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秦始皇八卦被抓包(108)
但六国贵族余孽的人手不在少数,他们都以复国为目标。
还有许许多多的六国人,并不为普通的黔首生活着迷。
他们认为始皇帝在占领他们自己的领土,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义。
而一旦复国……
所谓的从龙之功,也将令他的家族受几世荫庇!
所以,此刻见天幕再度出现,最气愤的就是那些把握此等时机,要将大秦局势搅浑的人。
“我还以为这该死的天幕不会再出现了,等了这么久,确定它消失了才开始刻字埋石。而今居然……”
“无碍。我在咸阳宫的线人传来一个猜测……秦王最近有些反常,可能身体出了问题。”
“哈哈哈哈哈天佑我们!这天幕再怎么帮这秦王,也改变不了秦王短命的命运!”
“之前那宦官,已经爬到可以接触到秦王的位置了。”
“既是如此……那此人也该发挥作用了。”
他们的隐秘商讨无人可知,而天幕的声音在此刻继续响彻天地间。
众所周知,一个朝代的成长,离不开帝国的强大。
而帝国的强大,不可能只凭一位皇帝就能做到。
一个英明的皇帝固然是最重要的。
但是,每一位为帝国添砖加瓦的人才,都功不可没。
在大秦以及大秦之前,大部分都是举荐。人与人之间的举荐,以及自荐……还有就是凭运气在外面碰到了心仪的人才。
不得不说,能做实事的大才者,是帝王们费尽心力都想要求得的存在。
那么我们几千年来的皇帝找部下,就都只能靠关系和运气吗?
当然不是!
所以,今天我想谈谈,跨越了一千多年,经历了数个朝代……
更令周遭国家,比如本、韩国、朝鲜,也深受影响的……
为帝王们筛选了无数人才的……
科举制度!
这是什么制度?还可以筛选人才?
李斯闻言好奇万分。
他正捧着竹简,想要去寻秦始皇。
自己的儿子李由,在安排好他那边的郡县事宜后……
从三川郡赶往了南阳郡,协助蒙恬,抓捕了一连串的反贼。
这等振奋人心的消息,定然要告知秦始皇!
走到一半,又见天幕开启……这不更是打了那些散布谣言的反贼的脸?
李斯心中激动,立于廊下,望向天幕上显现出的“科举制度”四个字。
对于封建王朝的朝代而言,科举制度在于选拔人才上面,已经是最为公平的形式了。
它可以令阶层不那么固定,不会者永远都是者。如果真这样,那么这个朝代迟早要玩完。
只有忽略每个人的出身,寻找出最适合、最有能力的人来成为某任官吏,才能引领这个王朝生气蓬勃。
要知道,如果官吏永远都是世家子弟来当,那怎么能全心全意的为黔首做事呢?
并不是说世家子弟不好,只是对于大部分世家子弟而言……他们所站的角度都不同,又如何能够得到黔首之心的偏向?
那又要如何使王朝的底层稳固发展,打好基础呢?
所以,在选拔人才上,一定不能固步自封,垄断阶层,阶级分化!
“不错,很有道理。”
王绾此时正在与冯去疾身处同一处。
他在赞同完天幕主播的话语后,又对冯去疾说道:“王贲不是在镇守边境吗?怎么突然请命想要回朝?”
冯去疾悠悠哉哉的将手中的竹卷,置于案桌上。
抬头看向自己前面端坐着的王绾说道:“王翦去寻他。与其说王贲想要回朝,不如说他在护送自己年世已高的亲翁,回朝面见陛下。”
王绾抬手摸着自己的胡须,疑惑不解:“王翦灭楚时,从陛下手中可是拿到了不少的田地与赏赐。他年岁以高,自己的儿子又手握重兵,何必再来掺和朝廷之事?”
“别人的事,我也不掺合。总之咸阳这边官员已满,王翦想加入,怕也不是容易的事。”冯去疾说道,“这消息,陛下也已知晓。”
“那陛下之意是?”
“见之。”
-
在春秋之前,就像我所说的,入朝为官这条路径是被垄断的。
那个时候的制度,被称呼为‘世卿世禄制’。
他们是不会越过宗族选取官吏,都是互有血缘关系。
什么时候发生的改变呢?
是直到春秋的‘礼崩乐坏’!
在那混乱而毫无礼法的时期,才使原来并非贵族的底层之人得到了任用。
这时大部分都是由举荐来选拔人才,对比之前来说确实是一大进步。
但是,还没有成为一个系统的方式。
直到汉朝才形成了真正的察举制与征辟制。
需要各级官员进行举荐人才,再对人才进行考核,以此来选取官吏。
只是汉代的考核,和我们后代所形成的科举考试有着特别明显的区别……
汉代的考核,其实只做了辅助性的作用。
最主要的是举荐。
举荐后,就已经决定了被举荐者能够成功。
有人评价了汉朝时的考核制度是怎样的……
‘当时未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
所以当时的考试,说实话并不太公平。
再到后面魏文帝时,更是将所有的选择权,都交由了任命的官员来进行负责。
直接造成了寒门难以入仕,贵族把持了整个朝政。
虽然这些都是发展中必要的过程,但是大秦还是不要学。
咱们可以直接跳过它们,选取对封建王朝最适合的、最公正的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