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372)

作者:童夕君 阅读记录

听到红毛海盗发出困野一样凄惨的尖叫,听到倭盗用不熟练的汉语求救。听到他们用带火的身体往城墙上撞,往海边飞奔,往树林里打滚。

他们举刀砍不到对手,只砍向自己着火的同伴,或是引颈自刎,好能不再受这烈焰灼身的折磨。

城内靠在城墙上听动静的大周士兵突然惊呼一声跑开,原来城墙已经烧得发烫。

这可是最坚硬的石头筑的城墙,千百年来保护着新安城,刀剑不入,台风不倒,暴雨不摇。

今日,却被城外的鱼油火器灼的城墙发烫。很快,城外没了人声,只有火焰‘噼里啪啦’的燃烧声。

沈明觉忙登上另一面城墙,只见城门外之前站满海盗的地方,皆是一堆堆焦黑的灰碳。

依稀能辨出人影,有的往海边爬,有的往树林里滚,有的手臂深深地挖到土地,只余半只手掌没被烧成灰。

一应剑刀武器,皆化为焦碳。几千人,不足半个时辰,全都葬身这片火海。

此时,沈明觉没有悲天悯人的心情去思考这一战,是思索为何这些人会死在新安城外?为何新安南城门外会成为一片炼狱?

因为野火还在蔓延,虽未烧到村落,却烧到了大片的香蕉林和甘蔗地。沈明觉忙带将士从北城门出城灭火。

只是这火易燃难灭,并且鱼油之火水还灭不了,只能用沙土覆盖来灭。小范围还好,这范围一大就难了。

沈明觉很快和季将军会和,两人对着漫延的野火一番协商,放弃灭火,挖出嚎沟将大火四周易燃物全部砍去,让火势无法再蔓延。

烧毁的田地果林,事后由官府赔偿百姓。

这场野火足足燃了三天三夜,三天后一场大雨突然而至,似是老天都看不下去,替新安城灭了这野火。

雨停后打开城门,入目只见一片焦黑,城墙熏的黑糊,千年石头一摸就成灰,一面城墙皆不能用。

那片郁郁葱葱的香蕉林只剩下不足三成,大片的甘蔗林被烧的有股蕉甜味。那些海盗的尸灰被雨水冲的和土地混在一起,他们彻底死在了这片土地上。

沈明觉令人推倒那面被毁坏的城墙,怕误伤百姓。

可城门口的那片焦黑大地他却不知该怎么办?因为那片土地已硬如砖石,铁锹都挖不动。

后来,在节度使亲自来看过火燃过的新安城后,认同了沈明觉规划,沿着龙王街往东城墙这一片规划为新安新城。

南城墙外这焦黑的一片圈起来给水师做基地,不为别的,就为震慑番邦诸国,特别是海盗!敢来大周,就是这个下场!

后来那片土地被称为‘海盗焚身地’,土地碳化,寸草不生,足足过了三年,春雨过后才有零星绿芽。

新安百姓因听到那日海盗的嚎叫,几年过去看到这片黑土仍觉那惨叫还在耳边,所以新安人极少涉足这一片。

而外地往来的商人就很喜欢,甚至外地人专门跑新安来看,还扣一些焦土带回家乡。哪怕水师将士告诉他们,这里还有海盗的尸体,他们也不觉得渗得慌。

结果就是,新安那大片雪白的盐田没成为风景,那美丽的海岸线没成为风景,阳光山庄的花田没成为风景,香蕉甘蔗林没成为风景,偏偏这片焦碳死地成了全国闻名的风景!

沈明远很是搞不懂为何会这样?佳肴笑着告诉他,因为新安别的风景能在另处找到同样的,而这片烧死过几千海盗,至今还碳化的黑地,除了新安哪都没有!

这些还是后话。

却说三天后的一场大雨浇熄了新安的野火,百姓们从北城门有序出城回家,那些被烧毁田地的到官府登记,核实后统一赔偿。

百姓似是被吓到了,官府让干啥就干啥,往年要是天灾人祸,官府赔偿的场面简直跟菜市场一样乱哄哄。总有那么几个赖皮,死皮赖脸地想多要一点。

可这次没有一个人敢哭闹,赔了地的去开荒,赔了田的去耕犁,赔了银子锁家里锁严实了。

沈明觉第一时间将剩下的鱼油火器全给季将军,让他带到岛上封起来,永远再不许一颗鱼油火器来新安城!

因为他深刻认识到,鱼油火器给土地带来的伤,不比海盗攻城带来的少!

新安再遇海盗攻城,结果全被天火烧死在新安城外的消息跟长了翅膀一样飞向各地。

闽州的水师在听闻红毛海盗要来新安时,第一时间赶来救援,可他们来时只看到一片焦土和海盗留下的几十条船。

沈四叔终于再取得夏湘的信任,两人一路同行,在路上听说了新安又来海盗时,骑马奔至新安,待看到新安城外的大片焦地时,两人震惊不已。

同样震惊的还有来新安宣旨的天使,两位天使比悦真的第一封信还先出发,结果人家悦真三封信都送到了,他们人才到。

第359章 圣旨终于到了新安

天使到了广州府,自然受节度使热情招待,然后派护卫送到新安。

结果半路听说新安再次遭遇海盗袭城,两个天使吓得不敢再往前走,硬是在驿站留了三日,再派一队探子先去新安看看情况。

探察兵人还未到新安,就听说沈大人和季将军联手,用天火烧死所有海盗,一个活口也未留。

鱼油火器严格保密,百姓只看到那日天降烈焰,将新安城外烧成焦土,明显不是普通的火,只能是天火相助!

消息传回驿站,天使将信将疑,但身负皇命,亦不敢将圣旨假手于人,只能硬着头皮慢慢朝新安去。所幸一路听来,皆是沈大人火焚海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