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624)

作者: 童夕君 阅读记录

但在朝廷的政策没下来之前,他们可以多派几条船过去拉香料回来啊!

司农部没几条船,并且沈明觉也不是吃独食的人,他立即就跟阳光山庄的管事、水师的季尚、广州府的贺节度使细说了这件事。

很快几人就组建了一只十艘巨船海商船,由司农部官吏领航,再次驶向香料岛。

这次之后,大周人再次感受到海上的巨大利益,海上的无名岛多如牛毛,有的藏金,有的藏石头,能挖到什么全看运气。

哪怕漠北的战局正是紧张时期,一轮新的出海热也悄然升起。

香料岛带回的巨大利益和良种,让大哥以及整个司农部都兴奋了好长时间。而接下来,又一个大政绩把他们砸的差点晕过去。

去年冬种在暖棚里的南瓜,三月的时候开始收获了。

只种了五颗南瓜籽,因为佳肴说了,南瓜应该是二月种,七月收, 跟别的瓜果蔬菜一样。

第575章 南瓜大丰收和悦真有喜

所以暖棚里种的那五颗,就是为了试种一下冬南瓜,看一下收成,再收集一些种子。

五颗南瓜籽,发了四棵苗,在司农部小吏的精心照顾下,长的很好。人工拿毛笔刷子刷了授粉,手动除虫,肥料丰厚。

从结上南瓜开始,每天记录长势,从最开始的漫不经心,到中期的瞠目结舌,到后期的提笔打颤,写下来自己都觉得是假的。

就连司农部别的官员听说了都不相信,非得亲眼来看一看,才相信世上真有比寒瓜更大的瓜,并且此瓜不像寒瓜,是水果还伤地,而南瓜易菜易粮还不挑地!

他们为了试验,两株南瓜是搭了架子的,两株则是沿地爬藤。

三月初六,早就拆了暖棚的南瓜地,四周挤了近百个官吏和杂工,上一次有这么大阵势,还是插秧稻第一次收割的时候!

悦真和佳肴也想来看热闹,沈明觉不让,说人太多,怕挤到她们,等南瓜收到仓库,她俩再去仓库看也一样。

南瓜如今可是整个司农部最精贵的东西,那海船带回的香料虽值钱,但想要政绩升官有建树还得政绩才行,而南瓜,就是送到他们手中的政绩啊!

动手的全是官吏,连递东西的都是官,以后动手的杂工现在像官老爷一样,背着手在外围看热闹。

官员们衣袖的挽起,一手小剪刀,一手麻布,小心地剪了南瓜蒂,将南瓜用麻布包着,放在旁边的凉席上。

最大的十个没摘,留着藤枯自然脱落好留种,就在藤上面过的磅。

沈明觉这个大司农则拿着纸笔记重量,二把手朱大人则亲自过磅。

搭了架子的两棵南瓜苗,共结南瓜十六个,最大的十二斤,最小的五斤。

地上爬藤的共结南瓜九个,最大的八斤,最小的三斤。四个种子用了四个多月,结了二十五个南瓜,共重一百八十六斤!

当沈明觉报出一百八十六斤这个数字时,全场不是哗然,而是寂静,静的可以听到柳林风声,可以听到虫鸣。

沈明觉同样愣了,与朱大人相视一望,两人异口同声道:“再核实一遍!”

又是一轮过磅、计数、汇总,依旧是一百八十六斤!

所有人相视一望,眼神中尽是茫然,不少官吏在掐着手指头算,如果是一亩地那能有多少产量。

细算半天,有人算出两千斤,有人算出三千斤,有人算出一千斤。

可不论是哪一个数,这南瓜毫无疑问是人类史上最高产的瓜类!亦菜亦粮,皮厚,一看就是能长久存储的。

足足过了十几息,那全程负责种植南瓜的瓜果小组常大人,坐到南瓜堆旁边,抱起一个,跟抱月子里的娃娃一样,竟然嘤嘤地哭了起来。

这是喜极而泣啊!别的官员或是来跟他道喜,或是来跟他请教种植法,讨论着百姓种植架子该如何搭?

或是默默核算重量,都一样的感觉,若非亲眼所见,是绝不相信有产量这么高的瓜果的!

沈明觉让人把摘下来的南瓜拿棉皮包起来,挑两个快马加鞭送到帝都。官员看着大号的都没摘,提议摘两个送到帝都,不然朝廷不会相信的。

沈明觉同意了,挑了两个最大的,黄皮带青纹,小心地拿厚棉皮包了一层又一层,连同他和整个司农官吏一起署名的奏折,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帝都!

而后又将摘下来的南瓜,挑两个大的送给贺节度使看,贺节度使是知道南瓜的,刚得到种子的时候沈明觉就写信跟他说了。

剩下的则全拿到库房放着,以供研究食用和储存方法用。

待佳肴抱着朗哥儿和悦真一起来看南瓜的时候,沈明觉那股子激动的兴奋已经藏好,在妹妹和媳妇面前装的很淡定。

“四颗产量一百八十六斤!史上最高产的瓜果,我们司农种出来的!”

迎着两人目光,他不自然地咳一声:“当然,种子是佳肴和娘子寻到的!你们记头功,皇上给了赏赐,我那一份给你俩平分。”

佳肴和悦真相视一笑,悦真敲着南瓜笑道:“谁要你的赏赐!佳肴啊,这个怎么吃?咱们先尝个鲜!”

沈明觉忙道:“这些得留着做研究记录,娘子,春上种的这一批就多了,咱等秋里随便吃!”

悦真自然不听,直接挑了个黄橙橙的,抱起来丢给青音:“即是研究,也要研究怎么吃啊!本郡主就舍身为民,先替百姓试吃了!

佳肴厉害了,看人家胡姬丢个瓜子皮,就给咱们大周找了这么好一个瓜回来!

以后没事我带你多去码头走走,指不定还能发现好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