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秦始皇八卦被抓包(42)
听闻扶苏之语,蒙恬再度眉头紧蹙:“你的设想很美好,但是不切实际。若是人人皆能坚守己心、恪守本分,又何来的之前战火纷飞!”
“你说的对,所以我们更要将孔子学说发扬光大。派遣诸多博士去巡游疆土,教习黔首。也要让官吏们以身作则,启发黔首内心的淳善。”扶苏俊秀的眉眼皆在发光,对着蒙恬说道。
蒙恬气得笑出声:“那现如今六国贵族余孽皆想要复国,你难道站在军阵前,对着他们一番说教,令其放下兵器吗?”
扶苏难得露出惊讶的表情:“你怎会如此想?战场当中前去说教,岂不落一个万箭穿身的下场?”
他温和一笑,继续说道:“对敌军自然是要打。将他们打疼、打服,不敢再反抗时……再好生教导他们。”
蒙恬:“……”
看着笑得温润的扶苏,他怎么觉得对方和自己想象中有那么一丝微妙不同……
“花费诸多时间去教习,还不一定能够收获你所想象的结果。为何我们之前的朝代,如那天幕女子所言礼乐崩坏?这便是因为,人之心皆琢磨不透,不是每个人都能施加教习而产生变化。”
蒙恬并不认同,他眉间皱褶深刻,对扶苏说道。
“律法可以约束每一个人,比拿博士去教习而言,更适合稳固天下太平。”
“严法之下,必有苦楚黔首。”扶苏叹息。
“我知你之心宽厚仁和。”蒙恬也随他一同发出幽幽叹声,“只是……为帝为皇,尚缺矣。”
-
秦朝的法律令十分繁多且细致,里面的内容已相当完善。
秦朝的法律形式有‘律’‘令’‘式’‘程’‘课’等,更有《秦律十八种》与《法律答问》等法律令文书,里面收录多种律文。
对于量刑和定罪的责任上面,秦朝的法律分为几个方面:
首先便是定罪的年龄,秦朝以身高来确定。男性为六尺五寸,女性为六尺二寸。
其次,便是与我们的律法相同的,要区别对方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
然后,便是数罪并罚的情况。一个人若犯多种罪行,在量刑上,定然要加重。
还有,就是共犯加重和自首减刑。多人实行犯罪,严法重惩。同时,犯罪后自首,罪行便会减轻。
最后,是诬人反坐。也就是说,别人并未犯罪,而你却去诬陷于他。令无罪者入罪甚至于被判重罪,那么你将受到诬陷别人时那道罪名对应之刑。
而在这责任划分上,大部分其实与我们现在的法律相接近。由此可见,秦法对后世影响颇深。
天幕如今所说之律法责任划分,乃秦国时期便已修整好的条例。
秦始皇让随行宫人们给自己与几位大臣摆上了案桌,并摆上竹简、刀笔、毛笔与油烟墨等物件。
“朕一直觉得律法尚不完善,若此女子说到你们未曾写到的律法条例,便记载下来。”秦始皇轻笑说道。
他分明与众人都在同一片地界,却只是端坐于此,便形成了天然的威压,令人不敢直视。
“诺。”几位大臣连忙应下。
虽然天幕之光十分明亮,但秦始皇还是安排侍从在他们中间点燃了火堆。
火气灼热,几人征得秦始皇的同意后,便转移长席与案桌,朝后退出了几尺的距离。
多年以前,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的秦墓中,出土了名为《为吏之道》的竹简。
《为吏之道》里面某些地方与儒家的一些经典记载相通,比如《礼记》等。
其实从这一点来看,一些人批判秦始皇‘重法轻儒’‘单腿行走’等话语,有失偏颇。
还是我之前曾经说过的,秦始皇重法,是因为秦朝需要法。他重法,但并不轻儒。
只是单纯的儒家思想,根本不能支撑起整个大秦帝国。
秦朝一向强调以法治国,以吏为师。因此《为吏之道》中,有对官吏进行道德的规范和行为的详细要求。
最先便是必须廉洁正直、谨慎坚固,严厉而不暴虐,宽容而不生怨。更有‘五善’与‘五失’之说。
然后,就是要精通法律令。了解并精通法律令,不仅可以治下有为,还能明见己身。
最后重要的一点是,官吏犯法,加重处罚。
秦始皇将自己的帝国武装成了一座庞大的法律机器,不管官吏还是黔首,皆听从法律条文来行事。
这无疑是加强以及稳固了大秦朝的安定。
但对于刚经历过礼乐崩坏与战争的无数人来说,自然无法接受。
他们认为刑法过重,乃严刑重法。
而秦法是否过重,我可以大致说一说,看你们自己怎么认为。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嘛。
天幕上的字再度变化,自上而下一共书写了七排,皆为三字。
第一排字在天幕女子声音再度道出时,一同变为了暗红之色。
秦朝的刑罚大致可以分成七种。
第一种,我们就先来说一说死刑。
秦朝的死刑沿用了战国的刑罚,执行起来的方式很是残酷。
比如族刑,乃一人犯下滔天罪过,死一人不足矣,便会诛灭其亲属的刑罚。
又说戮刑,它又分为‘生戮’与‘死戮’。‘生戮’是先侮辱再杀,‘死戮’便是先杀后侮辱。古时,人们将戮刑视为奇耻大辱。
还有具五刑,意思是先后用五种刑法。秦朝丞相李斯便死于这种刑法。
它先使用墨刑,在面上或身上刺字。再劓,割去鼻子。然后砍去左右脚,以笞杖杀之,也就是活生生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