水,夏天蚊虫多的时候小沈哥一人给一瓶,用完再给,天天还叮嘱她俩:

“别舍不得用啊!卖高价是赚商人钱的,咱自家人随便用!”

所以两人越发舍不得离开沈家,甚至一想到三年后就要还她俩卖身契,就觉得怕得慌!

现在好了,有了店铺,只要这铺子开着,她俩就可以一直守店。

特别是冰桃,若不是佳肴执意让她带个徒弟,她连徒弟都不想要,只想凭自己一人守好面馆,这样一来,就永远也不会担心被赶走了!

冰桃雪藕的努力和每月那么多的分红,刺激到了冰糖雪梨,她俩竟然主动跟佳肴说,也想学识字和算账。

佳肴对好学的孩子总是格外喜欢,只是自己现在太忙,不能像当初教冰桃雪藕那样亲自教导两人。

就把教导的任务交给了二哥,反正他识字,一人给本三字经,先教着学着就是。

佳肴很得意地跟大哥说:“如果以后咱府上的丫环都读书识字,传出去也是你这县太爷的美谈一桩啊!

新安沈县令,好开民智,不光办县学,连家中女婢进府后都教其读书识字!啧啧,绝对会为人所乐道称颂许久!”

沈明觉看她一眼道:“你怎么不说再让我办个学堂,专教女子读书识字呢?”

佳肴手一拍:“妙啊!原来沈大人还有此想法!可行哦!

到时新安男女都读书识字了,绝对是沈大人的大政绩啊!我能去兼职个夫子不?”

沈明觉举手敲一下她的额头:“还可行呢?

美名有没有不知道,这骂名肯定是多的很!多少百姓的孩子还没书读呢,我敢开学堂让婢女去读!”

佳肴捂着额头,眼睛一转道:“我希望大哥将来娶一个多才多艺又有志向的嫂子。”

沈明觉一愣:“好好得怎么又说到这个了!”

“这样的话大哥办县学,嫂子为了追上大哥的脚步,肯定会同意我的提议办个女子学堂的!

不信咱等着瞧!

哼!”

沈明觉无语:“那就走着瞧,你哥我肯定不会娶一个有此志向的妻子!”

佳肴现在下班时间提早了,其实也是偷溜,当天下午若是在香水坊,就跟那十个美人来一句

“郡主让我去糖坊看看,今天的活也差不多了,你们收尾啊!”

然后去糖坊门口转一下,立即抄近路到马棚,驾着大青就往商业街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