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哪朝好奸臣重生三次!(250)+番外

作者: 清风匝地有声 阅读记录

只是因为经历过很多事后,精气神大不相同。

可是大半年的相处后……

严孤山不敢多想,匆匆起身,慌乱地换了衣裳,冲到后院打冷水清洗。

可那股尴尬与不安却如附骨之疽,紧紧缠绕着他,挥之不去。他的内心像是被无数只蚂蚁啃噬,烦躁不已。

他回屋后,思来想去,伸手把郑鹤抱到桌子上。

然后在郑鹤惊愕的目光中,直直地跪在了他的面前,口中开始念起清心咒。

郑鹤居高临下的看着这有点滑稽的一幕,突然想起那日在李府回去找太子时,无意中听到二人的对话。

“我听小鹤说,你在归墟山上真遇着神仙了,我又见你去了紫虚山好几趟,不会是真要开始信神了吧?”

“大人还是不放心我啊,”严孤山笑着摇了摇头,“我什么神仙都不信,但若说真有什么信仰……我信他。”

郑鹤虽只是一个鬼魂,但此时,不知是何种神秘的力量在作祟,他的灵魂深处突然涌起一股强烈得如同汹涌波涛般的情感。

这股情感似是突破了生死界限,竟附身向前,伸出手,一把抓住了严孤山的手。

严孤山只感觉一股凉意从手上传来,那是一种不同于常人的触感,却又莫名地熟悉。

他的心猛地一紧,想要抽回手,却发现自己像是被定住了一般,无法动弹。

郑鹤将太子的手轻轻贴在自己那冰冷的脸颊上,仿佛在寻求着一丝慰藉,又像是在倾诉着千言万语。

严孤山紧闭双眼,他不敢睁开眼看眼前的这一幕。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尴尬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

他害怕看到郑鹤的眼神,害怕面对这超越常理的亲昵举动,更害怕自己内心深处那被压抑的情感会在这一刻如决堤的洪水般泛滥。

而郑鹤,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深情与眷恋,那是跨越了生死的思念。

他看着太子紧闭双眼的紧张模样,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微笑。随后,他微微低下头,轻轻地亲吻了太子的手心。

太子睫毛轻颤,他缓缓睁开了双眼,目光直直地看向郑鹤。在那一瞬间,四目相对,仿佛时间都为他们停止了流淌。

在郑鹤的双目中,深情、眷恋,还有那跨越生死的思念,如同深邃的湖水,让他一不小心就沉溺其中。

在这一刻,严孤山才恍然明白,自己爱的是那个人的全部。

成熟的他、青涩的他、殚精竭虑的他、心无杂念的他。

无论是曾经那个郑长忆,还是如今以鬼魂之姿出现的郑鹤,他们本就是一体,没有任何差别。

此时此刻,两个人都在心中纳闷。

这样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如今才想通。

第170章 天佑太子

这几日,严孤山常常被叫去暖阁单独问话。

郑鹤看他每次出来脸色都不太好,他很担心,但是严孤山又坚决不准他跟着去,回来也只说是皇帝铁了心要整治周氏了。

之后数日,大理寺和刑部内一片繁忙景象,官员们夜以继日地梳理着关于周皇后的罪证。

那一份份卷宗,犹如承载着罪恶的船只,从大理寺和刑部朝着养心殿源源不断地驶去。

这些罪证,详尽且确凿,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周氏一族罄竹难书的恶行。

从利用周皇后在宫中的权势,大肆贪污受贿,致使国库亏空;到在朝廷各个关键职位安插亲信,结党营私,将朝廷上下搅得乌烟瘴气;再到暗中谋划,妄图颠覆皇室,每一项罪名都触目惊心,足以让周氏一族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只是对于这些证据,严孤山却不再有丝毫过问之意。

他每日白天带着御林军在城墙上巡逻,晚上回到东宫,整个人还紧绷着。

他和郑鹤的心结解了,但日常互动还是如常。最多是严孤山把头躺在他双腿上,用他的手冰一冰自己的额头让自己清醒一点。

因为周传策并没有选择走太子给他的生路,将自己的长姐周皇后推出来承担罪责,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疯狂、更为决绝的道路。

他联合周氏全族上下,准备发动一场震惊京城的叛乱。

他们的目标,是杀进皇宫,拥立周皇后的孩子,企图篡夺皇位,将整个国家的命运置于周氏一族的掌控之下。

这无疑是对皇家权威的公然挑衅。

但皇帝一点儿也不慌。

慌什么?他们不就是为了皇后来的吗?皇后现在在后宫,又不是在他周家的后花园。

皇帝派人日日看守皇后和她的儿子,防止他们自杀。他根本没想过打或者谈判。

一个女人,而且是一个已经对家族没用的疯女人,不值得大动干戈的。

他的想法大半是对的,周家的亲卫们,每日穿盔带甲列阵城楼下。

日日逼宫,却不敢越雷池一步。

皇宫的城墙,宛如一条盘踞在京城的巨龙,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

太子心中清楚,如今的局势已经如同紧绷到极限的弓弦,一触即发。

尤其是京城的兵马分布,就像一座摇摇欲坠的天平,御林军和周家军各占一半,维持着一种危险至极的平衡。

御林军,这支看似强大的皇家守卫军队,实则内部鱼龙混杂。其中大部分都是世家公子,他们身着华丽的战甲,却更像是来军中镀一层金的纨绔子弟。

这些世家子弟加入御林军,或是为了家族的荣耀与利益,或是为了在宫廷中获取更多的权力和地位。

他们平日里在京城的繁华中养尊处优,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对于战争和忠诚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