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播秦始皇八卦被抓包(141)

作者: 阅川枕流 阅读记录

“能被那汉高祖赞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不知是何等的谋士。”

“只是这张良,好像之前听天幕说过,乃是想要刺杀陛下的一个人。”

“你这么一说, 我好像也有一点印象。当时天幕只是提了一下,万万没想到居然是如此能人。”

“也不知这张良对比之前说的汉丞相陈平,又有何等过人之处。”

“可是陈平能当丞相, 应该比张良更有实力?”

“这也说不准,也许其中还有其他的缘由。毕竟从那汉高祖口中说出的‘汉初三杰’三人的名字,其中之一是张良此人。”

“那我可真想快些听天幕神女说道说道这人了。”

“听你们对话所言, 我也甚是好奇。且听天幕神女,如何言谈于他罢。”

张良乃韩国贵族出生, 这件事倒是无甚争议。

可是张良之姓氏,至今为止,两派学说依旧争论不休。

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中就提到了这个观点, 他认为张良本来并不姓张, 同时还认为其他一些张姓之人,也非出自张姓始祖。

他们这一派认为, 张良曾经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失败后,为了躲避抓捕, 所以改名为张良。而他的本名应该为姬良。

但是有学者认为, 这话极其荒谬。

因为张良祖父名为张开地, 父亲名为张平。他们在韩国时, 就已经姓张。

那么张良,自然并未改姓。

然而,他们张氏确实祖上是出自于姬姓。所以才会引发一些人的误会。

不过真实事件并不可考据, 我个人更倾向于张良并未改姓。

我认为就其史料上来说,姓张显得更为准确真实一些。

张良此人我之前曾提过, 如果你们还记得的话……他就是散尽家财,在淮阳寻找仓海君制定谋杀秦始皇计划之人。

在秦始皇东巡时,张良打探出路线后,令大力士将一百多斤的铁锤击向了车辇。

当然结局你们也已经知晓,秦始皇并不在那最豪华的车辇中。

再说回张良的身世。他的祖父张开地,可是在韩国连任了三朝的宰相。而他之父张平,也继续连任了韩国两朝的宰相。

所以张良的出身可谓是韩国贵族中的精英。

若无意外,在张良长成后,应该会继任韩国宰相。

可惜,韩国在他尚还年幼时便灭亡了。

秦国灭掉韩国后,张良在那时家境依旧还不错。但是在他弟弟死后,张良便觉孤身一人,家国皆无。

于是他把所有的家财全部散尽只为反秦,替韩国报仇雪恨。

而在初次刺杀秦始皇失败后,张良一直躲避那些抓捕他的追兵,且还在桥头遇见了一名老翁。

老翁故意将鞋落于桥下,命张良前去捡来,随后又令他替自己穿上。

张良当时心中所想,不得而知,可他确实对老翁十分尊敬的穿好了鞋。

这是老翁对张良的第一次试探,同时约张良五后的凌晨在桥头相会。

结果当老人却故意比张良提前到达,并呵斥他误时违约。此乃第二次试探。@无限好文,尽在文学城

在下一个五后,张良头一夜便在桥上等候老翁。他这等真诚而隐忍的态度,令老翁十分满意。

所以在这第三次试探后,老翁认可了他的为人,并递给了他一本书……也就是《太公兵法》!

而那老翁是谁呢?正是圯上老人黄石公!

他初见张良便觉入眼,于是三次试探意满赐书。

而张良从此夜夜细细研读此兵书,终成老翁所言的王者之师。

也就是他与圯上老人的缘分,成就了那个韬略不凡、足智多谋的谋圣张良!

“真的假的?那可是黄石公!与鬼谷子齐名呢!”

“那张良可真是好运气……若是我也能遇见黄石公,岂非我便是下一个张良?”

“呸,想什么呢?就你这模样,黄石公怎么会看上。这般神人,能瞧见的必然是天纵之才!”

“你说了又不算,还不得黄石公见过我之后才能知晓。你瞧我这体格高大威猛健硕,怎知黄石公就看不上我!”

“那可不一定,这天幕说过张良面容俊秀,和你长相就不是一类人。”

说话间,天幕的声音继续传出。

而张良,又是如何与汉高祖相识的呢?

在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也随即召集众人,开始了反秦之战。

但是后来他觉得势单力薄,孤木难支,于是便想要去投奔楚王景驹。

结果在路上,正好遇见了汉高祖。二人一见如故,交谈甚欢。

因十分投机,所以张良临时改变主意,改为跟随汉高祖。

而且,汉高祖很尊重张良,听从他的建议,以他的策略为主。

这也让张良更加的死心塌地追随此明主。

张良跟在汉高祖身边,乃是一位智囊的存在。他因为身体虚弱,所以并没有领兵打仗。

可是每次汉高祖出征,张良都时时刻刻伴随在他的身侧。

汉高祖第一步的成王之路,便是因张良的计策得以成功。

当时楚怀王与所有跟秦朝抗战的将领们有所约定,也就是先入关者即可称王。

汉高祖采取了张良的建议,以财宝秦将,令其反叛。再趁秦军不设防之际突袭,大败秦军。

汉高祖因此抢夺先机,比项羽更快的攻入咸阳之中。

随后汉高祖面对咸阳宫中大量的金银财宝,想要安居享福。

樊哙进谏他却并不听从,直到张良有理有据的进行劝导,汉高祖茅塞顿开,随即放弃宫内财物和享受的想法。

并再次听从张良建议,回了灞上修生养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