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七零:我有一栋百货大楼(1062)

作者: 金克丝的救赎枝 阅读记录

“咱们裁缝铺是走中高端路线的,卖的衣服都不便宜,能时常来惠顾的,家里都不差钱。这样的家庭,也舍得给孩子买衣裳。”

徐婉宁让张玉玲做的,是童装。

在羊城的批发市场转的时候,徐婉宁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服装市场基本上都是以女装居多,但童装却只有很小的两个店面,卖的衣服款式也不大好看。

京市的百货大楼和友谊商店里倒是有卖童装的,但有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款式太少,可选择性太少。

可以说,松寒四个来到京市这么久,徐婉宁几乎没有在外面给他们买过衣服,基本上都是林母亲手做的,布料舒适,款式也贴合,只有徐母和大伯母二伯母还有姑姑,给孩子们买过几次衣服。

很贵,但孩子们更喜欢林母做的,因为款式是徐婉宁自己设计,林母亲手制作的,不论是从款式还是到舒适度,都是最高的。

而百货大楼买来的款,孩子们穿过几次以后,就束之高阁了。

所以回到京市后,徐婉宁就想着要将童装做起来。

这个市场很大,只要做得好,就能挣到大钱。

“阿宁,你觉得童装定价多少合适?布料我用的都是咱们店里最好的,这要是做成女装成衣的话,布料和手工费,一件怎么着也得七八十块钱。童装的布料只用了三分之一左右,收三十块钱你觉得成吗?”

张玉玲说这个数字的时候,自己的心都在打颤。

百货大楼一件童装,也才卖十几二十块钱。

他们卖三十,真的已经很贵了。

“像这种外套,定价五十左右。如果顾客一次性要的多,或者是面熟的老顾客的话,可以适当地优惠一点。等开了春天气暖和了,穿单衣服了,价格就能降一降。比方说,一件上衣二十,一条裤子二十,如果买一整套的话,那就是三十八块钱,讲讲价三十六也能卖。”

“女童大多数都是连衣裙,连衣裙的用料要比上衣裤子的套装来的省一些,所以价格还能再降,春装的就三十三到三十五,夏装就三十到三十三的样子。”

“当然了,我说的只是一个大致范围,具体的你自己定夺。”

张玉玲庆幸自己一直坐在凳子上,否则听到徐婉宁的话,她肯定会腿软站不住脚。

“阿宁,你刚才说卖多少钱?”

“玉玲姐,你是觉得咱们卖的太贵了吗?”

张玉玲点头:“不是太贵,是非常贵,相当贵!要知道,现在厂里的工资一个月也才四五十块钱,买一套衣服就要去了大半个月的工资。再说了,现在谁家只有一个小孩儿的?要买那就是成套的买。”

一次买上三四套,那就是上百块钱了,寻常人家哪儿能拿得出来?

徐婉宁笑笑,指着裁缝铺的招牌:“玉玲姐,你仔细瞧瞧,那四个字是什么字儿?”

“高级定制。”

“玉玲姐,我从一开始就跟你说了,咱们裁缝铺,主打的是走高端路线,所以来咱们店里做衣服的人不算太多,但咱们的营业额和净利润,比起同行来不知道高出多少。”

“能多次来咱们裁缝铺里做衣裳的,收入肯定不止你说的那个数。给家里孩子买几套好衣裳,这个钱他们肯定舍得拿出来。”

看着张玉玲脸上纠结的表情,徐婉宁越发感觉自己像个“奸商”了。

但她说的也没错,贫富差距一直都存在,哪怕是最艰难的时期,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却还有大把大把的人天天大鱼大肉糟蹋粮食。

别说京市了,就说她下乡的地方,那么偏远又贫瘠的小镇子里,有钱人就不少。

而且他们现在所处京市,有权有钱的人多到难以想象,舍得花钱做衣裳的也大有人在。

徐婉宁不认为自己是“奸商”,因为他们裁缝铺,一开始的定位就是高端。

布料,她们用的是同价位里最好的,衣服也是一针一线亲自手缝出来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裁缝铺比起其他裁缝铺,最大的优势是设计。

设计主要是徐婉宁在设计,毕竟她的审美遥遥领先,哪怕她不是专业的,但只要她将自己前世买到的好看衣裳都画下来再做减法,拿给张玉玲和林母去缝制,做出来的衣服都大受追捧。

而且他们裁缝铺主打的服务是,没有一模一样的衣服。

一个款式,卖给一个顾客后,就不可能再生产第二件一模一样的。

第981章 我是大怨种

哪怕是顾客带了熟人来,点名要定制一样的衣服,她们也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做点改变,主打一个不会撞衫。

设计费很贵,版权也很贵,这些都要算在成本里面。

而她们裁缝铺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正是因为款式新颖以及不会撞衫,质量好都是其次的。

能舍得花大价钱来定制衣服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自然不愿意跟别人撞衫了。

童装亦是如此。

当然了,童装不可能像成人的衣服那样,每个款式只做一件,但款式新颖,用料也是最好的,让孩子们穿的舒适的同时,还能穿的开心,这就是徐婉宁的目的。

“咱们开门做生意,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挣钱,这不丢人。咱们凭借的是自己的双手和大脑,不偷不抢,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玉玲姐,你听我的就是了。”

张玉玲只能点头:“成,那就都听你的。定价就按照你说的来,我只管做就好。但我觉得吧,一开始咱们也不要做的太多,免得没人买,放在那儿就浪费了。”

手工不值钱,但是布料贵啊,一件衣服的布料成本都得好几块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