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秦始皇八卦被抓包(48)
“诺。”
于是侍从过去告知做饭的庖者, 让他们将烧好的饭食取下,放置在火堆旁边温着, 以免过糊或者凉去。
说完婚姻法, 我再来说说之前提到的《金布律》。
很多人估计对于这个律法很是陌生, 但是从这名字上应该大致可以看出, 是与商人的贸易往来有关。
和贸易往来有关的,最主要的应该是什么?
当然就是货币!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及秦始皇的‘统一货币’。
要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 每个国家的货币都是完全不同的存在。不仅物种不同,计算的方式也不同。
那么, 在这样的货币形式下,七个曾经完全不一样的国家,要怎么融入为一体,发展出自己的经济体系呢?
所以,统一货币是必然需要走的一条路。因此,秦始皇让李斯负责此事,道出:‘以秦币同天下之币’。
而当时的货币形态分为哪些呢?
燕国、齐国、赵国三国中,主要流通:刀币。
刀币顾名思义,长相似刀,是从刀的形状演变而来。而且刀币的‘刀’的还形状不一样,有大一些的尖头刀和小一些的方头刀或者圆头刀。
韩国、赵国、魏国里,流通的货币是:布币。
因为形状像铲子,所以又被称呼为铲币。
赵国出现了两次,不是我说错了,是它都有加入啦!
然后还有只流通于楚国的一种货币,其一是铜贝,形状与海贝相似。其二是郢爰,一种称量的最早黄金货币。
再说秦国……在秦国以及靠近秦国等地方,主要流通的乃圆钱。
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政策,首先就是废除了以前的所有货币,要求使用黄金与铜币。
我们后来的朝代使用‘银’来当货币,但是秦朝并没有。
银与玉石等等虽然依旧价值极高,可以作为藏品。但是,它们不能作为货币流通,只能去兑换成黄金和铜币才能当货币使用。
《金布律》里面,就记载了诸多关于货币的法规。
你们是不是很疑惑,明明是要求的统一货币是黄金与铜币,为什么不叫‘金铜律’之类的呢?
因为,在秦人们还是习惯性的拿布帛去购买交换物品,一时半会儿这个习惯也改变不过来。所以就在《金布律》中规定了布帛与铜钱之间的兑换比例,收到布帛后可以去兑换成铜钱。
再后来,秦朝推行了一种叫‘秦半两’的圆形方孔铜币。
‘秦半两’的出现可以说是货币历史上的重大进程,这个铜币的造型可是一直使用到了清朝末期!
在秦律中还规定了一件突破性的货币法律,禁止私人铸造货币。货币的铸造权属于官家,这样才能限制以及保障货币的流通。
以及,官方铸造的货币无论成色差异都是可以流通的,交易的时候不可以对其挑三拣四,或者拒绝收新老货币。
话说……秦朝就连货币法律都走在世界前沿,在欧洲那边货币一片混乱的情况下,此律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无限好文,尽在文学城
真不愧是始皇啊!
下方几位臣子奋笔疾书。
货币一事他们之前就已经讨论过,只是还没有商讨出一个结果。如今既然有现成的,那定然是要记载下来。
只是,这天幕之人说得还不够具体。比如,铜钱和布帛的兑换比率具体是多少。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他们后面可以自己制定。
之前他们对于黄金已经在咸阳范围内流通尝试,但是还没有大范围推行。
此时天幕之语可以让他们减少许多“提出”与“推翻”这一过程的时间,那么很快当律令注写好后,就可以快马加鞭发去咸阳,让右相冯去疾后开始着手实施。
脚步声响起,李斯他们根本没有抬头去看,什么都不能影响他们此时在做的事。
蒙毅也知道他们在做正事,就安静的示意身后的士兵们各归各位。
他换了一身干净的长袍,头发已擦拭了一番所以并未滴水,但还尚且润的披散在身后。
秦始皇抬手轻唤,蒙毅连忙大步流星的走去,小声的喊道:“陛下。”
秦始皇指着自己右下首留出的案桌:“坐。”
待蒙毅在长席上坐好后,早已准备好要上饭食的侍从们看着王绾李斯等人又停下了动作。
案桌上铺满了竹简,如何放得下。
于是他们悄无声息的退走。
秦始皇将走到一半的侍从喊了回来:“再搬来几个案桌,放在他们身边。”
侍从听懂了秦始皇的意思,连忙安排人搬去案桌摆放到大臣面前。他们一路都放轻了手脚,没有去打扰执笔写字的几人。
秦始皇和大臣们的案桌上最先放的是肉食,是先行军队在路上所猎的一头野猪。
因为野猪太大,随行庖者将野猪的头以及四条腿和双排骨肉分割下来。
然后在涂抹上马车里预备的果酱调料等后,便放置在柴火上,让人不断的旋转烤制。
烤好后,他又将里面的骨头剜除,只余下大块大块的熟肉装在器皿内。
后又选野猪身上最嫩的肉剔下来,捣成肉糜,再拿去烤制。烤熟之后放上各种香料,淋在小米做的饭食上。
以上,是秦始皇和大臣们今的宵夜。
而剩下的一些内脏杂碎以及剔下的骨头,他都清洗好后全部熬制在了一起……这些,是他与其他士兵们可以与黍米等一同食用的。
不要小看了这一大锅汤,混合着碎肉淋上去,可是满鼻扑香。
要知道以前一些权贵连肉香都不愿意给下人闻上一闻,生怕被吸走了肉之精华。