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秦始皇八卦被抓包(142)
此时的退步,是不与项羽正面对上,暂时妥协保全实力。
与此同时,张良还让汉高祖走之前,在外对关中众人‘约法三章’,告知众人自己是为解救他们而来,安抚民心。
再对比项羽之后攻入咸阳,放火杀人的情形,关中黔首的心自然是彻底偏向于了汉高祖!
这番举措,令汉军有了坚实的民众基础,为后续奠定了基石。
“从这件事倒是可以看出,若无张良,汉高祖在入咸阳时,便已经被迷了心智,更勿谈后论。”
“这可不一定,那汉高祖能够成功,与他自身也脱不了关系。即便没有那张良,恐怕到了后面也会自己醒悟过来。”
“你们此言皆有道理,不过未曾发生之事谁也说不准。就如今而言,的确乃张良之功。”
秦朝的官吏们皆讨论着张良此人。
当然,张良所做事迹远远不止如此。
天幕上的女声还在以她的节奏说着:
因为汉高祖提前攻破咸阳,项羽大怒,想要攻打汉军。
而张良在这时,巧妙地笼络了项伯此人。
第二,汉高祖赴鸿门宴时,即便其间他一直表明自己没有背叛项羽的意思,可项羽的亚父范增并不相信他。
他认为要将危机扼杀于摇篮之内,所以安排了项庄舞剑,意欲刺杀汉高祖。
但是,项伯却一直护着他,抽剑抵挡项庄的攻击。
也正是因为项伯的帮助,才使樊哙有了时间可以进入帐中保护汉高祖!
结束后,因项庄刺杀一事乃范增所为,在其失败后又有项伯帮刘邦说话,项羽便不许范增再杀汉高祖。
这一场生死之间,若无张良提前谋划,汉高祖怕是早已被项羽所杀。
而在后来项羽自立西楚霸王之后,封刘邦为汉王。张良建议其烧绝栈道,向所有人表明永不东归,以此来打消项羽的猜忌。
这件举措也令汉高祖保全了实力,免去了项羽的攻打之心。
听到这里,原本就因为那“汉初三大名将”与“汉初三杰”大部分都是从项羽手中离开,投奔汉高祖而去的这些事……导致心里憋闷的范增。
此刻再度对项羽无法理解。
那么好的时机,他却偏偏放虎归山,如此轻信项伯,轻而易举的放过了这尊王。
看来即便没有离间计,项羽后面也会那般对待自己,毕竟他从未信任过自己。
手下那么多的能人将士一个接一个的离开,项羽的缺点显而易见。
“罢了。”
范增闭目片刻,拂袖离去。
项羽看着他的背影,面上晦暗不清。仿佛时光重迭那般
天幕口中的西楚霸王,以及如今年少的项羽……
都对范增没有挽留。
后来汉高祖在攻打楚都彭城时兵败。
在此危亡的时刻,张良向汉高祖献策:谏连三雄,联兵破楚!
这时,就到了我之前所说过的时间点……
派遣军中的谒者隋何,去策反九江王英布!
并同时让汉高祖联络彭越与韩信,形成内外联合一起去攻击楚军,使汉军的战略方阵由此将防御转为进攻。
在公元前贰佰零肆年时,汉高祖被楚军围困。有人献策,让刘邦实行分封制,将之前六国贵族之人分别封六王,以此来削弱楚国和壮大自己的联盟。
而张良听闻后,直接使用桌上的箸来摆放比划,举例出不能分实行分封制的八条理由。汉高祖被说服,立刻将刚刚刻好的六国玉玺直接销毁。
这也正是他之后,能够称帝的一大转机。
否则天下势力再度分散,又要回归春秋战国局势。
这件事也被称为:借箸安刘。
又到第二年,汉高祖依旧被困于荥阳。这时韩信上书要求成为代理的齐王。
汉高祖愤怒不已,正要发作,却被陈平与张良二人劝下。
张良让汉高祖直接告知韩信,不必代理,直接成为齐王!以此,稳固韩信之心!
这才有了之后的垓下之战,楚军大败项羽自尽,楚汉战争结束。
后来,天下初定,有人提议定都洛阳。但张良觉得洛阳坚固却易腹背受敌,提议定都长安,认为长安乃为天府之国。
汉高祖采取了他的建议,定都长安。
后来论功行赏,张良急流勇退,并不要汉高祖所给的三万户封地,只留几千户便足矣。
他后来的行踪鲜为人知,有人说他因体弱多病不出门,也有传言他云游四海逍遥自在。
@无限好文,尽在文学城
再后来,他迫于无奈被吕后请回了朝中。但这也是后话了。
说到这里,我又不得不提及古人写的一些杂剧,所导致的张良趣闻。
其中有写黄石公的妻子黄石婆,让张良穿上女装躲避追查。
更是评价张良眉眼如花赛观音,与妙龄女子无异。
因《吟风阁杂剧·黄石婆授计逃关》这本杂书,我们后人好多都以为张良喜好女装。
更是在影视剧里给他穿上女装,使其形象愈发的深入人心。
其实,虽然张良面若好女,但并没有穿女装的嗜好啦。
此时正听得入神的张良本人:?
但是他并没有在女装一事上深究,而是紧抿着嘴唇提起了心。
此时的他还没有刺杀秦始皇,更没能得到黄石公的试探和兵书……
尚且稚嫩的自己,远远未能成为那天幕所言的谋圣。
天幕所说的张良,过完了那般快意的人生。念及此处,他又不免心生悲怆。
如今天下人皆知“汉初三杰”,那暴\虐无道的秦始皇,必然要追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