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619)
为了明年也能得到和郡主喝茶的机会,她们的丈夫就会支持沈郡马的各项策略。
别小看夫人们的社交,就跟男人们的酒桌文化一样,女人们的茶桌文化一样重要!
悦真宴请各路夫人,佳肴自然也要做陪。
她看着大嫂藏去锋芒,变成一个八面玲珑的贵夫人,不禁心中感慨,我家大哥到底是有多幸运,才能娶到悦真为妻啊!
正月初十之后,往行宫拜年的人便少了,而佳肴的堡塞开工了,女子学院也开学了。悦真先陪佳肴一起去堡塞给工人发开工红包。
许多小工都不是新安的人,皆是外地来找短工的,年前的话堡塞的活是怎么也沦不到外地人的,本地酒坊的工人就能全占去。
可年后许多工人都没回来,皆在家过年外加准备春耕,这些外地人从初一开始就每天来蹲点,终于让他们蹲到了这份工作。
一天两餐干饭,八文工钱已经让他们欣喜若狂。没想到的是初十一大早,还有全岭南最尊贵的郡主和谢夫人,来给他们发开年红包。
他们的心情已经不能用欢喜来表达,只跪下谢恩,生怕自己看一眼尊贵的郡主都是亵渎。
除了开年红包一人六十六文,佳肴还送来了一百只烧鹅,中午给他们加餐。至于林先生他们这些匠人的红包,佳肴直接拿荷包包了两个银锞子。
然后俩人抱着朗哥儿又一起去学院,另有一百只烧鹅是给孩子们的加餐。
给孩子们的开年红包只有红线串的两文钱吉祥钱,另有新衣裳、新鞋子和两朵绢花。
给老师是两个金锞子,有老师反映,经过去年秋、冬学院老师带学生四处干农活、到作坊学习的事传开。
百姓才信这女子学院是实打实打女娃娃学技术的,已经有人来问招生的事。
家长们对学费这么低有点不相信,怕后面会再找别的借口要学费。并且入学最少要上三年才能毕业也不太能接受。
第571章 女子技校来了厉害的女老师
悦真听的老师的反映道:“学费的事好说,他们找别的学生打听打听就知道,不会再另收学费。
至于最少上三年才能毕业这一点,是咱们的学院办学宗旨,绝不会变。”
因为女子学院招收的学生最小要七岁,当然如果是孤儿小女孩,会说话会走路就收,先在启蒙班上着,更小的则要送到官府办的善堂养大一点,再送来。
这些小点的女孩子,她们要在学校读到及笄,然后考核通过才能毕业。
至于年纪大点的,哪怕十四、五岁的,最少要读三年考核过后才能毕业。
女子技术学校,学的皆是一技之长,但凡是技术就没有说很快时间能学会的,按照市面上学徒的标准,先打杂两年,才能跟师傅学皮毛,三年都是少的!
但是学院不藏私,只要你愿意学,老师就愿意教,所以但凡用心学,用心练的,三年也能学精了。
佳肴提醒悦真:“今年外地往新安来找工作的人更多,有的还是拖家带口,家中有女儿的,知晓学院后,应该会有不少人把女儿送来。
学费又少,还包吃住,如果能在学院找到工作,每月还能挣到钱。大嫂,你怕是今年要投的本钱更多了!”
悦真不以为意:“没事,去年腊月有荣成商行的海船回来了一批……”
都不用说完佳肴就反应过来,自家大嫂是真正的家里有矿的人!别说学校按预期三千人招满,就是再办几所以她的财力也不成问题!
才过了元宵节,北方还是一片萧条,新安就进入全民春耕阶段。而在这时佳肴收到一封意想不到的信,竟然是漠北的阿力写的。
看看他写信的日期,是去年九月份收到谢清涛的来信,知晓谢母过逝,朗哥儿出生他回的信。竟然到现在才收到!
佳肴对这个时代的通信再次无语,照这个速度,一年能往来两封信就是多的了。
打开信一看,一封给谢清涛的,先安慰他丧母之痛,再对自己不能为谢母披麻戴孝表示愧疚,而后为朗哥儿的出生表示欢喜。
本来想一同给朗哥儿寄样礼物,但送信的驿卒说小东西很容易丢,而大东西送起来要很长时间并且更容易丢。
所以礼物他先保管着,等他从漠北回来,或者他升到三品官,有了自己的兵马,就可以派一支队伍专门替他送东西。
另一封是给佳肴的,同样为朗哥儿的出生道喜,然后自认为很是隐晦地问:“你的狗跟嬷嬷身边的狗搭上话了吗?嬷嬷的主人近来还好吗?”
佳肴心里又是酸又是苦笑,对不起了阿力,人家公主的嬷嬷没养狗!
这一点她可是专门送过大嫂悦真的,虽然悦真很奇怪,小姑子为什么对公主身边嬷嬷的狗感兴趣?
唉,希望这场漠北之战能让阿力升到三品,加油了,盛力将军!
不过一想到阿力努力争军功,肯定就会冲在最前头,那受伤还是小事,万一……
佳肴不敢想万一,只求老天保佑,阿力能够平安回来!他要回来了,就让朗哥儿认他当干爹。
正月底的时候荣成号一艘船从帝都到新安,带来了十八个女先生,涉及各行各业,有些还是隐世高门的传人,皆是秦王花重金替女儿学院聘请的夫子。
秦王和秦王妃不明白,女儿为何要吃力不讨好地办个什么女子学院,还专收平民女。费钱费力费时间!
可悦真一封求救信过去,夫妻俩嘴里抱怨着,行动却是帮悦真找真正有本事的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