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618)

作者:童夕君 阅读记录

百姓到了帝都或江南,便会留下来,不会跑这么远到新安来的。但是新安现在有海港,大哥是知道的,海运生意从来有一项是暴利。”

悦真没反应过来:“什么暴利?”

沈明觉沉思道:“人口!贩卖人口从来都是暴利!如果真有人敢将漠北的灾民,以奴隶贩卖到新安来。那绝对是抄家灭门的大罪!”

佳肴叹道:“暴利之下必有不怕死的!大哥还是提早做准备,海港查验更严一些才好!”

沈明觉对佳肴的话,从来就没有不放在心上的!越想越觉得佳肴说的在理,禁酒令可是让不少勋贵伤筋动骨,他们定会想别的门路赚钱。

而这些惯会吸血的,在后方培养一批不怕的亡命之徒,干起这样的营生也不是不可能!

他想要的新安海港,是让岭南百姓能和海外商队做生意,能将岭南的粮和糖卖到全国各地,让商人不必翻山越岭背包跑马地做生意。

让岭南百姓不必担心糖卖不出去,存在老糖招虫子。粮食卖不出去,所以不敢开荒不敢垦地,因为他们怕田地越多,收的粮税越多,而粮食又卖不出去。谷贱伤民啊!

--

作者有话说:

第570章 新安的新年,好想谢清涛啊

好不容易才有了新安如此繁华景象,沈明觉绝不允许那些黑心肠发国难财的人,来染指新安!让他的新安海港染上无辜百姓的血和泪!

之后,沈明觉每天上午都会和季尚带着水师去海港,盘查往来船只。商人们人心慌慌,李县令也来问,是不是有什么事?

沈明觉便以漠北大战,怕有细作混进来,所以盘查严一些。

又令李县令管控好城中人口,凡是外来人必须有路引,有根有据,若是流民,一定要查明来源!

这个年新安过的不安稳,全大周都不安稳,与北疆一战,看似远在天边,实则跟每个人的生活和命运都息息相关。

这可跟那年战倭不一样,与倭岛一战,顶多打到海边城州。

而如果漠北败了,北疆长驱直入,一路南下,整个北方都会沦陷的!那时候,国将不国啊!

就连现在大战才开始没多久,全国禁酒,禁私贬粮、盐、铁,马车行被重点管控,往北方的商道也断了。

往年南方的腌菜、干菜、河粉、茶、海货等物运到北方,换回来的是腌肉、毛皮料子、红参等等。

而今年,这条商路只有荣成商行这样的大商队才敢走,小商队是沾也不敢沾了。导致新安许多百姓的干菜都卖不出去。

年三十的年夜饭,二哥一家带着十几个孤儿,都来行宫,一大家子一起过年。

沈家三兄妹在祭祖祈福的时候,佳肴真心请求先祖和神灵保佑,这场战场尽快结束。

愿我大周国泰民安,愿我大周再无战乱,愿我大周百姓再不受人欺压、迫害、奴役!

不管这个年全大周人民是用什么心情过的,但是小孩子依旧一样的开心,穿新衣裳,戴着大红帽子,拿着红炮竹玩的开心的很。

新安依旧没有下雪,可沈家三兄妹再没觉得年味淡了,看着这份热闹,只想着这样的美好能长长久久地下去。

朗哥儿穿着一身大红新衣,跟年画上的福娃一样,和盼盼一起拜年,混了几个大红包。

当然,佳肴送出去的红包更多,鹅山庄的孤儿们,她和悦真一视同仁,每人都给了个大红包。

只是年夜饭少了谢清涛到,到底心角缺了一块一样,吃了饭佳肴借口朗哥儿要早睡,没跟大哥他们一起守岁。

回到房间,哄睡儿子,佳肴便喝着热奶茶,给谢清涛写信。虽然昨天才写了一封,可今天又觉得有好多好多话想跟他说。

初一吃了早饭,二哥一家就回去了,他们担心家里的鹅。二哥让二嫂、二婶在这行宫多住几天,他和二叔回去照看家就好。

两个妇人都不愿意,说大过年的万一有人来拜年,家里没个女主人像什么话!要玩一家子一起玩,要干活那就一家子一起干。

悦真派她的大马车送他们回家,初二佳肴和大哥一家就去二哥家拜年,又在二哥家玩到下午才回行宫。

初三开始大哥大嫂都忙了,大哥要跟新安的官吏、司农部的官吏、海港的大商行管事、水师的将领,皆要往来拜年。

就连大嫂也要招待那些官夫人、富商夫人,大嫂在帝都是不屑于此类寒暄的。

但是她现在不论是女子学院校长的身份,还是大司农夫人的身份,皆需要她跟这些官夫人社交。

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啊!当姑娘的时候,你可以鄙视母亲等长辈无聊的茶会、花会,觉得大人真无聊真虚伪。

当你有一天也要如此社交的时候,你就明白,不是大人虚伪,而是成人社会,社交是必不可少的!

就如现在,这些大商行的富太太们,明明跟悦真说句话舌头都打转,可悦真陪她们喝了盏茶,再送些帝都的流行小物什。

再随便夸赞两句她们的女儿有多知书达礼,美貌动人;她们回去就会跟自家丈夫说自己有多得郡主赏识,会跟交际圈的其她妇人显摆。

她们的丈夫会因为自己夫人在郡主面前有了脸面,而对朝廷颁发的海港各项事宜非常支持。

她们的交际圈的夫人,为了得到跟她们一样的脸面,会努力让自己的丈夫更加努力地经营商行,好早日让她们也有跟郡主拜年的资格。

对官夫人只需要没什么技巧地夸赞两句,她们的丈夫在官场上有多能干,她们的儿子在学堂里读书有多好。她们就会高兴的笑意满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