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七零:我有一栋百货大楼(250)

作者: 金克丝的救赎枝 阅读记录

“婉宁啊,你在书上有没有看到过,关于土壤盐碱化的治理办法?”

“有。”徐婉宁将自己一早就写好的资料递给了陈老师。

“陈老师,这些都是我根据书上的内容,以及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总结出来的,我也不确定是否全都正确,所以还得陈老师和其他老师再深入研究研究。”

陈老师看着这张写满字的纸,如获至宝。

哪怕他没完全看清上面的内容,但他无比确定,这张纸上的资料,一定可以帮他们解决这个难题。

而大棚那边,也有了新的进展。

某天下过大雨过后,雨水顺着大棚的底部渗进了土壤,很多原本即将成熟的蔬菜,因为这场大雨被毁了。

金老师等人虽然遗憾难过,但还是面色如常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毕竟,这种情况之前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

他们都习惯了。

徐婉宁看着实验数据上又新增了几项,不经意间说道:“咱们是不是可以减少肥料和药物的使用?”

她的话说出口,在座的几位老师都将目光放在了她身上。

这一个月一来,徐婉宁除了做饭外和休息外的时间,基本上都跟在老师身后学习,她的认真程度,让各位老师都对她十分喜欢。

而且她总是能在不经意时间说出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想法,从而改变他们研究的方向。

所以,现在徐婉宁开口,大家都目光灼灼地看着她,期待着她接下来的发言。

徐婉宁不好意思的笑笑:“我也是从陈老师那边得来的灵感。既然土壤会因为盐碱化严重,从而导致被污染,无法让农户作物正常生长,那咱们大棚应该也会有同样的顾虑吧?”

“我以前在黑省下乡,当地使用的废料都是天然的粪肥,用量一般都卡的很精准,一亩地最多多少,最少多少,必须得在这个区间来。少了不起作用,多了,会烧坏种植的作物。”

“我当时问过老农民,他说上肥最怕的是积肥。积肥会导致使用的土壤的本质发生改变,降低吸收能力,影响农作物的生产……”

徐婉宁将自己的观点,用附和这个年代思维的方式说了出来。

听完她的话,金老师猛地一拍桌子。

“我就说感觉哪里有问题,很可能是我们的药物使用太多。”

为了让大棚蔬菜长得好,他们没少使用药物,可以说经费的大部分都拿来买农药了。

而药害的潜力也很大,优势症状明显,有时隐形,不易被发现。

他们对农药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感,总觉得使用农药多了,大棚里的作物就会长得好。

其实,这个观点从一开始就是错了。

就好比是人,没生病也吃药,说是预防疾病,实则改变了人的体质。

“还有一个问题。”

“我们大棚的排水做的不大好。我听杨老师提过,这已经是咱们第三次因为大雨导致蔬菜被毁。大棚种植既害怕旱害,也害怕雨害。我个人认为,比起积肥和药害,咱们应该想办法将排水再好好解决一下。”

“这个问题我们之前就考虑过,也试过用其他方法解决,但效果甚微。你也瞧见了,咱们这儿一共有六个大棚。西北方的那两个,是咱们第一次雨害过后重新搭建的,排水也找了建筑系的专门来解决过。但,依旧没能成功。”

探讨进行到这里,已经没办法继续下一步了。

徐婉宁到底不是专门学这个的,她只能将自己后世了解过的说出来,试图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

但后世的大棚技术已经有非常成熟的体系了,而且各种农用工具和农药,也都经过了很多代的更替,达到了高水准。

这都是现如今的情况下无法比拟的。

果真是寸步难行。

徐婉宁心情说不出的低落。

她本以为,自己凭借着后世学习到的知识,帮助这个年代的百姓早日过上好生活。

但她会的,真的只是理论知识。

一旦用于现实中,还是有很多地方达不到要求。

第228章 徐婉宁钻牛角尖

又是一个月过去了。

土壤污染的治理已经取得了质的飞跃,那片荒废了许久的土地也重新种植上了农作物,并且长势不错。

陈老师等专门负责照看那片土地的科研人员,相拥着喜极而泣。

但,大棚蔬菜的种植,始终没有进展。

那场大雨将他们之前一个月的努力全部冲刷了,后续的一个月,虽然一直在寻找蔬菜被毁的原因,但始终不得要领。

即便是接受了许多后世先进科研知识的徐婉宁,面对这种情况也束手无策。

那一阵子,她整个人都呈现出一股颓势。

这是她穿书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生出这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金老师一直带领着徐婉宁,跟她朝夕相处,因此,徐婉宁的反应她全都看在眼里。

夜里,金老师洗漱完,路过徐婉宁的宿舍,看到有昏暗的光线透过门的缝隙传了出来。

“婉宁,我可以进来吗?”金老师抬手敲了敲门。

徐婉宁急忙放下笔,起身去开门。

“金老师,您来了。”

“介不介意我进去坐坐?”

徐婉宁急忙错开身,让金老师进门。

不大的宿舍,被她规整的很整齐,桌面上还有一个吃了罐头后洗干净的玻璃瓶,里面插了几朵从田垦上采摘的鲜花。

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但却让这一方小小的空间徒增了许多温馨。

金老师将目光放在桌面的笔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